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8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5-羟甲基糠醛(5-HMF)和糠醛(FUR)是纤维素酸水解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物.此文提出了用硫代巴比酸作为衍生试剂并利用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5-HMF和FUR的方法.利用零点交叉测量法在412nm和428am波长下,可以同时确定5-HMF和FUR的含量,两者的质量浓度在0.4~3.2 mg·L-1范围内与一阶导数值呈线性关系.试验了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同时测定两组分的相对标准偏差(n=7)分别为2.23%和2.06%,回收率分别为96.0%和105.0%.  相似文献   
2.
弱酸树脂D113对S-腺苷-L-蛋氨酸的交换行为及分离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S-腺苷-L-蛋氨酸 (S-adenosyl-L-methionine, SAM) 在弱酸树脂争光D113上的静态吸附及分离行为,利用Langmuir等温式对平衡等温线进行了拟合,实验表明,随着pH的提高,平衡交换量增加,提高温度和SAM的初始浓度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内扩散过程,利用D113树脂在f 1.7×30.0cm小型柱上从酵母提取液中分离SAM的得率为90%以上,纯度达87%以上。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测定发酵液中蔗糖浓度的新方法———毛细管电泳紫外法。考察了该方法中背景缓冲液的选择、分离电压、温度等因素对样品响应值和迁移时间的影响,获得了优化的电泳工作条件。最佳的操作条件为:以30 mmol.L-1、pH 11.0的对氨基水杨酸作为背景缓冲液,分离电压15 kV,操作温度25℃。在此条件下,电泳分离在6.66 min内完成,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78~20 g.L-1、r为0.999 8、检出限为0.035 g.L-1。应用该方法测定聚谷氨酸发酵过程中不同生长时期蔗糖浓度和消耗曲线。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同时检测发酵液中5-氨基乙酰丙酸和甘氨酸的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ZORB-AX SB-AQ型色谱柱(250 mm×4.6 mm i.d.,5μm),以甲醇-50 mmol/L醋酸钠缓冲溶液(pH 6.2)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 in,柱温25℃,254 nm波长下检测30 m in。在此条件下,5-氨基乙酰丙酸和甘氨酸在浓度为0.8~23 mmol/L和1.3~66 mmol/L时与色谱峰面积值之间线性关系良好,回归系数均在0.9997以上。发酵液产物的加标回收率在94.9%~104.7%。将检测结果与分光光度法相比,符合较好。测试数据表明,此方法简单、可靠,对于发酵产物的分离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S-腺苷-L-蛋氨酸在弱酸树脂D113上的离子交换动力学.根据扩散控制模型,利用Fick定律关联计算得到有效内扩散系数D(数量级约为10-8cm2/s~10-9cm2/s)以及两相分配因子K,两者受浓度影响较大;进一步实验表明,较低的进样速度和较高的样品浓度利于提高分离得率和效率,是影响其分离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从赭色掷孢酵母(Sporobolomyces salmonicolor ZJU0105)中克隆出NADPH依赖型醛基还原酶基因,构建了重组大肠杆菌E.coli BL21(pET28-ALR0105), 该工程菌可以高效地表达醛基还原酶. 将重组细胞用于催化4-氯乙酰乙酸乙酯不对称还原,合成出具有光学活性的(R)-(+)-4-氯-3-羟基丁酸乙酯. 实验发现,在加入适量辅酶及辅酶再生酶的条件下,利用重组细胞催化还原反应可以获得比使用赭色掷孢酵母更高的转化率、产率和ee值,得到了几乎是光学纯的(R)-(+)-型产物,从而解决了酵母细胞催化此类反应ee值较低的问题. 考察了辅酶及共底物的添加、底物和产物的浓度、pH值、温度以及菌体密度等因素对还原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不对称还原反应必须在辅酶NADPH和辅酶再生酶系及共底物葡萄糖的参与下进行; 底物和高浓度的产物对还原反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当pH>6.0时,反应的转化率及产率都显著降低; 高密度重组细胞可以减小底物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蓝链霉菌抗生素次生代谢过程的调控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天蓝链霉菌是抗生素代谢调控研究的模式菌株,它能产生十一烷基灵菌红素(Red)、放线紫红素(Act)、次甲霉素(Mmy)和CDA(Calcium-Dependent Antibiotic)4种抗生素.详细介绍了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中途径专一调控基因、形态分化基因、双组份信号传导基因以及其它一些重要的小分子物质对抗生素次生代谢的调控作用,并阐述了其相互协同调节的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8.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取多杀菌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分离提取多杀菌素.从11种大孔吸附树脂中筛选出DM11进行了静态、动态吸附性能实验,并考察了不同吸附、解吸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DM11的静态吸附容量为25.63mg/g(wet resin),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采用丙酮做洗脱剂,洗脱率为97.5%,动态吸附最佳吸附pH为9.5,吸附流速为6BV/h,穿透吸附容量为21.2mg/ml(wet resin),洗脱流速1.5BV/h.  相似文献   
9.
他克莫司(FK506)是一种来源于土壤链霉菌的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由典型的聚酮合酶(PKS)-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杂合系统负责催化其生物合成.他克莫司的化学结构特殊,包括骨架环的哌啶单元、4-羟基-3-甲氧基环己基官能团,以及甲氧基和烯丙基侧链.近年来,关于他克莫司的生物合成机制,特别是其特殊前体的形成途径的研究发展迅速.对他克莫司生物合成的酶学基础进行了系统性地综述,重点总结了其前体形成机制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