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08篇
化学   312篇
晶体学   21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5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合成了无水乳酸配合物(NH4)2[Sr(C3H5O3)4]。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该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其组成、空间结构和配位方式。绘制了配合物的Hirshfeld表面和2D指纹图,揭示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该配合物具有多个配位位点和较强的配位活性。根据相关的晶体数据计算出了该配合物的晶格能及其对应阴离子的摩尔体积,计算得到该配合物的晶格能为2742.9 kJ·mol-1。用等温环境反应-溶解量热计测量了该配合物在298 K超纯水溶剂中的溶解焓。根据Pitzer电解质溶液理论,在298 K下获得了该配合物的无限稀释摩尔溶解焓△sHm和Pitzer参数,确定该配合物的△sHm为(114.01±0.04) kJ·mol-1。计算了该配合物的表观相对摩尔焓(ΦL)以及不同浓度下溶质和溶剂的相对偏摩尔焓(L1L2)。最后,根据晶格能和△sHm设计了热化学循环,并计算出了阴离子的水合焓值。热重和微商热重曲线进一步揭示了该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62.
杨炳飞  刘杰 《人工晶体学报》2012,41(6):1581-1586
以高岭石替代叶蜡石为主要原料制作密封传压介质并进行了金刚石合成扩大试验.分别以试块密度、腔体直径和热处理工艺为因素进行了条件试验.根据平均单产量、粗粒级含量、高强度颗粒含量、锤耗以及合成稳定性对实验结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φ40 mm腔体与φ42mm腔体使用效果较好,而φ44mm腔体合成稳定性相对较差.通过三段升温,最高温度320℃的低温长时热处理工艺,φ44mm腔体密封传压介质稳定性明显增加.采用以上最优条件,φ44mm腔体高岭石质密封传压介质的使用效果为:平均单产120 ct,≥130 N晶粒所占比例为40;,≥50/60晶粒比例为80;,锤耗小于1.2 kg/1×104 ct,合成稳定性较好.通过以上结果得出结论:高岭石质密封传压介质合成金刚石的效果与叶蜡石质密封传压介质相当,试验中采用的高岭石适合制作金刚石合成用密封传压介质.  相似文献   
63.
孟祥军 《化学学报》2011,69(11):1273-1279
水分子与甘氨酸作用会导致甘氨酸羧基上的质子迁移到氨基上,质子可以通过水分子链进行迁移。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6-31++g**方法研究了水分子链的逐渐增长(1~5个水分子)对质子迁移的影响,发现水分子数少于5时,质子迁移一步完成;水分子数为5时,质子迁移经由一个中间体,需两步完成;水分子链的增长使质子迁移反应的自由能越来越低,但是反应的活化能越来越高,即在热力学上有利于质子迁移反应,在动力学上不利于质子迁移反应。  相似文献   
64.
赵飞耀  刘翠  宫利东  杨忠志 《化学学报》2011,69(10):1141-1150
运用量子化学和ABEEM/MM浮动电荷分子力场, 构建描述铵离子-水体系相互作用的精密势能函数, 对 - (H2O)n (n=1~9)簇合物的结构和稳定性等性质进行了研究. 对团簇的结合能和电荷布居分析发现, 当n≤4时, 随着水分子数目的增加, 与水分子间尽可能多地形成线型氢键, 直至水分子在 周围形成完整的第一水合层|当n≥5时, 簇合物以 为中心, 通过氢键网络形成的环状和笼状结构为最稳定. 与第一水合层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强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ABEEM/MM方法的结果与量子化学方法得到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5.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优化了M~+(H_2O)_n(M=Cu,Ag,Au;n=1-4)团簇的几何结构,并对它们的稳定性和电子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计算结果表明,Cu~+(H_2O)_n和Ag~+(H_2O)_n团簇的水合骨架结构由三个氧原子与金属离子相连接而成,而Au~+(H_2O)_n团簇则由两个氧原子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线性结构而得到.通过计算的结合能和HOMO-LUMO能隙也发现:三种水合金属离子体系的稳定性大小为:Eb(Cu)=Eb(Au)Eb(Ag),但是Ag~+(H_2O)_n团簇具有较高的动力学稳定性.这些研究对于今后过渡金属离子水溶液性质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6.
