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8篇
  免费   693篇
  国内免费   7192篇
化学   13015篇
晶体学   233篇
力学   61篇
综合类   249篇
数学   81篇
物理学   168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75篇
  2016年   230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555篇
  2013年   848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475篇
  2010年   489篇
  2009年   623篇
  2008年   619篇
  2007年   589篇
  2006年   666篇
  2005年   602篇
  2004年   673篇
  2003年   656篇
  2002年   657篇
  2001年   604篇
  2000年   504篇
  1999年   484篇
  1998年   501篇
  1997年   492篇
  1996年   523篇
  1995年   526篇
  1994年   321篇
  1993年   298篇
  1992年   396篇
  1991年   368篇
  1990年   387篇
  1989年   328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37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研究了合成聚(2,4-二甲氧基对苯乙炔)的有机可溶性前聚物的反应条件与单体转化率和前聚物产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NaOH是聚合反应的有效引发剂,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单体与NaOH摩尔比为1:1,单体浓度0.05-0.2mol/L,聚合时间2h,温度低5℃,正己烷、石油醚作为有机提取剂可有效提高前聚物产率。用IR、UV-Vis'^HNMR,TGA和 DSC对前聚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2.
双邻苯二酚锑二甲基羟乙铵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卢云锦  顾达 《应用化学》1989,6(3):62-64
含锑配合物是治疗血吸虫病、肿瘤等的常用药物,我们曾对双邻苯二酚锑二乙基羟乙胺进行了晶体结构测定,本文简要报导双邻苯二酚锑二甲基羟乙胺的结构.锑化合物的制法与其二乙基羟乙铵衍生物类似.产物为淡黄色晶体,它在水溶液中长时间放置会变成紫黑色,因此,制得的晶体须立即用丙酮溶解进行重结晶.晶体的密度为1.667g/cm~3.按C_(16)H_(20)O_5NSb的元素分析结果(%)如下:Sb 28.3(28.5),C 43.9(44.9),N 3.3(3.3),H 4.7(4.7).括号内为理论值.  相似文献   
153.
自旋交叉配合现象与分子电子器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友存  刘光祥 《化学通报》2002,65(8):539-543
自旋交叉配合物在热、压力或光诱导自旋交叉现象的同时会伴随着其它一些协同效应,比如配合物颜色的改革、存在着大的热滞后效应等,这些协同效应是单个分子或分子集合体作为热开关、光开关和信息存储元件材料的基础。因此,自旋交叉配合物是开发新型的热开关、光开关和信息存储元件材料的理想分子体系。本文概述了自旋交叉现象的研究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讨论了影响配合物自旋交叉性质的各种内在的和外部的因素,总结了目前用于研究自旋交叉现象的各种现代测试技术。最后,展望了自旋交叉配合物在分子电子器件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4.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标题配合物Cu4(dhbd)2(dpphen)4•2H2O]•8H2O(H4dhbd=2,3-二羟基丁二酸, dpphen=4,7-二苯基-1,10-邻菲咯啉),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 由于水的配位阻断, 2,3-二羟基丁二酸根仅通过单羟基氧桥联两个U形双核亚单元形成具有一个对称中心的双U形四核结构, 其中U型亚单元包含晶体学上不对称的2个Cu(II)原子、1个2,3-二羟基丁二酸根(dhbd)、2个4,7-二苯基-1,10-邻菲咯啉(dpphen)和1个配位H2O分子. 毗邻的四核单元通过配位H2O分子和配位羟基O原子形成的R22(8)型环形氢键桥的连接, 沿a轴方向构建了四核单元交替相连的一维超分子链; 链间籍苯环的π-π堆积作用和晶格水分子氢键链的连接进一步扩展为具有隧道的三维结构. 配合物中呈现了一种2,3-二羟基丁二酸与过渡金属配位的新方式. 变温磁化率研究表明标题配合物具有弱的反铁磁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5.
156.
用(S)-3-甲基-1,2-丁二胺或(R)-1,2-丙二胺为原料与2-羟基-5-甲-3- 叔丁基苯甲醛缩合,得到不具C2对称轴的手性Salen, 与Co(Ⅱ)络各并氧化后得到 4a或4b.4a和4b成功地应用于外消旋末端环氧化合物的水解拆分,取得了较好的产 率,但产物的对映体过量值较低。  相似文献   
157.
A Cu(Ⅱ) complex [Cu(L)1.5(OSO3)]·3H2O (1) [L=1,4-bis(imidazol-1-yl)benzene] was synthesized by reaction of ligand L with CuSO4·5H2O using solvothermal method and its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by X-ray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is. The structure indicates that the complex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 space group P1 with a=0.948 8(2), b=1.078 5(2), c=1.108 4(2) nm, α=74.820(2), β=81.331(2), γ=72.638(2)°, V=1.041 5(3) nm3, Z=2, Dcalc=1.687 g·cm-3, F(000)=544, μ=1.205 cm-1, the final R=0.062 3 and wR=0.132 8. The Cu(Ⅱ) atom has distorted square-pyramidal environment with a N3O2 donor set. Each L ligand links two Cu(Ⅱ) atoms using its imidazole groups to form an infinite one-dimensional (1D) ladder-like chain, which further linked by SO42- to form a two-dimensional (2D) network structure. The 2D sheets are further connected by C-H…O hydrogen bonds to give a three-dimensional (3D) structure. CCDC: 650388.  相似文献   
158.
合成2-丙酰-茚满二酮-1,3及其Eu(Ⅲ)的二元、三元固态配合物,经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进行表征,用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和配体低温磷光光谱分析了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和能有效发光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9.
Five propiconazole(L) complexes (ML2Cl2, M=Zn(Ⅱ), Cu(Ⅱ), Co(Ⅱ); ML4Cl2, M=Ni(Ⅱ), Mn(Ⅱ)) 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IR. These complexes exhibited favorable controlled release property, it took 40 to 120 hours to release 85% amount of ligand in the water. The toxicity determination to Botrytis cinera, Rhizoctonia cerealis, Gibberella zeae, Fussrium moniliforme and 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 indicated that the fungicidal activities of the complexes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ligand except Mn-complex to Rhizoctonia cereali. The EC50 of Zn-propiconazole were 0.045 2~0.144 1 μg·mL-1, Co- and Ni-propiconazole were 0.066 3~0.210 4 μg·mL-1 and 0.183 9~0.340 7 μg·mL-1, respectively, and Mn-propiconazole were only 0.353 6~0.538 0 μg·mL-1. The growth regulation experiment to wheat seeding by dressing treating indicated that inhibiting activities of the complexes to root length and stem height were weaker than that of the ligand.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