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3篇
  免费   558篇
  国内免费   683篇
化学   1065篇
晶体学   30篇
力学   682篇
综合类   114篇
数学   2095篇
物理学   157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84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52篇
  2008年   337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6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61.
测量了预结厚膜在不同压力下的密度,用SEM观测了三次烧结扣揭去银的银夹板厚膜、银包套厚膜的厚度和表面、横截面的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厚膜的临界电流密度比单晶中的临界电流密度低两个量级的原因可能是;在制备过程中粉末内存在的空气,在烧结时产生的空洞而导致厚膜的织构和晶粒间的连接变差,提出了降低空洞、提高厚膜临界电流密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2.
对名义组份为(Bi_(1-x),M_x)Sr_2YCu_2O_y(x=0.6—0.7)的样品,当M=Cd,Ni和Zn时合成了Bi-1212相材料,实验发现Cd占据Bi位,可以稳定单BiO层,高压氧下退火,在32K出现超导转变,而Zn和Ni进入CuO平面,占据Cu位,破坏了材料的超导电性。用Cd稳定单BiO层还能够合成Bi-1222相化合物,它的固溶范围比Bi-1212大,对这一现像进行了结构上的分析。在不同氧压退火处理下的Bi-1222相样品,电阻随氧压增大而变小,但在4.2K以上未观察到超导转变。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3.
徐杰  辛勤 《催化学报》1997,18(3):194-198
分别以水和乙醇为沉淀介质,按不同方法制备了低碳醇合成用Cu-Co-Fe系催化剂,以乙醇为沉淀介质时,有利于提高生氏碳醇的活性和选择性,产物中正构醇含量增加,且不服从Schulz-Flory方程分布方式,乙醇的存在,使沉淀体系中的杂质NaNO3不易洗脱,催化剂还原温度提高;高的NaNO3含量对进一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不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乙醇预处理可提高催化剂对CO的不可逆吸附能力,提高还原  相似文献   
64.
报道用稀土化合物改性的钛系载体催化剂(SN催化剂)进行苯乙烯和丙烯顺序嵌段共聚合(Sequential block copolymerization) 的研究。通过对初生嵌段共聚产物进行溶剂萃取与分级,并用^13C-NMR、WAXD、DSC、DMA和电子显微镜进行表征,推断共聚物为具有等规聚苯乙烯链和等规聚丙烯链段的A-B型二嵌段共聚物,且各段均能结晶。发现嵌段共聚物比相应的均聚物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而且对iPS/iPP共混具有良好的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65.
在0.01mol·L-1的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pH 9.3)中,镍(Ⅱ)于-1.25V(vs.SCE)出现一灵敏的方波伏安峰。镍(Ⅱ)浓度在1.5×10-6~1.0×10-4mol·L-1与伏安峰高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μA)=2.1870+0.6328c(μmol·L-1),相关系数为0.9991。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7%。该法应用于镍铜合金样品中镍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6.
河南贫煤不同温度燃烧烟气中环烃类产物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色谱/质谱/红外联用系统研究了河南贫煤在不同温度下燃烧释放的烟气二氯甲烷富集液中的脂环烃,苯系物,多环芳烃及杂多环芳烃等环烃类物的组成和差异,尤其是对多环芳烃的种类,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并与原煤常温二氯甲烷浸取中各化合物组成进行了对照。  相似文献   
67.
The La(III) complex with a new amide‐type tripodal ligand,2,2′.2″‐nitrilotris{[(2′‐benzylaminofomyl)‐phenoxylethyl)amine (L),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ic analysis. Crystal data: C48H55.50LaN7O18.75, Mr=1169.40,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n, a= 1.0644(3) nm. b=2.3889(5) nm, c= 2.1917(5) nm, β=90.65°, V=5.573(2) nm3, Z=1, Dc=1.394 g°cm?3, R1=0.0487, wR [1>2s?(I)]=0.1266.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each La(III) ion binds to 9 oxygen atoms, three of which belong to carbonyl groups from three tripodal ligands and six to three bidentate nitrate groups and a two‐dimensional sheet of 4.82 networks is assembled by metal‐ligand coordination interaction. L, a heptadentate compound, merely acts as a tridentate bridging spacer due to its steric hindrance and links the La(III) ions as three‐connected nodes.  相似文献   
68.
69.
Schiff碱非铂抗癌络合物初步筛选的荧光法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依据药物与DNA发生相互作用能抑制DNA的复制、合成和增殖且这种作用在体内与在体外的一致性,用荧光探剂溴化乙锭(EB,EthBr)示踪药物/DNA作用而提出了荧光筛选新方法。该法具有可靠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耗费很小、周期较短等特点,适合于抗癌药物的初步筛选。以所合成的Schiff碱非铂抗癌络合物为例,考察了方法的可行性,并进一步确定了Schiff碱络合物与DNA的结合常数K_M,发现其大小与抗癌活性顺序相一致。这一结果为解释络合物抗癌作用的生化基础提供了初步依据,同时还说明络合有利于抗癌并以载体或整体起作用。  相似文献   
70.
采用分子量500万的聚氧化乙烯和无水溴化铜,通过混溶蒸发法制备成高聚物固体电解质P(EO)n-CuBr2薄膜,并在0.1~300MPa范围不同的流体静水压下详细测量其复平面阻抗谱,分别得到在不同压力下离子电导率和介电常数与测量频率的关系.进一步解谱准确地求出P(EO)n-CuBr2(n=12、16)薄膜离子电导率和介电常数的静水压效应,并结合X-光物相分析,根据离子迁移通道的物理图象和高聚物的极化机构进行了初步的讨论.添加20%的增塑剂碳酸丙烯酯,较大改进了压力下的导电性.120~300MPa的离子电导率提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