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7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411篇
化学   681篇
晶体学   16篇
力学   54篇
综合类   79篇
数学   939篇
物理学   28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NEWS     
《分析化学》2013,(1):159
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是一种低分子量蛋白,其分子量为21000,广泛分布于人体血清、脑脊液、尿液中。在正常血浆中,90%的RBP与甲状腺结合蛋白结合,不能被肾小球滤出;10%的游离RBP经肾小球滤除后被肾小管重吸收。  相似文献   
92.
采用修饰与未修饰单壁碳纳米管固定C-C键水解酶BphD,并对固定化酶的相对活性、稳定性、重复使用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未修饰单壁碳纳米管固定的BphD相对活性为游离态的52.5%,其热稳定性和在变性剂中的稳定性均有所提高,且重复使用10次仍可保持初始活力的90%.修饰单壁碳纳米管固定的BphD相对活性可达99.7%,但其稳定性没有明显提高.同源模建及分子对接分析结果显示,未修饰的单壁碳纳米管对BphD亚基之间的联系可能存在干扰作用,从而对其活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3.
卟啉类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可以为制备新型金属卟啉与蛋白质的结合体及卟啉类化合物的功能开发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是当前仿生化学、生物有机、医药化学等领域中的热门研究课题。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具有不同结构特点的卟啉类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并展望了该研究方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
合成并表征了2个不对称大环双核铜配合物[Cu2(L1)Cl2]·CH3CN(1)和[Cu2(L2)Br2]·CH3CN·H2O(2)。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通过紫外-可见光谱,粘度实验,圆二色谱和凝胶电泳实验进行了研究。紫外-可见光谱的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6.2×105和7.2×105,圆二色谱的实验表明配合物能与DNA较好的结合,粘度实验表明配合物与DNA的结合为非典型的插入模式,凝胶电泳实验显示配合物通过氧化机理对DNA有较强的切割活性。  相似文献   
95.
CYP2C9酶与Warfarin结合模型的立体选择性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CYP2C9酶与S-Warfarin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模拟、通道分析及结合自由能计算,发现原晶体结构中的结合模式为"亚稳态",提出了CYP2C9与S-Warfarin结合的可催化模式;比较了CYP2C9与S-和R-Warfarin结合的异同,确定了在结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锚定氨基酸残基,尤其是位于活性位点区域的苯丙氨酸簇.在结合过程中这些残基通过芳香环的移动对稳定底物的结合模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阐明了该酶呈现相关底物选择性的原因.对于CYP2C9与底物对接模式及立体选择性的研究有助于在分子层面上理解特异性底物与酶的结合特点,为潜在的药物设计提供了合理可信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
为了研究点突变(Met108→Leu108)对树胶醛糖结合蛋白(ABP)与配体结合能力的影响,对ABP、ABP结合树胶醛糖复合物及ABP结合半乳糖复合物以及它们各自的突变体分别进行60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模拟结果表明,108号残基突变前后,电子等排体的两个氨基酸残基,使蛋白与配体间的范德华相互作用发生明显变化,同时导致蛋白的内部运动也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蛋白与配体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突变前后的蛋白构象变化都趋向于两个结构域张开,而与配体的结合可减缓张开程度.  相似文献   
97.
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腺苷酸(激动剂)与A2AAR腺苷受体蛋白的相互作用和配体结合诱导的蛋白动力学变化.识别了与腺苷酸结合力强于0.5kcal/mol的关键基团:A63^2.61,I66^2.64,V84^3.32,L85^3.33,T88^3.36,F168^5.29,M177^5.38,L249^6.51,H250^6.52和N253^6.55,观察到腺苷酸没有与L167^5.28相互作用,这一结果支持了L167^5.28是抑制剂特异性结合位点,不与激动剂结合.未结合配体(激动剂或抑制剂)的单体A2AAR和腺苷酸结合后的A2AAR在构象上有三个不同功能性开关.腺苷酸结合可以诱导A2AAR腺苷受体蛋白的构象调整,使得三个功能性开关器件的构象与单体A2AAR不同.  相似文献   
98.
利用三维(3D)细胞反应器模拟体内微环境,建立了一种与肿瘤细胞作用的活性分子的筛选和分析方法.利用药物与三维细胞反应器中活肿瘤细胞和固化肿瘤细胞分别作用后的HPLC生物指纹谱峰面积之间有无显著性差异,建立了与细胞结合的活性成分的筛选识别模型.已知抗肿瘤药物紫杉醇和白藜声醇的谱峰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而非抗肿瘤药物酮洛芬和青霉素G的谱峰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证明利用该模型筛选识别与细胞结合的活性成分是可行的.此外,应用该模型从中草药桃儿七提取物中筛选出了7种可作用于Lovo细胞的活性成分.此研究提供了一种模拟体内微环境下与肿瘤细胞作用的活性成分的筛选和分析方法,在药物发现环节,特别是中草药活性成分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医院7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子宫肌瘤临床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王博 《数学通讯》2015,(Z1):89-92,100
1.本单元知识点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它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包括:三角函数的概念,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本单元的学习难点包括:三角恒等变换.2.典型例题选讲例1已知tanα=13,求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