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5篇
化学   139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绿色聚天冬氨酸复配缓蚀剂对A3碳钢的缓蚀抑雾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失重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聚天冬氨酸(PASP)和十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复配对A3碳钢在6mol·L-1HCl腐蚀介质中的协同吸附行为及缓蚀抑雾作用.结果表明:复配缓蚀剂可有效抑制A3碳钢在HC1介质中的腐蚀,当PASP浓度为20g·L-1,缓蚀率可达94%,抑雾率83%;随着温度的升高,复配缓蚀剂的缓蚀性能下降.复合缓蚀剂在钢表面的吸附符合校正的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为放热、熵减的自发过程;复配体系属于阳极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现场拉曼光谱研究了中性含氯离子溶液中苯并三氮唑在铜和铁电极表面的吸附以及成膜行为,结果表明苯并三氮唑能强烈地化学吸附于铜电极和铁电极表面,形成类似[Mn(BTA)p]的配合物膜,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膜内外物质的交换,对金属起缓蚀作用。另一方面两种金属表面配合物膜均具有电位依赖性:在铜电极表面,当外加电位由-0.5V负移至-0.9时,发生了由[Cu(I)(BTA)]n向[Cu(I)Cl(BTAH  相似文献   
13.
为阐明金属Cu在含稀丙基硫脲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和规律,利用自组装技术在铜表面制备了烯丙基硫脲自组装膜,并在中性氯化钠体系中测试了该自组装膜的电化学行为和缓蚀效率.电化学测定表明,烯丙基硫脲自组装膜对阴极过程有明显的抑制,并且发现自组装膜的保护性质与腐蚀电位、烯丙基硫脲的浓度和溶液中Cl-浓度密切相关.烯丙基硫脲的...  相似文献   
14.
用失晕法测试了纳米锌镀层和0^#锌片在0.2mol/L硫酸介质中的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纳米锌镀层的耐腐蚀性要远优于锌片,且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纳米锌镀层的腐蚀速率为一常数.另外,本文还研究了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和吡啶及其甲基衍生物在硫酸介质中对纳米锌镀层和0^#锌片的缓蚀性能.其中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和3-甲基吡啶的缓蚀性能较好.并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和Onsager溶剂化模型,在6-31G水平上优化了溴化十六烷基毗啶、3-甲基吡啶和4-甲基毗啶分子的几何构型,用其电子结构数据探讨了它们的缓蚀机理。  相似文献   
15.
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研究了盐酸介质中,稀土铈(Ⅳ)离子和钼酸钠对冷轧钢的缓蚀协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钼酸钠和稀土Ce^4 对冷轧钢都有一定的缓蚀作用,但最大缓蚀率不超过42%.通过吸附模型的讨论发现,在Langmuir吸附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校正后的模型能更合理地解释实验结果,并求出了三个吸附参数(△H^-,ΔG^-,△S^-).通过对比实验,发现稀土铈(Ⅳ)离子和钼酸钠对冷轧钢产生了明显的缓蚀协同效应,最大缓蚀率可达90%左右。  相似文献   
16.
悬浮粒子对电沉积Zn粉缓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文  杨琴 《电化学》1998,4(4):372-379
在ZnCl2镀槽中悬浮一定量的不溶性粒子,如石墨PbC2,SnO2,TiO2,SiO2等,电沉积制备Zn粉,并对其结构,形貌及腐蚀行为进行分析,SEM的结果表明使用悬浮法可阻止Zn枝晶生长,悬浮PbO2,SnO2,TiO2,SiO2或In2O3等能明显地提高Zn粉在5mol/LKOH溶液中的缓蚀能力此外,文中还应用于分形理论对结果作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7.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为母体、 对氯甲基苯乙烯为季铵化试剂, 合成了一种具有疏水结构的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型离子液体(DEMA). 通过失重实验、 电化学分析、 原子力显微镜(AFM)、 接触角测试和量子化学计算等研究了DEMA在1 mol/L盐酸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 并揭示了其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行为和吸附机理. 失重实验结果表明, DEMA在盐酸中对Q235钢具有优异的缓蚀效果, 且在较高温度(60 ℃)下也能保持高效吸附; 电化学实验结果与失重测试结果一致; 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 DEMA可明显增强Q235钢表面的疏水性; 分析热力学参数可知, DEMA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为自发、 放热过程, 符合Langmuir等温式, 且以化学吸附为主; 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证实DEMA的结构中包含大量吸附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18.
缓蚀膜电化学行为与微观粘附力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传统电化学测试技术及原子力显微镜(AFM)力曲线分析法对十二烷基硫醇/金电极以及十二烷基磺酸钠(SDS)/铝电极表面缓蚀吸附膜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随缓蚀剂浓度改变, 电极电化学行为与缓蚀膜的微观粘附力特征呈现出关联性的变化趋势, 表明AFM力曲线技术可成功应用于缓蚀膜吸附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光谱电化学研究α-巯基苯并噻唑对铜的缓蚀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运用现场光谱电化学方法研究了α-巯基苯并噻唑对铜的缓蚀机理。研究表明α-巯基苯并噻唑是通过在金属铜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非水溶性配合物膜Cu-MBT而起缓蚀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丙炔醇聚合股对铁在酸性溶液中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技术研究了Fe/H_2SO_4与Fe/H_2SO_4+H_2S体系中丙炔醇(PA)聚合膜的形成及其缓蚀作用,同时利用SEM、AFM及EDX对PA聚合不同时期铁表面腐蚀形貌进行观测与成分分析.结果表明,Fe/H_2SO_4与 Fe/H_2SO_4+ H_2S体系中 PA可逐渐聚合成膜,从而有效抑制基体的腐蚀,使电极表面较为平整,微米尺度下呈现规则的块状结构;但Fe/H_2SO_4体系中宏观上PA并未形成连续的保护膜,导致电极表面局部发生腐蚀;而Fe/H_2SO_4+H_2S体系中,H_2S、HS-在电极表面的吸附减缓了PA聚合成膜,但长时间腐蚀后,由于硫化物的生成覆盖在PA聚合膜上,使其具有长期缓蚀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