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4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1356篇
化学   2855篇
晶体学   58篇
力学   137篇
综合类   78篇
数学   219篇
物理学   45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42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44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含磷、硫、氮配原子的钴羰基簇合衍生物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渡金属原子簇化学是当今化学学科中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 ,这类簇合物大多有着新颖的几何构型和多样化的成键方式 ,并且具有独特的催化性能[1 ] 。迄今为止 ,人们合成了多种含磷、硫、氮等原子的铁、钴、钌等羰基簇合衍生物 ,但其中三种以上原子同时配位的情况并不多见 ,有金振兴等的含C、S、N配原子的三核钴簇[2 ] ;Luga和Cabeza的三钌簇[3 ,4] 以及Chihara等合成的五核钌簇[5] ,其分子中都有P、N、O三原子配位。我们利用复杂的含P、S、N等可配原子的有机配前体与二元钴羰合物反应 ,合成了一系列三核、四核…  相似文献   
92.
利用IR,EXAFS, ~(13)CO同位素交换反应及与NO作用等手段研究了Pt羰基簇合物[Pt_3(CO)_6]~(2-)_n(n=3,4)在NaY分子筛超笼内的合成机理.在氧化样品Pt~(2+)/NaY上300-373 K的还愿羰基化过程中,首先Pt~(2+)与CO反应生成PtO(CO)物种(波数σ_(CO)=2110 cm~(-1)),然后聚集成“Pt_3(CO)_6”(σ_(CO)=2112,1896和1841 cm~(-1)),最后生成深绿色的Pt羰基簇合物Pt_(12)(CO)_(24)]~(2-)/NaY(σ_(CO)=2080,1824 cm~(-1)).“Pt_3(CO)_6”的羰基在室温下能迅速地与~(13)CO发生交换,而[Pt_3(CO)_6]~(2-)_n(n=3,4)的羰基与~(13)CO的同位素交换即使在343 K也进行得很慢,室温下,NO能逐步破坏Pt羰基簇合物的层间和层内Pt-Pt键,得到中间物种“Pt_3(CO)_6”和PtO(CO),同时在气相产生CO_2和N_2O.而由上述两中间物种出发,300-353 K温度下,在CO气氛中的还原羰基化又能可逆地得到原羰基簇合物.  相似文献   
93.
合成2,6-二-0-丙基-β-CD键合硅胶固定相(PCDS);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莫氏(Molisch)试验颜色反应进行了表征;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甲苯和菲为测试溶质,评价该键合固定相的色谱性能;并考察了该固定相对一些位置异构体和手性药物的色谱分离效果;讨论了可能的分离机理。  相似文献   
94.
赵转云  马竞涛 《分子催化》1994,8(3):203-206
本文首次利用碳基钴簇合物PhPCo_3(CO)_9催化剂,在常压和-20℃-0℃,用苯乙烯和重氮乙酸乙酯进行环丙烷化反应,合成了菊酸酯,重氮乙酸乙酯可全部转化,酯的选择性可达85%。产物经减压分馏后,由IR和 ̄1HNMR分析,确证了产物为菊酸酯,表明了羰基钴簇合物对苯乙烯的环丙烷化反应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为四面体异核簇合物用于不对称催化反应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是理想的移动电源,但因金属Pt阴极催化剂的选择性较差,甲醇在阴极产生“混合电位”,导致电池效率降低。抗甲醇氧电还原催化剂可降低“混合电位”,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
5-氟尿嘧啶-1-乙酸合铜(Ⅱ)的合成及其与DNA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5-fluorouracil-1-acetic acid (5FuAA) and its Cu(Ⅱ) complex (5FuAACu) were synthesized and the date for the crystal complex was obtained. The interaction of 5-fluorouracil-1-acetic acid (5FuAA) and its Cu(Ⅱ) complex (5FuAACu) with DNA was also investigated by using spectral, viscometric, electrochemical and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methods. The results of interaction with DNA suggest that both 5FuAA and 5FuAACu can bind to DNA in a static electricity attraction mode. But the attraction of 5FuAACu is greater than that of 5FuAA.  相似文献   
97.
吴春来  樊静  魏娅方 《分析化学》2007,35(5):653-657
制备了二甲酚橙键合硅胶(SGMXO)固相萃取剂,研究了它对常见重金属离子的分离富集行为,发现对水中痕量Hg2 有较好的选择性分离富集效果。系统考察了溶液的pH、过柱流速、洗脱液浓度及流速、柱始漏量及不同金属离子对Hg2 的定量回收的影响。在pH=1.0条件下,可在Cd2 、Pb2 、Cu2 、Mn2 等多种性质相近的金属离子存在时,对Hg2 进行选择性分离富集。所合成的固相萃取剂在使用50次后仍能重复出实验现象。该法用于对实际样品中Hg2 的分离富集,回收率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98.
黄妙龄 《化学研究》2007,18(3):42-45
合成了一维分子梯状配合物{[Cu2(4,4′-bpy)3(p-Ab)2(H2O)2].(NO3)2.4H2O}n(4,4′-bpy=4,4′-联吡啶,p-Ab-=对氨基苯甲酸根离子),该配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1107(5)nm,b=1.5504(3)nm,c=1.4509(3)nm,β=104.81(3)°,V=2.4155(12)nm3,Z=2.铜离子周围有3个氧原子和3个氮原子与之配位,其中2个氧原子由对氨基苯甲酸的螯合氧原子提供,另一个氧原子由配位水提供,3个氮原子分别由三个4,4′-联吡啶提供.这六个原子在铜离子周围形成一个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配体对氨基苯甲酸只有一种配位形式——双齿螯合,第二配体4,4′-联吡啶的两个氮原子均参与配位,将配合物组装成一维分子梯结构.  相似文献   
99.
制备和表征了一种新的酞菁键合硅胶,三-β-(辛巯基)-β-(磺酰胺基)-酞菁铜键合硅胶。研究了该键合酞菁硅胶作为HPLC固定相的基本色谱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固定相可以分离四-α-(2,2,4-三甲基-3-戊氧基)酞菁(铜、镍)的4种异构体,也可以观察到四-α-(2,2,4-三甲基-3-戊氧基)无金属酞菁的4种异构体,而商业C18(VERTEX Eurospher)却只能观察到两组峰,表明这种酞菁键合硅胶固定相在分析、分离一些取代酞菁异构体方面比商业C18具有更好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00.
An efficient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one-pot three-component coupling reactions of various aldehydes, 1-cyclohexen-2-one, and primary or secondary amines in the presence of a catalytic amount of Yb(OTf)3 under mild conditions to afford the corresponding 2-arylmethyl N-substituted anilines in good yields. In addition, the catalyst was easily recovered and could be reused for at least four cycles without any loss of a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