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14篇
  免费   696篇
  国内免费   2792篇
化学   5182篇
晶体学   113篇
力学   160篇
综合类   87篇
数学   296篇
物理学   1564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322篇
  2021年   334篇
  2020年   247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89篇
  2007年   233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258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75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报道了一个新的有机膦酸铜化合物:Cu(O3PC6H4COOH)(1).该化合物具有新型层状结构,由扭曲平面结构的{CuO4}共边形成的二核单元通过{CPO3}四面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含有4-,8-,和14-元环的无机层.苯甲酸基团通过中等强度的氢键连接起来.并填充在层与层之间.磁性表征显示铜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性相互作用.化合物1的晶体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  相似文献   
992.
研究了N,N'-双(3,5-二叔丁基水杨醛)-1,2-环己二胺钴(Ⅱ)[Co~Ⅱ(salen~*)]存在下氯丁二烯(CP)的自由基聚合,考察了不同溶剂、引发剂用量及配体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聚合反应的诱导期缩短,以[ABVN]0/[Co~Ⅱ(salen~*)]0=3/1配比投料,聚合反应表现出较好的可控聚合特征.在苯、甲苯、四氢呋喃(THF)和乙酸乙酯(EA)4种溶剂中按照[CP]_0/[Co~Ⅱ(salen~*)]0/[ABVN]0=400/1/3的配比投料,在苯中的可控聚合程度最好:在低转化率(40%以下)实测聚合物分子量(Mn,GPC)与理论值(Mn,th)吻合,且分子量随转化率增加呈线性增长.研究了THF、三乙胺(NEt3)、吡啶(Py)及水等不同配体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发现在添加THF时,低转化率(40%以下)下Mn,GPC与Mn,th相符,分子量分布(PDI)相对较窄.  相似文献   
993.
刘江红  王琪  任静薇  芦艳 《化学通报》2016,79(5):407-411
油田清垢剂是使用化学方法清除油田生产过程中生成吸附于设备表面、地层的垢的药剂。本文总结了影响油田结垢的主要因素,综述了近十年油田清垢剂的主要清垢类型及各自的优缺点,对各种新型油田清垢剂的清垢类型、清垢效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展望了油田清垢剂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94.
顾世磊  王琳  赵吉寿  黎静 《化学通报》2016,79(9):817-821
本文介绍了一种含有1,4-二酮吡咯并吡咯和铂的金属有机共轭聚合物。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电化学测得该聚合物的LUMO和HOMO分别为-3.4e V和-5.3e V。通过旋涂方法制备了该材料的底栅底接触场效应器件,并在退火至160℃之后测得其最高性能为:空穴迁移率1.0×10-3cm2·V-1·s-1,开关比105,阈值电压-15V。同时,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对材料薄膜的退火过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95.
张春艳  王培龙  石雷  苏晓鸥 《分析化学》2016,(12):1859-1866
以苯乙醇胺 A ( PEA )为模板分子、对氨基苯硫酚( PATP )为功能单体和有机配体、金纳米颗粒( AuNPs)为金属中心,通过原位电聚合在金电极表面成功制备了具有金属有机框架( MOFs)结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 MIP)复合膜,构建了具有分子识别特性的复合膜电化学传感器,实现了对PEA的灵敏检测。采用电化学技术和扫描电镜对修饰电极进行表征。优化了扫描速率、pH值、洗脱时间和富集时间等检测条件。在优化条件下,此电化学传感器对PEA在1.0×10-13~1.0×10-9 mol/L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96,检出限为1.0×10-13 mol/L。在猪尿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PEA,回收率在92.7%~108.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0%。本方法对实际猪尿中PEA的检测具有很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6.
封装材料是LED器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将LED芯片保护起来,使其免受环境温度、湿度、辐射和外力等的影响。有机硅LED封装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紫外辐射稳定性,同时兼具高透明性、耐冷热循环性以及疏水性等,是较理想的大功率LED封装材料,但由于一般的有机硅封装材料折射率较低,与芯片材料折射率相差大,如何进一步提高有机硅LED封装材料的折射率、以提高光输出效率,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提高有机硅LED封装材料折射率的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三种,即分子中引入杂原子、引入硅苯基以及材料中引入无机纳米粒子的方法。本文通过检索近十年的LED封装材料的相关研究报道,分析了其发展变化趋势及分布,综述了国内外高折射率有机硅LED封装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7.
仿射框架在信号处理中有实用性.运用算子理论与时频分析,将两个二重贝塞尔序列扩充为一对对偶二重仿射框架.再由已知的一对多重贝塞尔序列添加若干个函数使它们扩充为一对对偶多重仿射框架,得到了多重Gabor框架的特征不等式.  相似文献   
998.
认真研读《中学数学》(下)2015年4月中的一篇篇大作,被其优美的文字、流水般的行文、深邃的思想深深吸引,使人如行走在山中的林荫道上,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不仅感受到作者对课堂的深刻领悟和对教学的虔诚追求,更是在阅读中收获了别样的风景:精美的板书设计.切实感受到板书的三重境界:“提纲式”板书,构建知识框架;“逻辑式”板书,凸显数学思想;“雕塑式”板书,形神兼备的艺术享受.下面,笔者把自己学习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用溶剂热法合成了基于环糊精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Na-CD-MOF),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以5-氟尿嘧啶(5-FU)为模型药物,研究了Na-CD-MOF的细胞毒性和载药及体外释药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新合成的Na-CD-MOF对5-FU的负载量最大为1.18g/g,且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体外细胞毒性实验表明,Na-CD-MOF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成为一种绿色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介孔分子筛MCM-41内、外表面进行改性,并利用氮气吸附-脱附,傅里叶红外光谱以及小角X衍射等进行表征,其结果显示KH550分子被引入MCM-41纳米孔道中,且—NH_2基团成功嫁接到MCM-41纳米颗粒表面.凝胶液相色谱实验结果证实本文中采用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低分子量环氧.随后,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不同MCM-41含量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最后,利用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测量复合材料自由体积孔洞;利用透射电镜,动态热机械分析和交流击穿对复合材料宏观性能进行研究.复合材料超薄切片TEM观察结果显示,在低MCM-41添加含量时,MCM-41颗粒可在复合材料中良好分散.同时,环氧分子在外施作用力和硅烷偶联剂功能作用下引入纳米孔道,形成"有机-无机"互穿结构复合材料体系,增强MCM-41和环氧树脂间相互作用力,在低MCM-41添加含量下提高复合材料玻璃化温度(15.1%↑)和击穿电压(2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