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4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969篇
化学   3453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44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26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78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63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SO4^2—TiO2—Hβ—Al2O3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Hβ沸石为,通过TiO2改性及硫酸铵处理制备了SO4^2--TiO2-Hβ-Al2O3催化剂,并由XRD、XPS、NH3-TPD、FTIR及化学吸附等手段考察了不同焙烧温度对该催化剂表面性质、酸性及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焙烧温度使SO4^2--TiO2-Hβ-Al2O3的酸量大幅度增加,强酸比例增大,并产生部分增强酸中心,高强度的酸性中心中,以L酸中心为主;550℃焙烧的样品能使沸石表  相似文献   
112.
胡忠民  叶风华  赵平三  漆德瑶 《化学学报》1991,49(12):1483-1486
用氯化石腊和邻硝基苯辛醚为混合溶剂制备中性载体ETH5214的镁离子选择性微电极,相对于钾离子的电位选择性系数较单独以邻硝基苯辛醚为溶剂的ETH5214镁微电极改善0.9个数量级。在纯MgCl~2和在含细胞内典型离子背景的MgCl~2溶液中,响应斜率为Nernst响应,检测下限分别为4×10^-^7mol.dm^-^3和2×10^-^5mol.dm^-^3。在pH3.5-9.5范围内,氢离子对电极的电位响应无影响。测量的重现性良好。电极的实用响应时间(t~9~5)≤3s,有效寿命长于5天。  相似文献   
113.
利用电子束引发预辐射接枝技术,在聚全氟乙丙烯(FEP)薄膜上接枝丙烯酸(AA)和对苯乙烯磺酸钠(SSS),制备一种含羧酸基团和磺酸基团的阳离子交换膜,详细研究了反应温度、单体总浓度、pH值变化、辐照气氛及添加剂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明确了实验条件与接枝率的对应关系。FTIR测试证明了接枝产物是全氟乙丙烯和丙烯酸、对苯乙烯磺酸钠的接枝共聚物。  相似文献   
114.
以Beta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Fe-Mn/Beta催化剂,并对其在富氧条件下丙烯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situ DRIFTS)等研究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Mn组分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C3H6-SCR反应活性和反应中间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Mn物种可以显著提高Fe-Mn/Beta催化剂的低温催化活性,1.5Fe1.0Mn/Beta催化剂NO还原效率350℃最高可达99.4%,在250-400℃反应温度下显示出很高的反应活性和N2选择性。原位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分子筛离子交换位上孤立的铁离子是丙烯选择性氧化的主要活性位,分散良好的MnO2物种不能提高催化剂对丙烯的活化能力,但有助于促进形成NO2吸附物种,从而提升了Fe-Mn/Beta催化剂的低温C3H6-SCR性能。经高温水热老化处理后,Fe-Mn/Beta催化剂脱硝活性明显下降,这与孤立的Fe3+离子迁移形成FexOy团聚物种有关。  相似文献   
115.
程庆彦  钟顺和 《催化学报》2003,24(7):558-562
 采用表面改性法制备了负载型Ni2(OEt)2/SiO2双核金属乙氧基配合物催化剂,利用示差量热、红外光谱和微反技术对催化剂的表面结构、热稳定性、化学吸附性质和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负载型双核金属乙氧基配合物Ni2(OEt)2/SiO2中的Ni2+与载体SiO2表面的O2-以双齿配位形式键合;二氧化碳在催化剂表面存在桥式吸附态和碳酸单乙酯基物种两种吸附态,丙烯则只有一种分子吸附态;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二氧化碳和丙烯在Ni2(OEt)2/SiO2催化剂上的反应产物主要是甲基丙烯酸.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二氧化碳和丙烯在Ni2(OEt)2/SiO2催化剂表面的反应机理,反应物分子共吸附于催化剂表面同一活性单元上,羧酸根和丙烯解离吸附态的形成是反应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16.
付晓林  吴世晖 《有机化学》1997,17(5):442-445
本文报道了三异丙氧钐(5%)催化下,以乙酸乙酯为乙酰化试剂醇的选择性乙酰化反应。此法操作简便,产率良好。  相似文献   
117.
以(+)-4,10-二氧杂三环[5.2.1.O^2,6]-癸-8-烯-3-醇为原料。经8步反应,对映选择性地合成出去氧维生素H的重要中间体:(2S,3S,4R)-2-正戊基-3,4-二叠氮基四氢噻吩。为对映选择性合成手性四氢噻吩类化合物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8.
用从头算对丙烯和甲苯2个超共轭体系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甲基上氢原子参与超共轭时,其碳氢键键长增大,氢上集居数减少,丙烯、甲苯的甲基旋转势垒为7.61及0.096 kJ/mol.超共轭基作用相当于一带有孤对电子参与共轭之杂原子,超共轭体系不同构型稳定性可用M=sum from i=1 to 3(sinθ_i[sin(θ_i-α)+sinα])来表征。  相似文献   
119.
分别采用浸渍法(IM)和溶胶-凝胶法(SG)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铂负载量的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上用C3H6作还原剂,测试了选择性还原NOx的活性,结果发现,在IM法和SG法制备的催化剂中,活性组分铂最佳负载质量分数分别为0.5%和2%.针对两种催化剂.分别考察了氧浓度、丙烯浓度及反应气流量对选择性催化还原NOx性能的影响,催化活性随丙烯浓度的增大而上升,2%Pt/Al2O3(SG)催化剂的抗SO2性能好于0.5%Pt/A12O3(IM)催化剂.H2O的存在可明显拓宽活性温度范围,并向高温区间移动,在200~400℃范围内可有效净化NOx。  相似文献   
120.
手性配体的空间结构与产物对映选择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采用4-烷氧羰基噻唑烷、E唑烷作为手性配体,诱导烷基锌对醛类的亲核加成反应,获得产物是烷基化的醛,最高达90%ee,产率98%的(S)-二级醇。系统地考察了该类手性配体三维空间结构变化与产物对映选择性的关系,当配体4-位烷氧羰基上的R、2-位R′基和环体上原子X发生变化时都会引起产物(S)-二 级醇的对映选择性发生规律性变化。对五种不同结构的底物醛在同一手性配体催化下,诱导烷基锌对醛类的亲核加成反应,底物结构变化也会引起(S)-二级醇对映选择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