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6篇
化学   256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物理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建立了测定发酵液中蔗糖浓度的新方法———毛细管电泳紫外法。考察了该方法中背景缓冲液的选择、分离电压、温度等因素对样品响应值和迁移时间的影响,获得了优化的电泳工作条件。最佳的操作条件为:以30 mmol.L-1、pH 11.0的对氨基水杨酸作为背景缓冲液,分离电压15 kV,操作温度25℃。在此条件下,电泳分离在6.66 min内完成,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78~20 g.L-1、r为0.999 8、检出限为0.035 g.L-1。应用该方法测定聚谷氨酸发酵过程中不同生长时期蔗糖浓度和消耗曲线。  相似文献   
62.
测定了VOSO_4与谷氨酸及VOSO_4与谷氨酸、1,10-邻菲咯啉在乙二醇/水(1:1)溶液中的低温ESR波谱。利用Johnson加和规则并结合IR,推测了在不同pH下生成的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利用电子光谱数据计算了配合物的晶体场参数,讨论了成配规律。  相似文献   
63.
64.
以保护L-谷氨酸(2)为原料,与N,N′-羰基二咪唑反应制得化合物3; 3与丙二酸单乙酯镁盐反应制得β-酮酯(4); 4分别与4-氟间苯二酚和4-氯间苯二酚进行Pechmann缩合后,在酸中脱除保护基合成了L-7-羟基香豆素氨基酸(1a)及其两个衍生物(1b, 35.3%和1c, 40.6%),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确证。采用UV-Vis研究了1b和1c的pKa。结果表明:1b和1c的pKa分别为6.21和6.14。两个衍生物的荧光性能与pH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5.
马强  万亚珍  张文辉 《合成化学》2018,26(10):766-769
以L-谷氨酸(L-Glu)和五水硫酸铜(CuSO4·5H2O)为原料,制得谷氨酸铜螯合液(1); 1浓缩后,用无水乙醇沉淀合成了L-谷氨酸螯合铜(2),结构经FT-IR和XRD确证。采用正交试验法对2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n(L-Glu)/n(CuSO4·5H2O)=2/1, pH 6,于80 ℃反应50 min, V(EtOH)/V(1)=11/1~13/1, 5%硫酸]下,2产率高于90%。  相似文献   
66.
为拓宽多重响应性凝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本文基于生物大分子构筑具有pH响应、糖响应性的可自修复性水凝胶。 本文选用3-氨基苯硼酸(APBA)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GTA)分别对聚谷氨酸(γ-PGA)和瓜尔胶(GG)进行改性制备了聚谷氨酸-g-氨基苯硼酸(γ-PGA-g-APBA)和阳离子瓜尔胶,在此基础上,对γ-PGA-g-APBA和阳离子瓜尔胶进行物理共混制备生物基凝胶。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波谱仪(1H NMR)和流变仪对聚合物化学结构、接枝率、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凝胶在不同pH值及糖浓度下刺激响应性。 结果表明,凝胶具有自修复性,修复效率可达100%;具有pH响应性,在环境pH值较高时更易形成凝胶,且凝胶强度随pH值升高而增大;同时所制凝胶具有糖响应性,在4 g/L的葡萄糖溶液中浸泡后即可导致凝胶解体。 这些结果说明功能基团APBA的引入可赋予凝胶多重响应性。 所制的双重响应性生物基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应用于生物医学、功能器件、传感等领域。  相似文献   
67.
铒-谷氨酸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铒与L-谷氨酸形成的配合物[Er_2(L-Glu)_2·(H_2O)_8](ClO_4)_4.3H_2O,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麦征。得到了配合物的单晶,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_1,晶胞参数a=19987(3)nm,b=16505(3)nm,c=1.1040(2)nm,β=104(1),V=3.538nm ̄3,Z=2,R=0.043。晶体结构中每一个独立区含有二个晶体学上独立的配合物分子,每个配合物分子含有两个中心离子,它们之间通过二个桥式羧基和二个螯合三齿羧基相连接,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9。  相似文献   
68.
本文研究甘草次酸、 甘草酸和胆酸的二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引发谷氨酸苄酯-N-羧酸酐的开环聚合, 合成了在端基具有不同肝靶向识别基团的聚谷氨酸苄酯. 该材料可能具有肝细胞主动靶向作用, 为进一步的肝靶向药物控释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9.
在塑料基片上制备了金薄膜的两电极系统的生物传感器.集成化的Ag|AgCl参比电极采用丝网印刷在薄膜电极上.以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EGDGE)为交联剂,将辣根过氧化酶(HRP)和谷氨酸氧化酶(GLOD)固定到聚乙烯吡啶与2,2'-双吡啶锇形成的氧化还原复合物中,滴在电极表面形成传感器的工作电极.实验结果表明,该生物传感器在谷氨酸溶液的浓度为1.0×10-6~4.0×10-4 mol/L的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9),灵敏度为37.5 mA(mol/L)-1cm-2;谷氨酸检出限为1.0×10-6 mol/L;传感器响应时间为10 s且有良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使用一个月后仍能保持其初始活性的90%.该传感器可以用于食品工业中的谷氨酸的快速检测和在线监测等.  相似文献   
70.
酶是生物催化剂,在数以千计的酶中,第一大类以烟酰胺腺嘌呤核苷酸(NAD/NADH)为辅酶的多种氧化-还原酶需要金属离子作为辅助因子而发生独特的催化功能。其中含锌的醇脱氨酶(ADH)是目前研究得最多的一种。本文用电化学分析法研究稀土离子对乳酸脱氢酶(LDH)和谷氨酸脱氢酶(GDH)两体系的作用时也探讨了Zn2+在此两体系中的作用。结果指出在LDH体系中不需要 Zn2+;在 GDH(牛肝中提取)体系中, Zn2+是一种强抑制剂,Eu3+可以缓解它的抑制作用,但是在黄瓜根系提取的粗GDH体系中,Zn2+必需存在于反介质中起激活酶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