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1篇
  免费   743篇
  国内免费   436篇
化学   368篇
晶体学   17篇
力学   885篇
综合类   59篇
数学   180篇
物理学   172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56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研究典型战斗头盔对爆炸冲击波致颅脑冲击伤的防护效能。首先开展了50 g TNT距有无头盔防护下头部模型1 m处爆炸的抗爆试验,采集了有无防护下头部前额、颅顶、颅后冲击波超压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建立了具有典型颅脑结构的头部有限元模型并进行爆炸冲击波加载,对试验工况进行了仿真再现,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有效性;同时利用数值仿真对不同工况下冲击波流场压力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进一步利用数值仿真研究了泡沫衬垫对头盔防护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典型战斗头盔可使前额空气超压衰减为无防护时的54.5%,但是会使颅后空气超压增强为无防护时的2.19倍,对颅后冲击波防护产生负面效果;头盔悬挂中泡沫衬垫能消弱头盔对颅后防护的负面效果,提高头盔对冲击波的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972.
研究了局部压力条件下光纤光栅偏振相关损耗(PDL)的光谱表征。针对次峰现象,详细研究了压力幅度、受压长度和受压位置对次峰产生条件的影响。采用传输矩阵法进行了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显示,受压长度对次峰随压力变化的幅度和波长位移灵敏度有重要影响。在不同的受力长度下,产生次峰需要的受力幅度不同。该研究对利用PDL次峰进行传感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73.
基于多孔介质弹性理论,结合粒间吸应力表示的有效应力原理,建立了非饱和土固结的耦合偏微分控制方程.考虑一维问题,采用Laplace积分变换,得到了定荷载和双面排水条件下非饱和土固结的解析解答.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土体饱和度对超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以及土层沉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土体的初始饱和度越高,则孔隙水压力消散得越快,有效应力增加越快.  相似文献   
974.
姜山  朱浩荣  沈学础 《物理学报》1989,38(11):1858-1863
采用金刚石对顶砧高压装置,在0—36kbar流体静压力范围和室温条件下测量了高x值的P型碲镉汞混晶Hg0.3Cd0.7Te光吸收边及其随压力的变化。300K下Hg0.3Cd0.7Te光学能隙的实验值与用经验公式的计算值一致。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不同压力下的实验结果,得到Hg0.3Cd0.7Te能隙的一阶压力系数α=8.7×10-11eV/Pa,与用化学键介电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75.
976.
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系列Co SiO_2 不连续磁性金属绝缘体多层膜 (DMIM) .经研究发现 :对 [SiO_2 (2 4nm) Co(t) ]2 0 体系 ,在Co层厚度小于 2 5nm时 ,Co层由连续变为不连续 ;Co层不连续时 ,其导电机理为热激发的电子隧穿导电 ,lnR与T- 1 2 接近正比关系 ;隧道磁电阻 (TMR)在Co层厚度为 1 4nm时出现极大值 - 3% .DMIM的性质不仅与磁性金属层厚度密切相关 ,而且与绝缘层厚度有密切的关系 .在固定Co层厚度为 1 9nm的情况下 ,研究了TMR随SiO_2 层厚度的变化关系 ,并给出定性的解释 .对 [SiO_2 (2 4nm) Co(2 0nm) ]2 0 的样品研究了TMR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发现TMR随温度的变化有一极大值 ,结合Helman的理论 (Phys.Rev .Lett,37,14 2 9(1976 ) ) ,认为是颗粒之间存在磁性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7.
作者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详细研究了室温下Na原子在Si(111) (7× 7)表面的吸附 .对STM图像及功函数变化的分析表明 ,当Na原子覆盖度小于临界覆盖度 (0 .0 8ML)时 ,Na原子具有类气态的性质并可以在一个吸附能阱中快速移动 .从STM图像可看出这种移动导致的对比度调制 .在临界覆盖度以上 ,Na原子自组装形成团簇阵列 .第一原理模拟计算的结果与作者的实验结论很好吻合 .  相似文献   
978.
陈鸿  章豫梅  吴翔 《物理学报》1989,38(9):1497-1500
通过考虑声子基态变迭积分对隧道参量的重整化效应,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来研究玻色型耗散量子隧道系统中的局域-退局域转变。研究表明,已有的理论结果主要建立在位移声子态近似的基础上,而本文的方法可以用来研究其它声子基态(如位移压缩声子态)对局域-退局域转变的影响。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79.
两铰弹性圆拱的动力屈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稳定性准则在系统稳定分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于保守系统而言,Budiansky-Roth 准则,或称运动方程法,是目前动力稳定数值分析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对于弹性结构,若荷载参数的微小变化,引起响应幅值的巨大变化,则称结构丧失动力稳定性,即结构在Liapunov 意义上丧失稳定性.本文采用此准则判别弹性圆拱在均布突加阶跃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  相似文献   
980.
基于压力隧洞模型的复合材料横向热残余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虑碳纤维横向刚度情况下,将复合材料横向热残余应力问题简化为压力隧洞模型.利用该模型推导出复合材料固化成型过程中形成的横向热残余应力,其中分析得出了单纤维与树脂的接触压力以及该压力传递到纤维和树脂后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接触压力传递到纤维内部后成一固定值,传递到树脂后以正比于r.函数衰减.在其基础上提出场叠加方法,得出纤维之间相互耦合的接触压力与残余应力场.通过有限元模拟,理论模型和数值模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