研究了纳米SiO2对可水合氧化铝水化行为的影响以及纳米SiO2与可水合氧化铝混合料浆的流变性.利用XRD和SEM,研究了水化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形貌特征,并利用Zeta电位仪与流变仪,测试了纳米SiO2-可水合氧化铝料浆的表面电位与流变行为.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添加减缓了可水合氧化铝的水化速度,其原因是纳米SiO2在可水合氧化铝颗粒表面形成包覆层阻碍了其与水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了可水合氧化铝的水化速率;在碱性条件下,纳米SiO2的添加使可水合氧化铝料浆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降低了料浆的触变性,使料浆呈现剪切变稀行为.  相似文献   
67.
在室温条件下,水溶液中以聚乙烯吡咯烷酮K30(PVP)作为分散剂,水合联氨为还原剂,制备超细磁性钴粉。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能谱仪(EDS)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其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超细磁性钴粉为蠕虫状微球,粒径约为0.8μm,晶型为面心立方(FCC)和六方密堆积(HCP)结构,饱和磁化强度为25.6 emu·g~(-1),矫顽力为499.2 Oe(1 Oe=79.577 5 A·m~(-1),测试温度为298.15 K)。  相似文献   
68.
采用B3LYP/6-31++G**方法研究了二水合丙氨酸复合体的结构和性质.找到3个质子迁移反应,相应的反应物都比产物稳定.质子迁移方式有"直接式"和"水桥式"两种.由于"直接式"质子迁移的逆反应是无垒过程,所以产物不能稳定存在,即"直接式"质子迁移反应难以发生;"水桥式"质子迁移反应能够存在,正逆反应能垒分别为6.47和1.43kcal·mol-1.体系中存在着水链参与的氢键迁移,正逆反应能垒分别为2.60和1.63kcal·mol-1.  相似文献   
69.
印章石是我国特有的具有民族历史文化特色的艺术品, 江西“高洲石”是近年来新发现并在市场上流通的印章石品种。采用X射线粉晶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红外光谱分析(FTIR)、扫描电镜(SEM)及差热分析(DTA)对“高洲石”的矿物学特征和谱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粉晶衍射结果表明, “高洲石”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高岭石族矿物和叶蜡石, 其次含有少量的绢云母和伊利石等。其中高岭石和地开石多型可通过18°~40°(2θ)范围内一系列地开石特有的衍射峰鉴别。“高洲石”中高岭石族矿物同时出现高岭石和地开石的特征衍射峰, 主要为高岭石-地开石过渡矿物。“高洲石”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和Al2O3, 次要成分为Fe2O3和K2O和Na2O等, 这与高岭石族矿物的化学成分相一致。红外光谱的结果显示“高洲石”中高岭石-地开石过渡矿物在高频区一般出现3 689, 3 645和3 615 cm-1三个谱带, 其中归属于面外羟基振动的3 689 cm-1谱带和面内羟基振动的3 615 cm-1谱带强度近似相等, 部分略有变化, 其变化因含高岭石层或地开石层较多造成。扫描电镜下观察到“高洲石”中高岭石矿物的形态主要呈直径为0.5~4 μm的不规则片状或假六方板状, 与我国其他产地印石的扫描电镜特征较为相似。差热分析结果表明高岭石族矿物的脱羟吸热谷温度与其矿物种属有一定对应关系, 同时此温度还受矿物颗粒大小的影响。综合研究表明, “高洲石”的矿物类型与我国四大印石(寿山石、昌化石、青田石、巴林石)相似, 作为四大印石的替代品, “高洲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70.
腙与二水合氯化铜在80%乙腈溶液中回流反应1 h~3 h,高收率地制得相应的醛(酮)。实现了铜盐的循环使用,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