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化学   153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物理学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41.
何万林  黄萍  娄珀瑜  冉鸣 《化学教育》2020,41(13):91-95
针对高锰酸钾与草酸的褪色反应,利用RGB解析手段建立了定量测定体系中的高锰酸钾浓度的方法,并通过此法探究了浓度、温度、催化剂对该反应的影响。据此得到的标准比色卡和标准曲线,可为其他教师提供定量研究工具,帮助其在课堂中快速进行实验探究。  相似文献   
142.
<正>铝广泛存在于食品、水和医药品中。该元素是导致多种疾病的重要因素。过多的铝逐渐沉积在人的大脑和骨骼中,导致铝性脑病及骨病[1],当大脑中铝含量大于4mg/g(脑干重)即可引起神经纤维变性[2]。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了水中铝的含量不能超过0.2mg/L[3]。  相似文献   
143.
在一定的硫酸浓度条件下,以高锰酸钾和硫酸锰为原料,采用均相液相氧化法获得了稳定性良好的Mn3+溶液。并以此溶液为氧化剂,在超声波作用下,选择性氧化甲苯制取苯甲醛。探讨了相关因素对Mn3+溶液的稳定性和苯甲醛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为4.0 mol/L,高锰酸钾和硫酸锰物质的量比为1∶12时,可制得浓度较高、稳定性良好的Mn3+溶液;同时在反应温度60℃,硫酸浓度7.0 mol/L,甲苯与Mn3+物质的量比4∶1时,施加59 kHz和175 W的超声波,可促进甲苯的选择性氧化,获得较高收率的苯甲醛。  相似文献   
144.
王旭斌  方大学 《化学教育》2020,41(13):101-104
借助创新实验装置,进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收火柴头火药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而部分褪色的平行实验;借助色度传感器,建立梯度浓度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吸光度与浓度的标准曲线,得出平行实验中一定体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前后的浓度差,依据反应关系,分别算出火药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的质量,从而得出火柴头火药中硫的平均质量分数为6.03%。  相似文献   
145.
在酸性介质中,高锰酸钾氧化罗丹明B产生微弱的化学发光,叶酸的存在增强该体系的发光信号强度.利用发光强度与叶酸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结合固相萃取除杂技术,建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叶酸的新方法,并对试验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优条件下,叶酸在0.1-5.0μg·L-1范围内与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是0.02μg·L-1.对1.0μg·L-1的叶酸标准溶液平行测定11次,平行测得值的RSD为3.7%.将本法用于保健品中叶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6.
高锰酸钾-甲醛-Cu(Ⅰ)化学发光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甲醛存在的条件下,在酸性溶液中,高锰酸钾可以氧化Cu(Ⅰ)而产生很强的化学发光。据此采用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一种利用高锰酸钾 甲醛 Cu(Ⅰ)化学发光体系测定铜的化学发光分析法。方法的检出限为6.3×10-8g mL,相对标准偏差为1.8%[6.0×10-6g mLCu(Ⅰ),n=11],线性范围为2.0×10-7~1.0×10-4g mL,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7.
在甲醛的存在下 ,5 -甲氧基色醇 (5 - ML)与高锰酸钾在高氯酸介质中发生化学反应 ,能产生很强的化学发光。本文据此采用流动注射技术研究其发光行为 ,对影响化学发光强度的实验因素进行优化 ,建立了快速灵敏测定 5 - ML的化学发光新方法 ,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2 .0× 10 -8mol/ L— 4 .0× 10 -5mol/ L,检出限为 7.9× 10 -9mol/ L(S/ N=3) ,相对标准偏差为 2 .4 % (5 .7× 10 -7mol/ L5 - ML;n=10 )。该方法应用于脑脊液样品中 5 - ML含量测定 ,回收率达到 86 .0 %— 97.2 %。文中还对体系的化学发光反应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8.
合金铸铁中铬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金铸铁中测定铬时,用常规硝硫混合酸或硝酸无法完全破坏碳化物,严重影响测定结果,而采用硫磷酸或高氯酸发烟的方法破坏碳化物,污染大而且耗时长。本法采用硝硫混合酸溶解,用过氧化氢和过二硫酸铵联合破坏碳化物,可将碳化物完全破坏,效果很好。用高锰酸钾氧化三价铬,替代银盐一过二硫酸  相似文献   
149.
采用氢氧化钡沉淀–碘量法对高锰酸钾和锰酸钾共存时的含量分别进行测定。向电解液中加入过量的饱和氢氧化钡溶液,利用锰酸钡和高锰酸钡溶度积的不同进行分离,再用碘量法分别对高锰酸钾和锰酸钾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和锰酸钾的检出限分别为0.061,0.077 g/L,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57%和0.72%(n=4),高锰酸钾的加标回收率为94.12%~95.85%。t检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钡沉淀–碘量法与传统方法对高锰酸钾和锰酸钾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该法避免了亚铅酸钠和铬盐的毒性及滴定终点颜色不易判断等缺点,适合于高锰酸钾工业生产中主要成分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50.
在酸性介质中,高锰酸钾氧化甲醛产生化学发光信号,当该体系中存在多巴胺时,体系发光信号显著增强,基于这一现象,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测定多巴胺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并且对试验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优条件下,多巴胺在6.0×10-8-2.0×10-5mol/L范围内与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是2.0×10-8mol/L.对2.0×10-6mol/L的多巴胺标准溶液平行测定11次,平行测得值的RSD为3.4%.将本法用于血浆中多巴胺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