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0篇
化学   212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以天然高分子壳聚糖(CS)、羧甲基纤维素(CMC)和温度敏感性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原料,通过自组装制备了温度敏感性聚电解质复合纳米粒子CS-g-PNIPAM/CMC-g-PNIPAM,并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研究了纳米粒子对药物的负载与可控释放性能。当CMC-g-PNIPAM与CS-g-PNIPAM的质量比为3:7时,形成的纳米粒子结构最稳定,动态光散射(DLS)测得其平均粒径为116nm,粒径分布较窄。载药纳米粒子对5-FU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释药行为表明,其累积药物释放量随pH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大,表现出良好的pH与温度可控性能。  相似文献   
42.
研究了七元瓜环(Q[7])和八元瓜环(Q[8])与盐酸雷尼替丁(RH)的包合作用及包合物的体外药物缓释性能.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测定了体系的包合比、包合稳定常数和药物累积释放度;用1H NMR技术考察了体系主-客体的包合作用.结果表明,Q[7]和Q[8]与RH在酸性及中性条件下均能发生1∶1包合作用,包合稳定常数分别为1.21×104和2.06×104 L/mol;在碱性条件下则不发生包合作用.原药RH,Q[7]-RH及Q[8]-RH包合物在人工胃液(pH=1.2)中的60 min累积释放度分别为89.1%,56.6%和38.4%;而在人工肠液(pH=6.8)中三者的60 min累积释放度分别为90.2%,58.7%和38.0%.实验结果表明,Q[7]及Q[8]包合对RH有明显的体外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43.
羟丙基壳聚糖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缓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宇  尚晓娴  颜流水 《应用化学》2009,26(2):193-197
壳聚糖;羟丙基;纳米微球;牛血清蛋白;缓释  相似文献   
44.
以硝酸铜、硝酸锌、拟薄水铝石和柠檬酸为原料,采用湿式球磨法合成了Cu-Zn-Al三元尖晶石催化剂.通过TG-DTA、XRD、N2物理吸附-脱附、H2-TPR、XPS等表征手段,研究不同Cu/Zn/Al物质的量比对催化剂晶相组成、比表面积、还原性能、表面性质的影响,并通过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MSR)考察催化剂的缓释催...  相似文献   
45.
综述了国内外在天然高分子药物微球载体材料研究及应用中的进展状况,主要从天然高分子药物微球载体材料的分类、微球的制备方法及特点、载药微球的给药途径和应用等进行概括,并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46.
磷酸酯类聚合物在自然界中可以降解,是环境友好的化学品.其中,分子量高的聚磷酸酯近年来在医药、塑料助剂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分子量相对较低的磷酸酯类聚合物在饲料、表面活性剂等方面很重要.按用途的不同,综述了可降解磷酸酯聚合物的合成与应用近况.  相似文献   
47.
利用无溶剂超临界二氧化碳喷射成形技术,制备可降解高分子万古霉素缓释纤维,并对其体外万古霉素释放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条件试验确定了最适合的成形工艺参数;选择有代表性的PLGA作为主体缓释材料,万古霉素作为实验对象,建立了上述万古霉素制剂体系的体外缓释模型和分析方法;结合缓释材料的降解情况对万古霉素缓释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8.
利用昆虫雌性激素对昆虫进行干扰交配是近年来使用的一种新技术,可替代农药杀虫剂达到高选择性无毒无药灭害的目的.鉴于十二醇(C12H25OH)与简单的昆虫激素化合物十二碳烯醇、十二碳烯二醇等结构相近,使用C12H25OH作为昆虫激素的模拟物,探索使用聚合物微球水分散体系将昆虫激素模拟物C12H25OH包覆在聚合物微球中,通过改变水分散体系的制备方法、复合微球壁的交联度等探讨了此类体系对C12H25OH的可控释放.首先通过测定阿拉伯胶明胶复凝聚过程的透光率、ζ电位,确定了阿拉伯胶-明胶的质量配比为1时可达最大复凝聚.在此基础上,制备了一系列交联剂戊二醛含量不同的复合微胶囊.结果表明微胶囊壁材的交联度随交联剂量明显上升,其对C12H25OH的包覆率经1%戊二醛交联后即提高至未交联体系的约三倍.但进一步提高戊二醛的含量,虽然胶囊的交联度仍明显上升,但对C12H25OH的包覆率基本保持恒定.使用同样量的甲醛可达同样交联效果,但对C12H25OH的包覆率有明显提高.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对各胶囊的C12H25OH释放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交联胶囊可明显提高C12H25OH的恒速释放时间,交联度越高,恒速释放越稳定.本工作表明通过本方法确实可以达到将昆虫激素包覆在聚合物颗粒中并达到可控释放.  相似文献   
49.
以聚谷氨酸苄酯为原料,用乙醇胺进行胺解得水溶性的可生物降解的聚[N-(2-羟乙基)-L-谷酰胺];用光气/甲苯液活化5-氟尿嘧啶,将其以共价键形式键合在高分子上,得5-氟尿嘧啶的高分子前药。用IR、UV、1HNMR及DSC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用紫外光谱测定其药物含量,载药高分子的接药率约为38.4%,高分子前药在pH=7.2的磷酸盐介质中42天内的药物累积释放量为57.53%。实验结果表明,5-氟尿嘧啶以共价键的形式键合在聚[N-(2-羟乙基)-L-谷酰胺]之上,在体外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50.
聚磷酸酯医用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聚磷酸酯是一种生物相容性好、结构较易进行修饰和功能化的生物降解高分子,可以应用于药物缓释材料、组织工程材料、动物体内显影剂等医用领域。本文论述了近年来的聚磷酸酯医用材料的研究进展,尤其是作为药物缓释材料的合成与应用情况。随着合成研究的深入,聚磷酸酯在医用材料方面的应用将更加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