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0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65篇
化学   1197篇
力学   43篇
综合类   39篇
数学   1848篇
物理学   146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96篇
  2005年   241篇
  2004年   379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电动势是中专物理教材“恒定电流”中的一个重点概念,又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难点内容.电动势描述了电源内部非静电力移动电荷做功的能力大小,在教学中学生对电源、电动势、电压之间的关系很容易混淆,对电源能持续向外供电的原因不理解,特别是对电源内部由于非静电力搬移电荷做功,使电源两极间保持恒定电势差的事实无法体会,同时,也很难利用实验做到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因此形成了教学难点.鉴  相似文献   
112.
王蓓 《物理实验》2004,24(8):42-42
  相似文献   
113.
本文通过中物院物业管理班33名学员对教学评价总因素及四个子因素(专业设置、教学方式、学习效果、学习困难)评价的调查,其结果表明:学习困难评价与其他三个子因素有明显差异,学习效果评价的平均分最低。教学评价总因素和四个子因素的评价都与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4.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最近几年才建立的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体系,它以实用性、职业性为方针,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了让学生走出校门后能直接参加生产实践,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物理实验”是高职工科专业开  相似文献   
115.
大学物理实验的双任务教学方法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搭建课程改革与学习效果之间的桥梁,在大学物理实验中引入了双任务教学方法.本文介绍了双任务教学法的概念、优点及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16.
117.
物理学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的定义虽然目前尚未统一,但学术界和公众对其基本内涵已有共识.像科学精神是人类以物为对象,在追问自然界合理性的理性探索中提升出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一样,人文精神是人类以人为对象,在追问人存在的合理性的理性探索中提升出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118.
“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这一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楞次定律和应用楞次定律在解题过程中避免常犯的错误,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19.
《讲话》的主要精神,在普及珠心算未形成公认的优化集成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之前,我们必须重点学习和研讨以下的五个问题:一、珠心算教育必须是以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为宗旨。我国珠心算教育界正在进行一次有重大意义的科学探索。凡是经过一定时间的规范性教学,受教育的儿童在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阅读效率、学业成绩和智商诸方面都有显著提  相似文献   
120.
20年前这个时候,本刊发表了题为《大家携手搞好中学物理教材改革研究》的文章,向全国物理学界、教育界宣告,为在我国促成“一个大纲、多种教材”的局面,《物理通报》决定以自己的实践,迈开探索中学物理教材改革的步伐.20年来的教改实践表明,我们当年的选择,适应了我国政治、经济、教育改革发展形势,体现了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的改革思想、热情和要求,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在我国实现“一个大纲、多种教材”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