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1篇
化学   7篇
力学   3篇
数学   445篇
物理学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纵观近几年来的数学试题,源于课本的题型占据了相当的分量,我们重视例题教学的同时,不要轻视教材上例习题的充分挖掘.教材中许多例习题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发散性特点,将课本例习题充分挖掘,巧妙变换,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与目前命题趋势之“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原则相符合,更重要的是与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相吻合.笔者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市初中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94页的一道例题为例谈课本习题的功能挖掘.  相似文献   
102.
例题教学毫无疑义应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本上所选用的例题都具有典型性 ,解法一般都是至善至美的 .但事物总是具有双重性 ,我们应辩证地看到部分例题及其解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该具备发展创新的思想观念 ,尽可能吸取中学数学教学研究的新成果 ,努力发挥自己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展开多种形式的联想 ,克服照搬例题解答的依赖思想 ,使例题教学有一种生动活泼的局面 .下面是《代数》必修本上册中的部分三角函数例题教学的联想和体会 .1 课本 1 84页例 4:作函数y =3sin( 2x π3)的简图 .课本上用描点法解…  相似文献   
103.
九年义务教育新教材《几何》第三册第44页有这样一道例题:已知○.O1和○.O2外切于点A,BC是○.O1和○.O2的公切线,B、C为切点,求证:AB⊥AC.图1这是一道直线与圆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综合题,目的是复习与巩固上述位置关系的知识点.这也是一道典型例题.我们还可以从多种角度探讨、  相似文献   
104.
丁玉明 《化学教育》2007,28(3):41-41
[例题]A、B、C、D 4种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5.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长如 《数学通讯》2003,(15):13-14
对于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要能够正确地理解和判断 .1 概念1.1 若 p q ,则称p是 q的充分条件 ,q是p的必要条件 .1.2 若 p q ,则 p是q的充要条件 .1.3 若p q且 q  q ,则称p是 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1.4 若 p  q且 q p ,则称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1.5 若p  q且q   p,则称p是 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概念的理解2 .1 从命题的角度理解设原命题为“若 p则q” ,则1)若原命题为真 ,则 p是q的充分条件 .2 )若逆命题为真 ,则 p是 q的必要条件 .3)若原命题和逆命题都为真 ,则p是 q的充要条件 .4 )若原命题为真而逆命题为假 ,…  相似文献   
106.
关于物理例题和习题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三慧 《大学物理》1992,11(10):13-13,19
  相似文献   
107.
三角函数的性质主要包括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另外,以下两个性质也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08.
张忠旺 《数学通讯》2005,(14):16-20
重点:终边相同角的概念,弧度制及角度与弧度的互化,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公式和二倍角公式.把握三角变换的目标(角的变换、函数名的变换和式子结构的变换),熟练地运用三角公式进行变换。  相似文献   
109.
巧求初相角     
仇开楼 《数学通报》2007,46(5):41-43
求初相角是高中数学学习的一个难点,许多同学常常由于把握不住确定9的正确方法致使解题出错.怎样求初相角?本文通过对几类具体例题进行分析,介绍六种常见基本方法,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0.
郭峰 《数学通讯》2006,(6):47-47
近日,我借助几何画板发现了圆锥曲线的一个有趣性质,介绍如下,并用不同的方法分别给出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