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0篇
  免费   364篇
  国内免费   2871篇
化学   4647篇
晶体学   94篇
力学   225篇
综合类   61篇
数学   100篇
物理学   718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145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72篇
  2008年   245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03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87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53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123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Silicalite-1分子筛膜的合成及气体渗透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位水热合成的方法在管状α Al2 O3 基膜上合成了Silicalite 1分子筛膜 ;并采用XRD ,SEM等方法表征了该膜的性质 ;研究了单组分H2 ,N2 ,Ar,CH4,C2 H4,C2 H6,C3 H8,n C4H10 ,i C4H10 等气体在 2 98K及 473K时的渗透特性 .单组分H2 ,N2 ,Ar的渗透率随压差不变 ,单组分H2 /i C4H10 在 2 98K和 473K时的理想分离系数为 2 49和 36 .2 ,偏离Knudsen扩散的比值 ,表明气体是通过Silicalite 1分子筛的孔道透过 .低碳烷烃的渗透率按以下次序降低 :CH4>C2 H6>C3 H8>n C4H10 >i C4H10 .正异丁烷的理想分离系数在 2 98K时为 1 5 .温度升至 473K时 ,除N2 ,Ar外 ,所有的气体的渗透率都增加 ,正异丁烷的理想分离系数在 473K时降至 9.0 .气体分离数据表明 ,该膜没有缺陷  相似文献   
82.
本文综述了介孔材料在烯烃环氧化反应中的应用,包括材料的制备方法、催化性能以及活性中心的表征.通过硅钛原子的合理匹配可以达到四配位钛的高度分散,从而提高催化活性.硅烷化处理增加材料表面的疏水性,能够大幅度提高活性和选择性.通过多种谱学和分子模拟等手段可表征骨架钛及其配位情况.  相似文献   
83.
刘华  许珊  王晓来 《分子催化》2005,(4):301-307
以硝酸钴和硝酸铈为前驱物,SBA-15为硬模板,利用双溶剂法制备了Co3O4-CeO2介孔复合氧化物,通过X-射线衍射、N2吸脱附测试、程序升温还原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对活性组分及载体进行了表征,并且与浸渍法和共沉淀法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浸渍法和共沉淀法,采用双溶剂法制备的介孔Co3O4-CeO2复合氧化物具有均匀的介孔结构、较小的颗粒尺寸、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活性组分分散度。此外,CO氧化脱除评价显示与常规的共沉淀法和浸渍法所制备的催化剂相比该介孔复合氧化物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其高活性主要归因于较高的比表面积和活性组分的高分散度。  相似文献   
84.
不同孔径的介孔碳分子筛对VB12的吸附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摘要利用SBA-15为模板, 在不同温度下合成了孔径大小在3.7(CMK-3-100)和6-3 nm(CMK-3-150)之间的介孔碳, 以其作为吸附剂, 研究了它们在水溶液中对VB12的吸附作用. 结果表明, CMK-3-130与CMK-3-100和CMK-3-150相比, 表现出对VB12最大的吸附能力(吸附能力为412.5 mg/g), 这是因为它有比较高的有序结构和比较大的孔容.  相似文献   
85.
新型分子筛Ti-MMM-1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控制TEOS的水解,在不同时间添加与MCM-41和MFI相应的有机模板剂合成出了一种新型分子筛,Ti-MMM-1,采用XRD、FT-IR和低温N2吸附对其进行表征,并用H2O2氧化环己烷和环己醇对其催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Ti-MMM-1是一种具有MCM-41和MFI结构的两相混合的微孔/介孔材料,IR分析表明钛原子已进入分子筛骨架,并在环己烷和环己醇的氧化中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活性和较高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86.
锐钛矿型纳米TiO2介孔粉体表面织构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硫酸钛和尿素为原料,聚乙二醇-1000为空间构造剂,104℃下经尿素水解均匀沉淀法研制颗粒分散均匀、粒径可控的高热稳定性锐钛矿型纳米TiO2介孔粉体,并对其晶相、颗粒大小、比表面积、形貌和孔道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未经任何热处理的TiO2粉体即为锐钛型晶相,颗粒为均匀分散的类球型颗粒,且颗粒间形成直通型的介孔孔道,其孔径在10~30nm之间.控制焙烧温度可以达到控制颗粒大小及形貌的目的,经850℃焙烧5h的样品仍保持锐钛矿型晶相,未出现向金红石型晶相转变的迹象.  相似文献   
87.
新型层柱分子筛的骨架振动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8.
在Na_2O-1.6-C_6H_(14)N_2-SiO_2-TiO_2-H_2O体系中首次用快速动态法和静态法合成了TiZSM-48型分子筛,考察了两种合成方法的晶化动力学。利用XRD、IR、XPS、SEM、DRS、TG-DTA等测试手段对TiZSM-48型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进入了分子筛骨架,动态法合成比静态法合成快得多,且样品的晶粒较小。热分析表明,两种方法合成的样品热稳定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89.
从理论上研究了非骨架阳离子可能的分布位置.计算了分子筛晶体基本结构单元在整个空间的静电势分布,找出空间中静电势的各个极小点.在静电势最低点逐个放置钠离子,优化,重新计算模型分子筛的电势分布.研究了阳离子放置过程中静电势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0.
利用水热法首次合成了具有两种配位环境Cd原子的新型杂多蓝化合物[NH3(CH2)2NH3]5[Cd(H2O)][CdMoV12O30(HPO4)6(H2PO4)2]·5H2O.通过元素分析、ICP、TG和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组成,使用IR和EPR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N2吸附脱附测定了比表面积和孔径,为催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结果表明:该晶体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200 2(2)nm,b=1.465 1(3)nm,c=2.119 2(4)nm,V=3.5642(12)nm3,β=83.01(3)°,Z=2,F(000)=293 2,R1=0.0300,wR3=0.071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