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58篇
化学   458篇
晶体学   32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19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21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采用扩散法制备大厚度近化学计量比钽酸锂(nSLT)晶体,本文从富锂多晶料配比及合成工艺、极化工艺和扩散条件等方面对钽酸锂晶体高温富锂扩散工艺进行了研究,对处理后晶片组分、畴反转电压和光学均匀性进行了表征,研究了扩散条件对晶体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富锂多晶料锂钽为60/40时较佳,多次使用对所制备晶片组分、畴反转电压和光学质量无明显影响.在研究基础上,制备了系列nSLT晶片,晶片厚度最大为3.2 mm,其组分达到化学计量比且组分均匀,矫顽场约为152 V/mm,晶体光学质量满足实用需求.  相似文献   
82.
在水介质中有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存在下, 以芳醛、5-氨基-3-甲基-1-苯基吡唑、1,3-环己二酮三组分一锅反应合成了4-芳基-3-甲基-1-苯基-4,5,6,7,8,9-六氢化吡唑并[5,4-b]喹啉-5-酮衍生物, 产物的结构通过IR, 1H NMR确证, 化合物4e的结构经单晶X射线衍射确证.  相似文献   
83.
原创药物的研制得益于蛋白质新靶标的发现,而新靶标的发现依赖于高可信度、高通量的药物-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方法。蛋白质作为生命功能的执行者,其表达量、空间定位与结构差异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目前,超过85%的蛋白质尚被认为是无法成药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药物分子靶向的空腔以及相应的反应活性位点。因此,基于蛋白质组学层次实现对氨基酸反应活性位点的表征成为原创共价靶向药物设计的关键,也是克服难以成药靶标蛋白问题的关键。近年来,质谱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药物-靶蛋白相互作用研究。其中基于活性的蛋白质组分析(ABPP)策略是利用活性位点导向的化学探针分子在复杂样品中实现功能状态酶和药物靶标等蛋白质的检测。基于化学探针的开发和质谱定量技术的发展,ABPP技术在氨基酸反应活性表征研究中展现出重要的应用潜力,将助力于药物新靶标的发现和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开发。ABPP策略主要基于蛋白质的活性特征进行富集,活性探针作为ABPP策略的核心,近年来取得了飞速进展。该文回顾了ABPP策略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基于广谱活性探针的ABPP技术在多种氨基酸反应活性筛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药物靶点发现中...  相似文献   
84.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修正液中有害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带有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分析了修正液中的有害组分,用对测定无干扰的溶剂n-庚烷稀释修正液样品并测定了其中的5种对人体有害的氯代烃,即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1-二氯乙烷及1,1,1-三氯乙烷.方法的检出限(3S/N)在0.001~10.0 mg·kg-1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n=6)在2.45%~3.01%之间,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7.6%~104.0%之间.  相似文献   
85.
以γ-Al_2O_3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iO负载量的NiMo/γ-Al_2O_3催化剂,利用XRD、~(27)Al-MAS NMR、Py-FTIR和HRTEM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在高压微反装置对该系列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进行了评价,研究了助剂Ni与载体γ-Al_2O_3中不饱和铝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催化剂活性相结构形貌和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Ni优先作用于γ-Al_2O_3表面的四配位不饱和铝原子位置;随着NiO负载量的增加,硫化态NiMo/γ-Al_2O_3催化剂中MoS_2活性相的长度变短、堆垛层数增加。Ni的引入能明显提高NiMo/γ-Al_2O_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但其加氢选择性则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6.
采用先浸渍Ce后浸渍Cu的方法制备了活性炭(AC)负载CuCe催化剂,考察了焙烧温度对CuCe/AC催化剂表面结构及其催化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DMC)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RD、XPS和H2-TPR等表征分析了活性组分含量和价态等性质。结果表明,催化剂中高价态的Cu~(2+)逐渐被还原为低价态的Cu~+和Cu~0,催化剂中发生Cu~(2+)→Cu~+→Cu~0的还原变化过程。催化剂经450℃焙烧处理后,催化剂中仍然存在一定量的Cu_2O晶相,表明Ce与Cu的相互作用抑制了部分Cu_2O的还原。当焙烧处理温度为300℃时,催化剂中的Cu~+含量达到最高,此时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优,DMC的时空收率、选择性以及甲醇转化率分别为143.4mg/(g·h)、85.2%和4.1%。  相似文献   
87.
采用同步-分步结合的方法合成了氯磺化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环氧树脂(CSM/PB-MA/EP)三组分IPNs.先用同步法合成CSM/EP二组分IPNs作为骨架网络,再将PBMA溶胀进入骨架网络中.得到三组分IPNs.网络间经两次相互缠结贯穿后,比单独用同步法或分步法合成的IPNs对网络间束缚作用大,且骨架网络与PBMA组成比较接近时,相容性较好.TEM结果表明:用分步染色方法可以观察三相间的形态变化和相区尺寸的相对大小.  相似文献   
88.
探讨了HELP法在水中酚类色谱重叠峰的分辨与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各组分浓度比为1:50的范围内分辨光谱与真实光谱十分吻合.在10-4~10-6g/mL的浓度范围内分辨色谱的定量结果线性关系良好.分辨下限3.0×10-7g/mL,相对标准偏差为5.0%.  相似文献   
89.
钱亚雯  寿晓海  承新  王淳 《色谱》1998,16(3):261-262
采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对经初步分离的皖南尖吻蝮蛇毒活性成分进行进一步的分离纯化。采用线性梯度洗脱,得到蝮蛇毒活性组分纯品,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含量为45.41%左右,纯度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90.
明胶与丙烯酸乙酯接枝共聚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刘孝恒,阎天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化学系,合肥,230026)关键词接枝,明胶,组分,平均分子量,电泳在天然高分子接枝改性的研究中,有关明胶的报道已有不少[1~6],其中多数采用常规定量分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