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4篇
化学   383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6篇
物理学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基于R基团搜索技术的Topomer Co MFA技术对一系列喹诺酮羧酸类衍生物进行三维定量构效(3D-QSAR)关系研究,所得模型结果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790,非交互验证系数(r2)为0.890,外部验证的复相关系数(r2pred)为0.878,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采用Topomer search技术在ZINC数据库中进行虚拟筛选,筛选出6个Ra基团和3个Rb基团,进而设计出12个具有更高活性的新型喹诺酮羧酸类化合物。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药物与受体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药物与蛋白酶的ASP 30、ASP 29和ASN 25位点作用明显,该QSAR的研究结果可为新药合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2.
聚羧酸盐在洗衣粉中的应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彪 《化学研究》2008,19(4):85-88
将5种聚羧酸盐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分别配入洗衣粉中,用卧式去污机做去污实验和20次循环洗涤实验,结果表明:在无磷洗衣粉中加入聚羧酸盐,去污力比加入CMC提高了7.73%~12.20%,灰分沉积比不含聚羧酸盐的降低了49.77%~65.08%,白度保持比不含聚羧酸盐的提高了2.43%~4.02%.在5种聚羧酸盐中,3种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KT-3、PA25CL和445N均可用作无磷洗衣粉的抗再沉积剂,其中KT-3更优.  相似文献   
53.
配合物1由醋酸镉和Nahca(对羟基肉桂酸钠)在水溶液中反应得到,配合物2由醋酸铜,Hhca和phen在水和乙醇混合溶液中反应得到.配合物1属正交晶系,Pbcn空间群.配合物2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配合物1和2中配体中的羧酸根与金属离子都是螯合配位的,末端羟基没有参与配位.配合物1和2的结构中都包含了丰富的氢键.通过氢键作用,配合物1形成了三维网状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形成了二维层状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54.
二溴对甲基偶氮溴羧与钡显色反应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新显色剂二溴对甲基偶氮溴羧与钡显色反应的条件。在磷酸介质中,试剂与钡形成2:1的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10nm,摩尔吸光系数为2.13×10~4L·mol~(-1)·cm~(-1),钡量在0~20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两倍的锶和五倍的钛不干扰,钙的允许量较大,方法用于直接测定钛酸钡烧结物中微量钡,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5.
偶氮硝羧速差动力学同时测定钙和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钙、锶与显色剂偶氮硝羧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存在下,于pH值2.9的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缓冲溶液中显色反应速率差异,用速差动力学比例方程法同时吸光光度测定钙和锶.其最大吸收波长为708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钙、锶分别为2.0×10~4和4.2×10~4L·mol~(-1)·cm~(-1),钙量在0~80μg/25ml,锶量在0~7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该法已用于发祥和纯净水中钙和锶的同时测定,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56.
本文合成了8个 四羧酸多联体化合物;测定了这些化合物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由供电子分子键连的多联体分子的光谱特性及其分子体系内稳态荧光猝灭机理。首次从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上分析和考察了四羧酸多联体化合物分子体系内的光致电子转移反应。  相似文献   
57.
建立了固相萃取(SPE)/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水中8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残留的方法。过滤后的样品经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后,采用BEH C18柱,以2 mmol/L乙酸铵-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串联质谱进行检测。8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在0.8~1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5 8~0.999 6),回收率为74%~90%,相对标准偏差为1.0%~12.0%,方法检出限(3S)为1.0~1.8 ng/L。该方法快速、灵敏,适用于水体中8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残留的测定。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了试剂N-戊基-N-′(对氨基苯磺酸钠)硫脲(ABSTU)与铜(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 5.0~5.6的HOAc-NaOAc缓冲体系中,铜(Ⅱ)与ABSTU形成1∶3的蓝绿色水溶性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341.2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3ε41.2 nm=9.40×104L.mol-1.cm-1,铜含量在2~12μg/25 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应用于铝合金及锌矿分析,所得结果与已知值相符,回收率依次为93.5%及98.5%。  相似文献   
59.
以四氢苯酐为起始原料,依次经酯化、酰胺化及氧化开环反应合成了新型烷基酰胺双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4),其结构经1H NMR, IR和MS(ESI)表征。通过浊点法测得其Krafft点低于0 ℃;通过电导率法测得其CMC为3.729×10-3 mol·L-1;利用滴体积法测得CMC为3.402×10-4 mol·L-1, γ-CMC为36.88 mN·m-1。 4的起泡性能、乳化性能良好,优于SDS。  相似文献   
60.
C9pPHCNa与C10TABr混合水溶液的表面吸附和胶团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羧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C9pPHCNa与季铵盐表面活性剂十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10TABr)混合水溶液的胶团生成能力、降低水表面张力的能力和效率均出现明显的增效. 当C9pPHCNa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α1)为0.33时,cmcT(临界胶团总浓度)、γcmc(临界胶团总浓度对应的表面张力)、c20,T(降低20 mN•m-1水表面张力所需的表面活性剂总浓度)这3个指标均达到最低值,分别为0.60 mmol•L-1、23.5 mN•m-1和1.58×10-5 mol•L-1. 在所有考察的溶液比例范围内,二组分在混合胶团和表面吸附层中的组成均接近等摩尔比,表现出强烈的分子间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