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7篇
化学   119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126篇
物理学   19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物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在培养高级人才,特别是在培养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大学物理课程是理工科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必修基础课,在公共必修基础课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高等工科院校中的大学物理教学,内容多、课程难与学时少历来是课程课堂教学中最突出的矛盾,加上教育改革以来各大高校又大大减少必修基础课的学时数,  相似文献   
62.
多学科交叉融合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人才产出的重要发展方向,如何做好学科交叉工程人才培养是当前工科专业建设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是为满足国家产业用纺织品人才需求而设立的工科专业,具有高分子材料、化学、机械、纺织等多学科交叉且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本文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和人才培...  相似文献   
63.
后语 陆达离开我们已经十年有二,他遗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是什么呢?我认为.陆达最宝贵的遗产之一是尊重人才。钢铁研究院出了一位全国闻名的科技“铁人”陈篪,为科技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许多人捐款为陈篪修建了塑像。但若没有陆达慧眼识英雄,把他从鞍钢调来,为他创造了用武之地,陈篪是不可能脱颖而出的。诸葛亮是世所公认的杰出人物。但若没有刘备尊重他,三顾草庐.他也只能一辈子“躬耕南阳”.抱“经世奇才”而“空老于林泉之下”。尊重人才是如鱼得水,使刘备的事业从危难之中,走向了辉煌。反之,不尊重人才,辉煌的事业,也可能毁于一旦。  相似文献   
64.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术型应用人才,实验教学是开发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全面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验过程,可使学生动手并用脑开发智力,从而训练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合格的高职院校毕业生,不单是看其理论知识掌握多少,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并能将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65.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易由于对相关化学原理理解不足等原因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理论化学研究可以直观形象地给出基础化学原理中涉及但无法直接观测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物质内部电子的运动规律,光、电与分子或分子中电子的相互作用等微观尺度的信息,将抽象的原理和理论教学内容形象化,加深学生对基础化学原理的理解。本文以气相色谱法分析醇系物实验为例,介绍团队将简单理论化学计算融入到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为提高教学质量、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而采取的举措和实施效果。学生在完成传统实验内容的同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醇系物与吸附材料的相互作用,并完成对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讨论等研究性任务。学情分析表明,该尝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基础化学理论的热情,加深了他们对化学理论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6.
《 物理前沿讲座研讨课程》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 在高中阶段采用大学与高中联合培养模式产生的一 门新课程. 这里详细介绍了该课程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计等内容. 该课程首创“ 讲座+研讨”的课程设计和分层教 学的模式, 既能满足以单纯增长知识为目的的学生需求, 又能对有更高科研追求的学生做到深层次培养; 既能全面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又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创新人才. 同时文中也提出了目前对线上教学模式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67.
根据当今社会对材料化学类研究生的需求,充分借鉴国际流行的CDIO(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工程教学理念,提出了FAT(外语-艺术-技术)·CDIO人才培养新模式,并构建了材料化学类专业课程框架和实施方法。该模式力求将学生培养成既懂科技又具有高水平外语沟通能力、艺术创造和工程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以期为创新型工程类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新的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68.
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构建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实施方案,提出具体实施办法,展望预期效果,指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模式倡导以校内教学为主导,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学产结合”、“学研结合”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际生产、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中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将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9.
本文用分光光度滴定法测定了单-[6-(1-吡啶)-6-脱氧]-α-和γ-环糊精(1)和(3)与一系列氨基酸在磷酸缓冲溶液中(pH=7.20), 25.0~40.0℃时形成超分子体系的稳定常数, 进而计算了配位焓和配位熵, 并与单-[6-(1-吡啶)-6-脱氧]-β-环糊精(2)的实验结果作了比较。化学计量法表明,所有的氨基酸均与环糊精衍生物形成了1:1的超分子体系。从热力学的观点,讨论了化学修饰环糊精和客体氨基酸的尺寸或形状适合、疏水效应、范德华力和氢键等几种弱相互作用对形成超分子体系的贡献。研究结果发现, 具有正电荷环糊精衍生物的吡啶基, 作为一种分子探针不仅可以识别氨基酸生物分子的尺寸或形状之间的差异, 而且还可以识别L/D-型手性对映体之间的差异, 进一步表明了主-客体间的诱导楔合、几何互补在分子受体选择性键合底物形成超分子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0.
创新型人才符合我国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为主导,通过“引导”“互动”“管理”三位一体,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创新改革,提高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质量.通过近三年的教学改革创新实践,结果表明,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有了明显改善,这为后续深化课程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累了教学实践经验,具有一定示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