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7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3176篇
化学   3593篇
晶体学   31篇
力学   63篇
综合类   68篇
数学   356篇
物理学   47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277篇
  2002年   219篇
  2001年   243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200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160篇
  1990年   182篇
  1989年   199篇
  1988年   135篇
  1987年   160篇
  1986年   151篇
  1985年   119篇
  1984年   111篇
  1983年   7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碱土金属邻苯二甲酸盐的振动光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聚堂  彭正合  杜秀珍  王清叶 《化学学报》1991,49(11):1094-1098
测定了CaPHT·H2O和两种CaPHT的晶体结构, 其空间群分别属于P21/c(C2h^5,Z=4), P21/m(C2h^2, Z=8)和P2/m(C2h^1, Z=6), 研究CaPHT·H2O、CaPHT(A)、CaPHT(B)、MgPHT、SrPHT和BaPHT的IR及CaPHT·H2O的拉曼光谱, 讨论了固体样品中PHT与碱土金属离子的配位结构及其对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合成并表征了新型手性双核Salen配体1及其锰(III)配合物2(主体2)。用 紫外-可见光谱滴定法研究了主体2与四种咪唑类、四种吡啶类客体在CHCl_3中的分 子识别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对咪唑客体的缔合常数按K(Im) > K (2 - Melm) > K (N-MeIm) > K (EtMelm)顺序递减;吡啶类顺序为K (PyO) > K (4-PhPyO) > K (DMAP) > K(Py),配位数n值均为2。测定了识别过程的Δ_rH_m,Δ_rS_m, 发现此类反应为放热、熵减小的过程,反应体系中存在焓熵补偿关系。与单核的 Salen锰(III)配合物3(主体3)进行比较,除EtMeIm与3的配位数为1外,其他唑 类客全的配位数均为2。就与客体的缔合能力而言,主体2比3大。用圆二色光谱( CD)研究了主-客体的分子识别行为。  相似文献   
43.
朱旭祥  郭奇珍 《有机化学》1985,5(2):153-155
本文报道了合成1-氨基环丙烷-1-羧酸的简便而价廉的方法,即乙酰乙酸乙酯法和α-氰乙酸乙酯法;并测定了产品的结构。  相似文献   
44.
高性能聚芳醚酮的合成与性能(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相似文献   
45.
从贵州产冬凌草[Isodon rubescens (Hemsl.) Hera]中分离得到12个6,7-断 裂-7,20-内酯-对映-贝壳杉烷二萜化合物,经波谱分析鉴定了它们的结构, 其中有7个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贵州冬凌草乙素~辛素(guidongnins B~H, 1~ 7),以及卢氏冬凌草甲素(8)、卢氏冬凌草乙素(9)、贵州冬凌草素(10)、狭 叶香茶菜素(angustifolin, 11)和6-表香茶菜素(6-epiangustifolin, 12)等5个 已知化合物。另外,将作者原命名的贵州冬凌草素(guidongnin, 10)更名为贵州 冬凌草甲素(guidongnin A, 10),并利用二维核磁区振波谱技术修订了卢氏冬凌草 乙素的结构。  相似文献   
46.
在pH 7.4,0.01 mol/L N-2-羟乙基哌嗪-N’-2-乙磺酸(Hepes)条件下,铽 (III)与N,N’-二(2-羟苄基)乙二胺-N,N’-二乙酸(HBED)结合并发生交换 相互作用使铽(III)荧光增强10~4倍,通过监测铽(III)545 nm荧光强度的变化 测定了Tb-HBED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lgK = 14.30 ± 0.49;Tb-HBED配合物中 配体、铽(III)荧光强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pH 7.4,0.01 mol/L Hepes条件下,Tb_N-apoTf-Tb_C配合物中蛋白质的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 低,而能量受体铽(III)的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主要源于铽(III) 与螺旋5色氨酸残基间的无辐射能量转移;当温度由0 ℃上升到55 ℃时,平均能量 转移效率AE值增加了29%,给体、受体间距离R有约4.2%的减小,温度变化引起 Tb_N-apoTf-Tb_C配合物大的构象变化;铽(III)与人血清脱铁转铁蛋白的结合使 蛋白质的变性温度降低。同样条件下,Tb_N-apoOTf-Tb_C配合物与Tb_N-apoTf- Tb_C配合物有所不同,虽然能量给体的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但铽( III)荧光强度没有明显的增强;铽(III)对蛋白质的变性温度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7.
Na_2MoO_4·2H_2O和2-氯甲基吡啶在水中反应得到了超分子化合物:[MoO_2 (OCH_2C_5H_4N)_2]。其单晶结构测试表明:该化合物含有两种均为6配位的但化学 环境不同的Mo(1)和Mo(2)原子;由此两种钼原子构成的中性配合物[Mo(1)O_2 (OCH_2C_5H_4N_2)]和[Mo(2)O_2(OCH_2C_5H_4N)_2]分别通过氢键O…H-C及吡啶环 间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二维的A层和B层,A层与B层之间又在层间氢键的作用下 交错形成了三维的网状固态结构。用Z-scan法在DMF溶液中测试了该化合物的三阶 非线性光学性能,发现它有强的非线性吸收(α_2 = 1.92 * 10~(-9) m·W~(-1)) ,非线性极化率X~((3)) = 1.21 * 10~(-12) esu。  相似文献   
48.
首次研究以苯甲醛缩氨基脲铜(II)[Cu(II)-BASA]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 该电极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 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为:SCN~- > ClO_4~- > I~- > Sal~- > Br~- > NO_3~- > Cl~- > NO_2~- > SO_3~(2-) > SO_4~(2-) > H_2PO_4~-。电极在pH 6. 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对SCN~-在1.0 * 10~(-1)~8.0 * 10~(-6) mol/L浓度范围 内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6.0 mV/sSCN~- (28 ℃),检测下限为3.0 * 10~(-6) mol/L。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初步研究了阴离子与载体的作用机 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载体本身的结构与电极的响应行为之 间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该电极具有响应快、重现性好、检测限低、制备简单等 优点。将电极初步应用于实际样品废水分析,结果与HPLC法一致。  相似文献   
49.
根据几类可逆反应通用的微分动力学方程和热动力学变换方程,本文建立了可逆反应的特征参量研究法。应用该法在两个温度下研究了硝基乙烷分别与氨和Tris反应的热动力学, 实验结果验证了可逆反应特征参量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