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54篇
化学   1323篇
力学   60篇
综合类   83篇
数学   57篇
物理学   57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食品中污染物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食品污染物是食品从生产(包括农作物种植、动物饲养和兽医用药)、加工、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直至食用等过程中产生的或由环境污染带入的、非有意加入的化学性危害物质。"  相似文献   
72.
开发了一种铜试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DTC)水相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有效铜的方法。利用阿拉伯树胶做增溶剂,柠檬酸-EDTA溶液做干扰掩蔽剂,DDTC能够与铜离子形成稳定的黄色络合物,可直接在水溶液中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54 nm,摩尔吸光系数为1.02×104L·mol-1·cm-1,铜含量在0~4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线性相关系数r=0.9996,方法检出限为0.031μg/mL,平均回收率104.8%,RSD为3.2%。本法对红壤加铜培养实验的测定结果表明,土壤有效铜含量与土壤加铜水平呈线性相关,与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相比,有效铜含量和相对标准差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3.
谭华东  张汇杰  武春媛 《分析试验室》2019,38(11):1303-1308
基于QuEChERS技术并辅助快速超声提取,建立了土壤中HCH,DDT快速检测方法。土壤样品经正己烷:丙酮=1:1(V/V)辅助超声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与C_(18)混合分散剂净化,利用GC-MS外标法定量分析。6种目标农药线性范围均超过3个数量级; 3种添加水平(2. 0,20,80. 0μg/kg)下,土壤中8种农药平均回收率为82. 2%~102. 4%,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2. 5%;方法检出限(LOD)为0. 06~0. 27μg/kg,定量限(LOQ)为0. 21~0. 89μg/kg,均低于农田土壤HCH,DDT的风险筛查值(GB 15618-2018)。方法可满足实际土壤批量、快速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74.
恶搞欢乐多     
《数学大王》2014,(3):36-37,40
正小小恶作剧伸出1根手指,问别人:"这是几?"再伸出2根手指,问别人:"这是几?"最后伸出3根手指,问别人:"1+1等于几?"十有八九你的朋友会答错,哈哈,试试看吧!  相似文献   
75.
为获得共线双脉冲激发方式对土壤中Pb和Ba元素的谱线增强效果,研究了1064 nm单脉冲和(355 nm+ 1064 nm),(1064 nm+355 nm)共线双脉冲三种激发方式下,谱线强度随采集延迟时间的变化规律和谱线增强倍数随双脉冲时间间隔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与单脉冲激发方式相比,在双脉冲激发方式下,谱线Pb I 405.78 nm和Ba I 553.55 nm强度的最大增强倍数分别为5和8。该研究结果为检测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6.
以水泥、生石灰、膨润土、麦饭石和含磷物料为原料,组配了六种固化剂,将其应用于某钢铁厂污染土壤的修复,通过测定固化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重金属毒性浸出试验对固化/稳定化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固化剂的加入使得固化体的pH值升高了2.5~4.4。当固化剂添加量为25%,含水率为30%,养护时间为28 d时,A、B、C和E组能达到US EPA针对填埋场无侧限抗压强度qu(350 kPa)的要求。A~F组固化剂均能很好地固定土壤中的重金属,添加固化剂后各组的Cd、Pb、Cu和Zn的浸出浓度都没有超过《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77.
研究含汞土壤的修复问题,采用热解析和低温等离子体综合技术探究新途径,调整温度、添加剂、时间等因素来判断脱汞效果并探究其不同形态,分析工艺过程废料的内部联系,并对废气处理进行分析实验。结论如下:(1)通过改良技术的BCR连续萃取法,得出研究区汞的形态主要为有机结合态(53%)。之后依次是氧化物结合态(33%)、酸可提取态(8%)、残渣态(6%)。(2)温度对热解析程度影响较大。在500℃以上的热解析条件下,土壤中的汞浓度不足1.5 mg·kg-1。(3)当选用400℃的解析温度时,40 min汞去除总体完成。在低于1 700 mg·kg-1的浓度下,汞去除率随着土壤中的含量的增大而减小。(4)氯化钙对于热解析的促进作用最强,柠檬酸、升华硫也有一定作用,硫化钠对于汞去除形成阻滞。(5)低温等离子体的最佳状态是电源设置电压为22 kV,频率为660 Hz。整个系统的汞去除程度可达近90%。  相似文献   
78.
硅蛋白的发现导致了生物无机化学范式的转变,因为它是第一个可以催化无机单体合成无机聚合物分子的酶。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数据证实,两种硅质海绵动物,包括寻常海绵和六放海绵,它们的骨针都是由硅蛋白/酶催化合成的。这种酶不仅存在于硅质海绵骨针内部,而且也存在于硅质海绵骨针表面。在硅质海绵骨针生长过程中,它催化生物二氧化硅的合成而构建硅薄层,一层层的硅薄层逐步沉积从而形成硅质海绵骨针。寻常海绵动物Suberites domuncula体外实验获得的硅蛋白活性数据(催化生物二氧化硅的形成)反映了体内骨针生长所需的生物二氧化硅量。本文最后总结了在寻常海绵动物骨针生长和成熟过程中出现的生物熔合现象,即内部的硅薄层"烧结"在一起形成致密的硅棒。强壮的和坚硬的生物二氧化硅骨架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硬化过程,这个过程由海绵动物排水通道表面的细胞膜控制,排除生物二氧化硅缩聚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的水分而使材料固化。  相似文献   
79.
建立了超声辅助提取/离子色谱法测定铬污染场地中铬(Ⅵ)的方法。选用0.3 mol/L的KCl溶液作提取剂,对12组土壤样品中的铬(Ⅵ)进行超声辅助提取20 min。采用Metrosep A Supp 4-250(250 mm×4.0mm)型阴离子分离柱,以4 mmol/L Na2CO3-1 mmol/L NaHCO3混合溶液为淋洗液对样品进行分离分析。铬(Ⅵ)在0.0120 mg/L浓度范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 8;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3 mg/L,加标回收率为96.4%106.8%,相对标准偏差(RSD,n=3)为0.56%。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适用于铬污染场地的监测与调查。  相似文献   
80.
以4种环境土壤标准物质作为土壤测试品,并通过比较各种消解液和相应的消解装置,获得了各自ICP-MS的重金属含量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土壤样品前处理方法如下,消解液:5 mL HNO3+1 mL HF;消解装置:电热板;反应条件:250℃恒温2 h;相对误差:1.14×10-2%~6.57%(As,Mn,Pb,Zn,Cu,C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