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化学   101篇
物理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某原油及其对应的减压渣油、加氢原料和加氢产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柱色谱分离法和溶剂抽提法,对油样中铁和钙化合物在组分中的含量、分布以及存在形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柱色谱分离过程中,油样中的含铁或钙的化合物在色谱柱上产生吸附,损失了58%的铁化合物和76%的钙化合物;溶剂抽提法能够有效减少组分中金属元素的损失.原油中...  相似文献   
42.
渣油热反应体系中第二液相的存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渣油体系热反应特性的综合时间序列分析法,据之揭示了渣油热反应体系中与生焦过程有关的相分离现象,发现了三类形貌特征,相分离点和体相效应不完全相同的新相太,并初步证实它们与焦的形成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43.
渣油热反应体系中出现的三类新相仿的凝聚态,溶解度类属以及相态性性的研究指出,它们都基本上是溶解度类属为正庚烷不溶-甲苯可溶的凝矣态沥青质,其非晶相结构特征或球形形态表明它们处于液相。  相似文献   
44.
在塔河常渣悬浮床加氢转化体系中,外加固体酸、固体碱和自由基引发剂的方法用于促进渣油轻质化。结果发现,固体酸USY、HY和固体碱CaO、MgO不同程度地改变了渣油加氢裂化反应的生焦率和裂化转化率,其中对于生焦率的促进效果明显。自由基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特二丁基显著改变了塔河常渣裂化产物分布,有效地促进了渣油热裂化反应。渣油加氢裂化产物中气体收率和生焦率略有增加,裂化产物收率明显上升,尾油收率明显下降。随着自由基引发剂质量分数的增加,上述变化趋势更加明显。低温下自由基引发剂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在较高温度下的的改善效果。就以上两种引发剂相比,过氧化特二丁基的作用明显优于偶氮异丁腈。  相似文献   
45.
辽河渣油热转化和加氢裂化过程中生焦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考察了辽河渣油热转化和浆液床催化加氢反应过程中生焦行为。研究生焦趋势与渣油物理化学组成的关系,初期生焦机制及其对后生焦的影响,并用高倍显微镜、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所生焦进行表征,结果发现,随加工苛刻度的增加,反应体系中生成的焦油细分散向簇状分散过渡、实姓焦对后期生焦有一定促进作用,在低压热转化过程中更为显著,生焦趋势不仅与反应条件有关而且与渣油物理化学性质相关,还与反应物系对生焦先躯物的胶溶能  相似文献   
46.
质量分率电导率法研究几种不同渣油的胶体稳定性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测定了中东常压渣油、中东减压渣油、大庆减压渣油和中东减压渣油正庚烷可溶质在用正庚烷稀释过程中的电导率,并计算得到了不同正庚烷稀释比例时的质量分率电导率,将质量分率电导率出现最大值时的(正庚烷/渣油)比值定义为渣油胶体稳定参数。用该方法研究不同渣油的胶体稳定性,对以上几种油品的研究结果与各油品的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组分(SARA)组成所能反映的体系的稳定性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47.
在石油重质油的烃组成分析中,液固色谱,质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已被广泛采用。但是,这些方法均存在着一些缺点,如分析时间长、定量困难等。棒状薄层色谱/氢火焰检测(TLC/FID)法则较好地克服了上述缺点。本文扼要叙述了TLC/FID法的分析原理、试验技术和在石油重质油烃组成分析中的应用实例,并对该技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48.
吐哈减压渣油及其超临界萃取窄馏分催化裂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前加工越来越重的原油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趋势 ,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石油资源 ,满足对轻质油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渣油轻质化问题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FCC技术自 194 2年应用以来一直是石油深度加工的主要过程 ,近年来在催化裂化原料中掺炼或全炼渣油已被广泛采用 ,新的工艺技术也不断发展创新 ,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渣油的组成结构非常复杂 ,本文对吐哈 >5 0 0℃渣油 ,利用超临界萃取技术 (SFEF)将其分为多个窄馏分 ,并对其性质、结构和组成以及催化裂化性能作了系统研究 ,从而为吐哈渣油的催化裂化加工利用提供基础数据[1…  相似文献   
49.
利用超临界水-合成气为替代加氢氢源对孤岛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设想利用超临界水中发生的水-气转化反应(CO+H2O→H2+CO2)为渣油加氢反应提供氢源,报道了孤岛渣油超临界水-合成气中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催化剂影响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催化剂在该反应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入催化剂可以明显改善加氢裂化产物的分布和裂化反应产物的性质,降低裂化气体和抑制缩合生焦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50.
大港常压渣油各组分平均偶极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大港常压渣油利用液相色谱法分成六个组分,测定了各组分的平均偶极矩。结果表明,渣油分子具有极性,饱和分和轻芳烃组分、重芳烃、轻胶质、中胶质、重胶质、沥青质的偶极矩依次增大,分别为1.19、2.88、3.79、4.92、6.36、11.70 Debye。元素分析表明,从饱和分和轻芳烃组分到沥青质组分,H/C原子比逐渐下降,表明H/C原子比减小与平均偶极矩增大有关;从饱和分和轻芳烃组分到沥青质组分,S/C、N/C原子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渣油组分的杂原子含量与其极性有一定的关系,但两者并不完全一致,渣油组分分子的平均偶极矩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