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58篇
  免费   1130篇
  国内免费   736篇
化学   513篇
晶体学   51篇
力学   901篇
综合类   261篇
数学   3845篇
物理学   2253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391篇
  2010年   369篇
  2009年   409篇
  2008年   406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07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设计了一种能在C波段和X波段实现稳定双频输出的带有非对称谐振反射腔的单电子束同轴相对论返波振荡器。采用耦合阻抗跃变型慢波结构,使用粒子PIC模拟软件进行了粒子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轴向电场在系统中的分布得到改进,电子束的能散得到改善。在电子束电压511 kV,电流8.95 kA,引导磁场0.73 T的条件下,双频器件实现了8.09 GHz和9.91 GHz的双波段频率稳定输出,平均功率为1.0 GW,波束互作用效率为21.9%, 效率高于空心双波段返波管及其他双波段器件。器件辐射功率的拍频为1.82 GHz,拍波更为明显和稳定。模拟研究中同时发现, 随着慢波结构之间漂移段的变化,双频频率都呈现一种准周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922.
吴永丽  杨勇  翟宏琛  马忠洪  盖琦  邓丽军 《物理学报》2013,62(8):84203-084203
为了解决现有数字全息显微系统中高分辨率与大记录视场无法同时兼得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在不牺牲分辨率的前提下拓展数字全息显微记录视场的方法. 该方法中运用了波长不同、偏振态不同的四路相互不相干的探测物光, 同时探测被测样品四个相邻的不同区域, 并使这四束探测物光分别与其相应的参考光相干, 在记录面上同时记录下含有被测样品不同区域信息的复合全息图. 将获得的复合全息图经过频谱变换和数字滤波, 分别重构出所记录区域的振幅和相位分布.最后通过图像拼接和图像融合技术, 可实现接近原记录视场四倍的大视场数字全息显微记录. 该方法在测量过程中无需移动记录装置、光源和被测样品, 单次曝光即可实现, 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数字全息显微术 角分复用 偏振复用 波长复用  相似文献   
923.
级联双稳Duffing系统的随机共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赖志慧  冷永刚  范胜波 《物理学报》2013,62(7):70503-070503
研究了级联双稳Duffing系统的随机共振特性, 证明级联双稳Duffing系统变尺度系数、阻尼比和级数等参数的适当调节, 不仅可实现大参数信号的级联随机共振, 而且可优化单级双稳Duffing系统的随机共振特征, 即参数调节的级联双稳Duffing系统能实现比单级双稳Duffing系统更好的随机共振输出. 此外, 级联双稳Duffing系统对方波信号具有良好的滤波整形作用, 可用于实现含噪方波信号的波形恢复. 关键词: 级联双稳Duffing系统 随机共振 变尺度 参数调节  相似文献   
924.
为满足高功率激光驱动器光束自动准直的高精度和实时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快速高精度的自动准直目标定位算法。首先利用变结构元广义数学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在充分提取图像边缘细节信息的同时抑制图像噪声的影响,然后采用拉格朗日多项式插值算法对圆目标轮廓进行快速亚像素定位,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拟合以及几何形心拟合的方法实现图像中光斑目标中心的精确定位。该算法在神光Ⅱ升级装置的光路自动准直中得以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八路预放光路准直时间小于3 min,主放光路准直时间小于7 min,主放输出光束近场准直准确度优于0.2%,远场指向准确度优于0.2(RMS)。  相似文献   
925.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在不同丙烯腈/尿素投料比情况下的丙烯腈-尿素包合物的形成过程和组成. 实验结果表明DSC是一种研究包合物的客主比及分解热的有效方法. 测定了丙烯腈-尿素包合物的客主比和分解热分别为1.17和5361.53 J/mol. 同时发现丙烯腈-尿素包合物的形成依赖于冷冻时间,在足够长的冷冻时间之后丙烯腈-尿素包合物的组成达到稳定状态. 实验结果表明,丙烯腈分子可能是采用堆叠的方式排布在尿素晶道结构中. XRD结果表明只要丙烯腈分子进入尿素晶格中,丙烯腈-尿素包合物的结构便形成了,并且这种结构与形成过程终了时的结构是一致的. 只要丙烯腈是足量的,包合物中的丙烯腈分子排列会随冷冻时间的延长而增长,直到尿素的晶道结构被丙烯腈分子填满.  相似文献   
926.
非精确交替方向总变分最小化重建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林元  张瀚铭  蔡爱龙  闫镔  李磊  胡国恩 《物理学报》2013,62(19):198701-198701
CT (computed tomography)系统实际应用当中, 经常会出现扫描数据不满足数据完备性条件的情况. 针对不完全角度重建问题的研究, 是目前迭代型算法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一系列基于带有约束的总变分最小化的重建算法近年来在不完全角度重建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这其中基于交替方向法 (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ADM) 的重建算法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然而, ADM方法在求解过程中对矩阵求逆的处理效率不高, 导致极大的计算开销. 本文针对该问题, 使用非精确ADM方法, 利用线性近似的方式替换掉计算开销较大的项, 使得矩阵求逆问题可以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加速实现. 实验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非精确交替方向总变分最小化重建算法与精确ADM重建算法相比, 没有明显的精度损失, 计算时间缩减30%左右. 关键词: 不完全角度重建 总变分最小化 非精确交替方向法  相似文献   
927.
范彬  胡雷  胡茑庆 《物理学报》2013,62(16):160503-160503
为实现在工况变化条件下对旋转机械的故障预测, 提出使用相空间曲变和平滑正交分解理论在变工况条件下跟踪旋转机械的故障演化过程. 首先在对目标系统的观测时间序列相空间重构的基础上, 通过量化相空间曲变构建信号损伤演化的跟踪函数, 为弥补累积模型误差和相空间点局部分布概率差异造成的误差, 将时间序列和相空间进行分割, 并以此构建跟踪矩阵; 再利用平滑正交分解方法将跟踪矩阵中分别由实际损伤劣化和工况变化造成的演化趋势进行分离, 根据平滑正交特征值提取出其中能够反映实际故障演化趋势的平滑正交分量; 最后以变转速情况下轴承外环故障退化的仿真信号为例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计算结果表明: 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对旋转机械故障的演化趋势实现有效跟踪, 基本排除转速波动造成的工况变化影响. 关键词: 相空间曲变 平滑正交分解 变工况 故障跟踪  相似文献   
928.
一、问题的提出 按照知识的表征方式分类,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在本质上是程序性知识,但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定性.其一,策略性知识的作用方向不是“对外办事”,而主要是“对内监控”,即策略性知识的作用对象不是客观现实世界,而是主体的主观内部世界中的信息加工过程.其二,策略性知识的基本功能是解决怎么办,即如何学才最好、最有效的问题.比如数学学习中的心算问题,关于“会不会心算”的问题是由程序性知识来完成的,策略性知识在这里是要解决“如何算才迅速与准确”的问题.由此可见,策略性知识是指用以提高效率和效果,直接作用于主体认知过程(或信息加工过程)的程序性知识.  相似文献   
929.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弄清概念,避免让学生进行题海战术,重点让学生在解题方法和数学思维能力方面得到提高,应该采用变式教学.从历年来的中考来看,很多题目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立足于教材,精选教材中的典型例题、习题,寻找知识的"生长点",通过解题与联想把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揭示出来,挖掘出问题的  相似文献   
930.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远离题海,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设计高质量的针对性练习,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升思维之功效.而渐进式的变式的题组正好可以满足以上要求,通过题目设计的层层递进,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代数知识点的前后联系,表面形式变化过程中的本质不变规律,能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精髓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