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45篇
化学   878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10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31.
A non‐enzyme photoelectrochemical (PEC) glucose sensor based on α‐Fe2O3 film is investigated. The α‐Fe2O3 film was fabricated via a simple spin coating method. The proposed glucose sensor exhibits good selectivity, a fast response time of <5 s, a linear range of 0.05 to 6.0 mM, sensitivity of 17.23 μA mM?1 cm?2 and a detection limit of 0.05 μM. Meanwhile,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s of the α‐Fe2O3 sensor were obtained in reproducibility and the long‐term stability under ambient condition. The linear amperometric response of the sensor covers the glucose levels in physiological and clinical for diabetic patients. Therefore, this non‐enzyme PEC sensor based on α‐Fe2O3 film has a great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glucose sensors.  相似文献   
932.
朱国丽  尹方超  王丽  张敏  姜雷  秦建华 《色谱》2016,34(2):140-145
线虫是一种经典的模式生物,在分子和基因水平上与人类具有高度同源性,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领域。本文以微流控芯片为平台,以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为研究对象,在单个线虫操作的水平上探讨高糖对线虫寿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同时考察了白藜芦醇苷对高糖引起的线虫寿命及应激响应变化的保护性作用。结果表明,高糖会缩短线虫寿命并增强线虫的氧化应激蛋白GST-4表达;而白藜芦醇苷会显著减弱高糖诱导的线虫应激反应并延长线虫寿命,表明白藜芦醇苷对高糖诱发的线虫应激反应具有保护性作用。本文所建立的单个线虫操控的微流控芯片可以为动物水平上治疗糖尿病的相关药物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潜在平台。  相似文献   
933.
观察牛磺酸(Tau)对肾缺血/再灌注(I/R)大鼠肾脏GRP78、Caspase-12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将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I/R组和I/R+TMP组。采用夹闭双侧肾蒂45min再灌注24h制备肾I/R模型。I/R+TMP组在手术前1h按200mg.kg-1腹腔注射Tau,余操作同I/R组。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光镜观察肾小管组织结构变化;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GRP78、Caspase-12mRNA和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大鼠血清BUN,Cr水平显著升高,肾组织损伤严重,GRP78和Caspase-12mRNA和蛋白表达呈显著性增加(P<0.01);与I/R组比较,I/R+Tau组血清BUN、Cr水平及GRP78、Caspase-12表达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肾脏损伤明显减轻。牛磺酸对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GRP78、Caspase-12过度表达升高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它减轻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34.
采用超临界甲醇处理活性炭,水浸渍制备负载钌炭催化剂,用N2物理吸附、Boehm滴定、X光电子能谱(XPS)和程序升温还原(TPR)等测试技术研究了超临界甲醇处理对活性炭表面结构及表面基团相对含量的影响,并以葡萄糖加氢生产山梨醇为模型反应对钌基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超临界甲醇处理活性炭,活性炭的孔结构性能变化不大,但可有效降低活性炭表面含氧酸性基团的含量,使催化剂的还原温度升高,增强了载体和活性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有效的提高了钌的分散度,从而提高所负载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在实验范围内,当超临界甲醇的温度为300 ℃,处理时间为12 h时,在4.0 MPa、120 ℃、葡萄糖的质量分数为50%的反应条件下,催化剂的反应速率(按Ru单位质量计)达到了118.65 mmol/(min·g),是未处理活性炭的1.96倍。  相似文献   
935.
循环伏安法研究葡萄糖在离子液体[EMI]BF4中于碳纳米管/纳米TiO2膜载Pt(CNT/nanoTiO2-Pt)复合膜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结果表明,CNT/nanoTiO2-Pt电极对葡萄糖氧化具有高催化活性,氧化电位为-0.46V;在组成为离子液体与水的体积比为3∶1的电解液中,葡萄糖的氧化效果最好.电极反应过程受浓差极化控制.  相似文献   
936.
高分散的炭载Au纳米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和催化活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柠檬酸钠还原-胶体负载法, 制备了高分散的炭载Au纳米催化剂, 并以液相催化氧化葡萄糖为葡萄糖酸钠的反应评价了Au/C催化剂的活性. 研究结果表明, 金溶胶制备过程中柠檬酸钠的用量对粒子尺寸以及所获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重要影响; 催化剂在多次使用之后活性的降低可能是由于在活性炭表面金粒子活性位点上形成的Auδ+-Oδ-化合态减少的缘故. 同时比较了制备的Au/C和商业Pd/C催化剂对葡萄糖的液相催化氧化反应, 证明Au/C催化剂明显优于Pd/C催化剂.  相似文献   
937.
王荔  陈巧珍  宋国新  沈轶  刘百战 《色谱》2006,24(2):201-204
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检测法(HPAEC-PAD)测定了烤烟中的水溶性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采用水浸取及膜过滤法处理烤烟样品,以Dionex CarboPac PA-1阴离子交换柱为色谱柱,0.2 mol/L NaOH水溶液为淋洗液进行分离测定。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与其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均在97%以上。方法简便易行,灵敏度高,重现性良好,可以实现对烟草中单糖的快速分离和测定。  相似文献   
938.
中红外光谱无创伤检测血糖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是由于人体内缺乏胰岛素或其受体异常所致,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疾病,近年来其发病呈显著上升趋势,目前全世界约有10%的成年人身患此病,在我国,糖尿病患者约有四千万人,血糖的测量对于临床诊断和糖尿病人血糖的控制很重要,常规的方法是静脉取血测量血糖,该方法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同时增加了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939.
把金纳米颗粒加入到生物酶膜中制备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分析了电极的反应机理和金纳米颗粒对电极电流响应的影响,并进行了电极的性能测定。试验表明,引入金纳米粒子可显著提高电极的响应灵敏度.制备的传感器抗干扰性强,稳定性高,成本较低,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940.
一种分离葡萄糖氧化酶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糖氧化酶 ( GOD)在食品工业和生物传感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 .在商品葡萄糖氧化酶中含有 1 0 %~ 1 6%的碳水化合物 [2 ,3 ] ,这部分碳水化合物的存在影响 GOD的结晶过程 [4 ] .另外 ,其它的一些因素如样品的纯化和均一性等 ,对结晶的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 ,杂质的存在会阻止结晶过程的进行[5] .对分离杂质后 GOD的物理化学性质与分离前是否有变化 ,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 .目前 ,随着快速蛋白质液相色谱仪技术的发展 ,同时结合高分辨率的离子交换树脂 Mono Q已能对商品 GOD作进一步的分离工作 [6,7] ,分离所需时间也大大减少 ,峰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