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6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245篇
化学   645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6篇
综合类   44篇
数学   52篇
物理学   24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5 毫秒
61.
以有机小分子4,9-二(5-9H-芴-2-基-噻吩-2-基)-6',7-联苯[1,2,5]噻二唑并[3,4-g]喹喔啉(TQF)为前驱体, 通过化学方法将其修饰为可引发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反应的小分子链转移剂TQF-苯基硫代链 转移剂(CTA). 以TQF-CTA为链转移剂,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 引发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和 甲基丙烯酸寡聚乙二醇酯(OEGMA)发生RAFT聚合反应, 合成了具有良好水溶性和较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的小分子基共聚物[TQF-P(NIPAAm-co-OEGMA), TPNO]. 将其直接溶于水中可制备成温敏的球形纳米粒子 TPNO NPs. 研究结果表明, TPNO NPs在温度大于LCST(35 ℃)时表现出一个明显的粒径变化和显著的荧光 增强行为(2.2倍), 并成功实现了对活体小鼠血管与肿瘤的明亮近红外二区(NIR-Ⅱ)荧光成像(FI). 同时, TPNO NPs有着良好的光热转换效率(PCE=29.8%), 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证明了其对细胞具有较好的光热治疗(PTT)效果.  相似文献   
62.
郭琳洁  彭红珍  李江  王丽华  诸颖 《应用化学》2022,39(10):1475-1487
细胞表面受体与配体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在细胞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与均相溶液不同,受体分子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非连续的、动态的,因此细胞表面的受体配体相互作用通常呈现复杂的非线性结合模式。框架核酸作为一类具有确定几何形状的DNA纳米支架,可用于多价配体的偶联,为深入揭示受体配体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可靠的工具。利用框架核酸纳米分辨率的可寻址特性,可实现对配体数目、间距及空间构象等参数的精确调控,进而研究细胞表面受体配体的结合特性及影响因素,优化结合条件最终实现高效的分子识别及靶向治疗。本文综述了基于框架核酸的细胞表面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研究进展,通过探讨细胞表面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及生物学应用,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趋势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63.
64.
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颗粒-金属有机骨架复合材料是一类新型的功能复合材料. 它不仅结合了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颗粒和金属有机骨架这两种材料的特性, 体现了两者复合后的协同效应, 还具有设计灵活和功能易拓展等优势. 本文聚焦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颗粒-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最新发展, 总结了该类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介绍了其在生物和催化等领域的应用, 并对其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5.
66.
基于透明质酸构筑的药物递送载体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坤  白阳  杨靖  步怀天 《化学通报》2021,84(3):225-231
传统纳米药物控释载体主要通过细胞胞吞作用实现药物递送,其主要过程为被动靶向机制,因此会影响纳米载体在肿瘤组织的富集和治疗效果。近年来生物大分子透明质酸因其优异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肿瘤靶向性备受科研工作者青睐,已被广泛用于药物控释载体的构筑中,并成为靶向肿瘤治疗纳米载体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根据透明质酸基纳米载体治疗机制的不同,从透明质酸基纳米载体在化疗、光热治疗、光动力治疗以及联合治疗的应用方面对其性能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透明质酸基纳米治疗载体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7.
68.
《高分子学报》2021,52(10):1343-1352
为获得同时具有优异的溶解性,高亮度的近红外二区(NIR-Ⅱ,1000~1700 nm)荧光和强的NIR-Ⅱ光热转换能力的共轭聚合物,采用三元共聚策略构建了基于强电子受体和供体的NIR-Ⅱ发射共轭骨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调控电子给体BDT与2TC之间的比例,得到了一系列具有NIR-Ⅱ吸收和优异溶解性的共轭聚合物(BDT-2TC12,BDT-2TC11,BDT-2TC21).这些聚合物在700~1200 nm具有较强的NIR吸收,并在808 nm激光激发下表现出在1000~1400 nm区域内的优异NIR-Ⅱ荧光性能.利用纳米沉积的方法,将目标聚合物BDT-2TC12用两亲性的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酰胺-甲氧基聚乙二醇(DSPE-mPEG)进行包覆,制备得到水溶性良好的纳米粒子(BDT-2TC12NPs).该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808和1064 nm处均有较强的吸收.在1064 nm激光照射下,纳米粒子表现出优异的NIR-Ⅱ光热转换效果,可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光热治疗(PTT).在808 nm的激光激发下,纳米粒子还可以实现对小鼠血管和其他生物组织的高清晰度的NIR-Ⅱ荧光成像(FI).  相似文献   
69.
《分析试验室》2014,(9):1050
为了积极促进我国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与发展,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蛋白质组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和德国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承办的"组学与个性化治疗"专题研讨会定于2014年9月24-26日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期间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一、会议安排本次研讨会主要以大会报告形式进行交流,将邀请国内外蛋白质组学及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教授作  相似文献   
70.
以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通过四臂聚乙二醇(4-armed PEG)引发右旋丙交酯(DLA)或左旋丙交酯(LLA)开环聚合合成四臂PEG-PLA对映体共聚物.通过纳米沉淀的方法制备了四臂PEG-b-PDLA胶束(PDM)、四臂PEG-b-PLLA胶束(PLM)和四臂PEG-b-PDLA/四臂PEG-b-PLLA立体复合胶束(SCM),并对其形貌、粒径、稳定性和立体复合机理等进行系统表征.以阿霉素(DOX)为模型抗肿瘤药物载入胶束中,与PDM和PLM相比,SCM具有更优异的药物负载能力.与DOX相比,载药四臂PEG-PLA胶束,尤其是负载DOX的SCM,表现出更优异的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效果,作用更持久,并且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小,从而揭示了其作为潜在抗肿瘤药物载体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