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3篇
化学   407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3篇
物理学   16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61.
从模糊聚类分析法、油指纹配比法、主要物质分析法等方面介绍了化学特征指纹图谱技术在鉴别溢油源研究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62.
中药指纹图谱的融合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聂磊  胡震  罗国安  王义明  曹进 《分析化学》2005,33(6):898-898
中药指纹图谱作为中药材真伪鉴别及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具有整体、宏观和模糊分析等特点。高效液相色谱是指纹图谱研究的主流方法,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具有重要地位。针对栀子药材而言,包括3类主要物质:环烯醚萜苷类、有机酸类和色素类。仅采用一个特征波长下的色谱指纹图谱无法对栀子药材进行整体表达和全面评价。为此,  相似文献   
63.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组分保留时间漂移的校准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基于光谱相关色谱方法判断复杂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的组分相关性,实现同一中药样本在不同实验条件下所得的色谱指纹图谱的相同组分的色谱保留时间漂移的局部最小二乘校正,为合理评价指纹图谱的品质提供较为实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64.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中药指纹图谱特指中药样本经光谱或色谱等现代分析技术得到的中药各组分群体特征的图谱或图象。凭借实用的指纹图谱既可确认中药材或中药制剂的真伪,同时又能判断其质量的稳定与否。本文对中药指纹图谱技术研究领域内的国内外现状及主要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5.
测试了30例正常人血清和60例淮安市食管鳞癌患者血清的氢核磁共振波谱.观察到正常人血清的共振峰主要集中在化学位移δH(ppm)1.00 ~5.00,构建了正常人血清的~1H NMR指纹图谱.同时将食管鳞癌患者血清1H NMR与正常人血清~1H NMR进行比较,发现食管鳞癌患者与正常人血清样品在δ_H 1.0 ~1.2 和δ_H 3.0 ~3.8(如δH 3.25、3.23、3.36、3.41、3.43)存在一定的差异波峰,即食管鳞癌的可能特征峰.表明借助于1H NMR特征峰有助于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6.
海南沉香挥发油的气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海南沉香挥发油,并对其进行GC-MS分析,建立的海南沉香药材挥发油的GC指纹图谱具有稳定性、特征性.对10批海南沉香药材进行分析,相似度为0.913~0.997.该方法可作为海南沉香药材地道性鉴定的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67.
拉曼光谱的16种多环芳烃(PAHs)特征振动光谱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密度泛函理论中B3LYP/6-311++G(d, p)方法对美国EPA优先控制污染物中的16种多环芳烃(PAHs):萘、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稠二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 h)蒽、二苯并[g, h, i]芘以及茚苯(1, 2, 3-cd)芘进行结构优化,并计算拉曼光谱振动频率和去偏振度,在此基础上辨识多环芳烃的拉曼特征光谱。研究显示,16种PAHs的拉曼振动主要分布在3个频区:200~1 000 cm-1(指纹区)、1 000~1 700和3 000~3 200 cm-1(基团频率区),3个频区主要振动归属分别为环变形(ring def),碳碳伸缩(CCStr)、碳氢摇摆(CHw)及其耦合振动(CCStrCCw),碳氢伸缩(CHStr)。进一步分析显示,指纹区16种PAHs的去偏振度随苯环变形振动对称性增强而降低,在该频区去偏振度最小的频移处苯环呼吸振动的对称性最强,指纹区的峰强也在此处出现最大值。任意PAHs在指纹区的最强峰之间的波数差较大,在显微拉曼光谱的可分辨范围内,因而利用指纹区的去偏振度和最强峰可将16种PAHs逐一识别。烷烃、烯烃、炔烃、醇类和酚类、脂肪醚、芳基烷基醚、醛类、酮类、羧酸、酯类、胺类、腈类、酰胺类、酸酐、芳烃的振动频率和峰强分布不完全一致,利用PAHs与这几类物质拉曼频率和峰强分布的差异可以逐一排出干扰。  相似文献   
68.
随着城市无线局域网热点在公共场所大规模的部署,无线局域网安全变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其中无线钓鱼接入点(AP:Access Point)攻击是无线网络中严重的安全威胁之一.本文介绍了无线钓鱼AP攻击存在的威胁,详细分析了无线钓鱼AP攻击的基本原理和实现,阐述了无线钓鱼AP攻击主要目的和构造实现方法.基于无线钓鱼AP攻击的基本原理将无线钓鱼攻击实现方式分为被动式攻击和主动式攻击,并分别从物理层和MAC层详细分析了主动式攻击.对现有无线钓鱼AP检测技术:无线端、有线端和混合式三类嗅探检测技术,重点分析了基于802.11特征指纹的检测技术.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介绍了下一代无线钓鱼AP检测技术的特征.  相似文献   
69.
探讨了核苷类化合物指纹图谱用于不同海洋动物药真伪鉴别的可行性, 为贵重动物药的鉴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采用亲水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HILIC-ESI-TOF/MS)对不同海洋动物药中的16种核苷类化合物进行分析, 构建了基于16种核苷类化合物的特征指纹图谱, 结合相似度分析和聚类分析, 用于不同海洋动物药的鉴别. 结果表明, 基于核苷类化合物HILIC-ESI-TOF/MS分析的指纹图谱能反映不同海洋动物药各自的固有特征, 结合相似度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实现对不同海洋动物药的正确区分. 说明核苷类化合物指纹图谱有望成为动物药鉴别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0.
碳点(CDs)是一种尺寸在10 nm以下的新型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发光性能、低毒和环保等特点,在潜指纹检测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在潜指纹检测中,碳点的荧光特性可以帮助提高潜指纹的成像和识别能力。本文综述了碳点的合成方法、发光机理及其在潜指纹检测中的应用。通过合成方法优选、元素掺杂、前驱体调控、表面改性等手段可以调控碳点的荧光发射波长;再将碳点纳米粒子均匀分散在天然或常规材料上,所获得的碳点纳米复合材料可以避免因碳点纳米粒子聚集而引发的荧光淬灭现象,保留碳点的荧光性能,并且更适用于潜在指纹显现的常规操作。本文展望了在潜在指纹显影研究中碳点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期许为刑事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