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000篇
化学   1778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28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9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现有泊松比测量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多功能布的特性,采用改装后的CCD技术对多功能布及其组成材料进行单轴拉伸实验和泊松比的测量与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多功能布及其组成材料涤纶布、铁磁基聚酯膜、镀铝聚酯膜呈现明显的弹性,其弹性模量/泊松比分别为0.630 GPa/0.465,1.144 GPa/0.423,0.659 GPa/0.357和0.831 GPa/0.360.此方法对该类材料泊松比的测定有较好的效果,对相关材料泊松比的测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2.
膨化食品中三聚氰胺及其类似物的UPLC-Q-TOF-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膨化食品中三聚氰胺及其类似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检测法.向样品中加入内标,用2.5%的甲酸提取,乙腈去除蛋白后直接上机分析.TOF采用V飞行模式,正离子模式下检测三聚氰胺、三聚氰酸一酰胺和三聚氰酸二酰胺,负离子模式下检测三聚氰酸.研究结果表明:4种化合物在HILIC色谱柱上分离良好,其中三聚氰胺、三聚氰酸在5~200 n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三聚氰酸二酰胺、三聚氰酸一酰胺在5~500 ng.mL-1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方法绝对回收率达80.23%~96.5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4种化合物的检测限均小于2ng.mL-1.该方法无需复杂的前处理过程,适合于食品中三聚氰胺及其类似化合物超标样品的快速筛查和低含量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93.
选取原儿茶酸和胡椒酸两种羧酸化合物,通过酰胺键与L-酪氨酸甲酯、D-酪氨酸甲酯、章胺、多巴胺4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胺类的化合物偶联。成功合成了8个新型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 13C NMR表征。此外,还测试所有目标分子的体外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对目标分子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994.
脂肪族聚酯具有生物可降解、生物相容及环境友好等优良性能,其已广泛应用于包装、农用地膜、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与缩聚反应相比,内酯开环聚合反应条件温和,无小分子产生,容易制得高分子量、窄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目前,脂肪族聚酯主要通过配位聚合反应制备,通常使用金属配合物作为催化剂,所得聚合物中含有少量无法除去的金属离子,这限制了其在医用材料等领域的应用。与金属催化剂相比,非金属有机催化剂具有价廉、易制备、低毒等特点,因此非金属有机催化剂催化的内酯开环聚合反应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根据非金属有机催化剂作用机理的不同,从氢键作用机理出发,综述近年来基于氢键作用的非金属有机催化剂在内酯开环聚合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了方形钛-芳纶蜂窝夹芯板在电炮驱动的高速聚酯飞片撞击加载下的动力响应,给出了面板和蜂窝芯层在不同冲击速度下的变形及失效模式。采用VISAR(velocity interferometer system for any reflector)测速技术测量了后面板中心点的速度时程,分析了芳纶蜂窝夹芯板的动态响应过程,讨论了冲击速度对夹芯板动力响应和抗冲击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波阻抗的芳纶蜂窝破碎行为阻断了应力波向后面板的传播途径,破碎的蜂窝和塑形大变形的前面板吸收了高速冲击的大部分能量,充分发挥了钛合金的高强度和芳纶蜂窝的缓冲吸能特性,提高了夹芯板整体的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996.
以天然氨基酸为手性原料合成了4种新型的手性方酰胺荧光探针分子(5~8), 该合成路线简短, 后处理简单, 无需柱层析纯化. 以荧光光谱为检测手段, 测试了此类探针分子对苯丙氨酸、 缬氨酸和脯氨酸的手性识别效果, 结果表明, 探针分子5可以有效识别苯丙氨酸的2个对映异构体. 当加入L-苯丙氨酸后, 探针分子5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 而加入D-苯丙氨酸后探针分子5的荧光强度显著减弱, 2种异构体的荧光强度比(IL/ID)可达2.4.  相似文献   
997.
姜爽  张雁红  刘红霞 《合成化学》2019,27(5):357-361
以含草酰胺桥的单核配合物CuL(H2L=2,3-二氧-5,6 ∶13,14-二联苯基-9,10-环己基-1,4,8,11-四氮杂十四环-7,12-二烯烃)为前驱体, Zn(ClO4)2·6H2O为金属中心,NaN3为辅助配体,DMF为溶剂,采用扩散法合成了一例新的三核金属配合物[CuL(DMF)2]2Zn(N3)2,并通过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磁性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CCDC:183572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分别为a=9.618 8(19) , b=9.878 5(18) , c=14.555(3) , α=100.898(3)°, β=101.384(3)°, γ=109.661(3)°, V=1 226. 9(4) 3, Z=1。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中顺磁金属离子Cu(II)之间存在弱的反铁磁性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8.
以2-甲基-3-硝基苯胺为起始原料,经Batcho-Leimgruber、酰化、还原、氧化、(R)-叔丁基亚磺酰胺的不对称诱导、烯烃闭环复分解反应等关键步骤,共经12步反应合成了麦角新碱中间体(S)-4-溴-3-{[5-(甲氧基羰基)-1-甲基-1,2,3,6-四氢吡啶-2-基]甲基}-1H-吲哚-1-甲酸叔丁酯,总收率7.2%,该路线涉及4个新化合物的合成,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MS(ESI)表征。  相似文献   
999.
8-氟-5-羟基-[1,2,4]三唑并[1,5-c]嘧啶-2-磺酰胺(9)为重要的医药、农药等中间体,其合成方法暂无文献报道。以2,4-二氯-5-氟嘧啶为原料,经醚化、肼解、环合、重排、磺酰胺化、脱甲基化等反应合成了9,总收率27.2%,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ESI)确证。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溶胶-凝胶法, 在侧链带有羧基的线性不饱和聚酯中加入正硅酸乙酯(TEOS), 使TEOS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 原位合成纳米SiO2增强阴离子型聚酯乳液(SEAPE).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 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冷冻扫描电子显微镜(Cryo-SEM)对SEAPE进行分析与表征. 将SEAPE与聚乙二醇单油酸酯润滑剂、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FC-4430及抗氧剂1010进行复配, 原位制备纳米SiO2增强阴离子型聚酯乳液上浆剂(SEAPEs),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视频动态接触角测量仪、 X射线能谱(EDS)仪和纤维强力仪对SEAPEs上浆后碳纤维的表面形貌、 表面能、 碳纤维(CF)表面元素及碳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UPR)复合材料(CF/UPR)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进行测试与表征. 结果表明, 当TEOS添加质量分数为5%时, SEAPEs上浆后的碳纤维有效增强了其与UPR的结合强度, CF/UPR复合材料的ILSS达到40.03 MPa, 与市售环氧树脂型上浆剂上浆后碳纤维增强UPR复合材料相比, ILSS提高90.1%. SEAPEs中原位生成的纳米SiO2分散均匀, 乳液储存稳定, 上浆后SiO2均匀吸附在碳纤维表面, 增加碳纤维表面能, 改善碳纤维与树脂间的浸润性, 可有效提高碳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的IL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