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3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1758篇
化学   3725篇
晶体学   49篇
力学   48篇
综合类   84篇
数学   139篇
物理学   52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338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87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222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报道了一种以苯海拉明与碘汞酸盐缔合物为电活性物的新型聚氯乙烯膜汞离子选择电极 ,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为 1.0× 10 - 2 1.6× 10 - 5mol·L- 1,级差为 2 9mV·pC- 1,检出限为 1.0×10 - 5mol·L- 1。该电极响应迅速 ,重现性好 ,用此电极以标准曲线法对污水中的Hg(Ⅱ )进行了测定 ,方法简便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2.
合成了N-亚水杨基β-丙氨酸铜(1)和N-亚水杨基牛磺酸铜(2)两种新配合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热重差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进行了指标化.两种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Cu(sal-β-ala)*H2O(1),Cu(sal-tau)*2H2O(2),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指标化结果表明,两种配合物均属于正交晶系,晶胞参数分别是1a=1.4981nm,b=1.8246nm,c=2.1985nm;2a=0.9454,b=1.7092nm,c=2.2254.  相似文献   
993.
本文用TritonX-100-氯化铵为干扰抑制剂研究了测定钢铁中铬的工作条件。该法可消除大量铁和其他共存元素的干扰。提高了灵敏度。浓度直线范围为0~40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5%~3.6%。本方法快速、简便、测定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994.
茶叶、银杏叶中铅(Ⅱ)、镉(Ⅱ)、铜(Ⅱ)的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方  侯旭  张新申 《分析化学》2003,31(3):380-380
1 引  言四 (4 磺酸苯基 )卟啉 (TPPS4)在最佳条件下可与Pb 、Cd 、Cu 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但由于卟啉可与多种金属离子反应 ,因此 ,要将此络合物体系用于成分复杂的天然植物分析 ,则必须解决干扰问题。本文利用简便、易操作、不需使用大量有毒有机试剂及具有选择性吸附的巯基棉富集分离方法 ,实现了样品中干扰离子的分离以及痕量Pb 、Cd 、Cu 的富集和相互分离。此体系应用于茶叶、银杏叶中Pb 、Cd 、Cu 的测定 ,获得良好结果。2 实验部分2 .1 仪器和试剂 UV 2 4 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公司 …  相似文献   
995.
L-半胱胺尾式卟啉铜(Ⅱ)修饰金电极检测苯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制备的L-半胱胺卟啉铜(Ⅱ) (CuL) 配合物自组装在Au电极表面,获得电化学苯酚传感器(CuL/Au).在pH 7.0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于-0.4 V~0.5 V (vs. SCE)电位范围内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 = 0.09 V和Epc = - 0.06 V.实验结果表明CuL能够催化氧化苯酚,通过产物在电位0.1 V下的电化学响应对苯酚进行测定.该电极对苯酚表现出快速的响应(响应时间<10 s).传感器对苯酚的测定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5.0×10-7 mol·L-1~2.5×10-4 mol·L-1),检出限为2.0×10-7 mol·L-1.该电极用于地表水中苯酚含量检测,并与标准方法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作了对照,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96.
电化学性质;对聚苯树脂炭化产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碳电极材料的研究Ⅱ.炭化产物制备的电极材料组装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997.
以二氯-1,3-双(二苯基磷)丙烷基镍(Ⅱ)为催化剂,通过3,6-二氯哒嗪格氏试剂与3,6-二溴-N-戊烷基咔唑共聚得到了一种新型共轭聚合物,并使用IR和1H-NMR等测试手段对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该合成方法所得的共聚物收率为75%,共聚物在N,N-二甲基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等极性溶剂和CF3COOH、CH3SO3H、HCOOH等常用有机酸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用红外(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PL)、X射线衍射、循环伏安(CV)等对聚合物的吸收光谱特性、结晶性和电化学活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聚合物具有较高的发光强度,是一种还原型聚合物,结晶性比较差。  相似文献   
998.
A novel cadmium(Ⅱ) complex with 8-quinolinyloxyacetate has been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The complex is a centrosymmetric [Cd2L2Cl4(MeOH)2] dinuclear structure and the Cd(Ⅱ) centre is in a distorted octahedron geometry. The crystal is in tri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P1, with a=0.752 2(4) nm, b=1.043 1(5) nm, c=1.097 3(6) nm, α=66.11(2)°, β=72.48(2)°, γ=70.28(2)° and Z=1. The most striking feature of this complex is the formation of a 3D network bridged through the intermolecular N-H…O, O-H…O, C-H…O and C-H…Cl hydrogen bonds and stabilized via intermolecular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CCDC: 224677.  相似文献   
999.
制备了二苯卡巴腙键合硅胶,研究了此键合硅胶的性质及对常见重金属离子的分离富集行为,发现对水中痕量Hg(Ⅱ)有好的选择性富集效果,通过实验对富集条件进行了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对Hg(Ⅱ)的最大富集率可达100%,最大吸附量为1.84×10-3mmol g。该键合硅胶对于水中痕量Hg(Ⅱ)的富集分离与测定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富集作用,富集倍率为540。可在Cd(Ⅱ)、Ni(Ⅱ)、Co(Ⅱ)、Mn(Ⅱ)等多种金属离子存在下对Hg(Ⅱ)进行选择性富集。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了铁(Ⅱ)-L(L=C2O42-、EDTA、CN-、C5H5-、1,10-phenanthroline和2,2′-dipyridine)对苯酚羟化反应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催化剂的苯酚羟化活性与它们的氧化还原电位有关,电位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苯酚羟化反应的进行.本文同时提出了苯酚羟化的反应机理,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