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1篇
  免费   426篇
  国内免费   1167篇
化学   2156篇
晶体学   23篇
力学   64篇
综合类   26篇
数学   571篇
物理学   9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99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64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某些无水硼酸盐具有熔点高、耐潮解、损伤阈值高、光学透过波段好等优点,在材料科学领域中一直受到人们的注视。陈创天等首次得到新型紫外倍频材料—低温相偏硼酸钡。之后,又合成了具有倍频效应的晶体材料α-LiCdBO_3。  相似文献   
52.
随着“足球烃”C_(60)及其他“球碳烃”的发现,以及对它们奇妙的结构与化学行为的不断揭示,碳原子簇的产生与研究已成为当前化学界的一个热门课题.Smalley等最近又将C_(60)中的一个碳原子以硼原子取代,成为Lewis酸,使这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近二年来,我们在自制的装置上对碳原子簇的结构作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后,又以独特的方式产生了链状构型的C_nB~-,记录了它们的负离子质谱。  相似文献   
53.
本文研究了在Cd(Ⅱ)和TritonX-100存在下,meso-四(4-乙酰氧基苯)卟啉[T(4-AOP)P]与钌(Ⅲ)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9.7~10.3介质中,Ru(Ⅲ)与T(4-AOP)P形成了灵敏度很高的稳定络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7.04×105L·mol-1·cm-1。钌浓度在0~1.2μg/10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络合物的摩尔比为Ru(Ⅲ)∶T(4-AOP)P=1∶1。在掩蔽剂存在下,方法有一定的选择性,应用于合成试样中钌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4.
根据反应层的概念对在任一给定形状微电极上进行的准一级和二级均相催化反应机理(EC'')的稳态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本方法简便易行,不需要解复杂方程的数学技巧。利用推导出的这些方程,可计算准一级和二级均相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常数。  相似文献   
55.
翁维正  万惠霖 《分子催化》1993,7(5):339-346
采用XRD、Raman、XPS及催化剂性能评价等手段,考察了Bi_3(FeO_4)(MoO_4)_2和Fe_2(MoO_4)_3分别存在及两者共存时对Bi-Mo复氧化物体系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含Fe物种的存在都有助于改善Bi-Mo系复氧化物催化剂对丙烯选择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但两者在作用机理上有所不同.Fe_2(MoO_4)_3本身无催化活性,但在反应条件下可部分还原为FeMoO_4形成Fe~(3+)/Fe~(2+)氧化还原对;且其地结构上与α-Bi_2(MoO_4)_3相匹配,这些因素都有助于促进催化体系中电子和氧物种的传递及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的再生,从而提高催化性能.Bi_3(FeO_4)(MoO_4)_2在反应条件下也可形成Fe~(3+)/Fe~(2+)氧化还原对,但由于其Fe~(3-)所处的化学环境与Fe_2(MoO_4)_3很不相同,且Fe的含量也不及Fe_2(MoO_4)_3,因此它在促进催化体系中电子和氧物种的传递及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的再生等方面的性能较差,但它对提高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中心(Bi-Mo对)数目有贡献.  相似文献   
56.
若干中性配体对Mo—Fe—S簇合物自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电子吸收光谱的变化研究了一些含N和含P中性配体对MoS_4~(2-)-nFeCl_2-DMF体系形成立方烷型Mo-Fe-S簇合物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57.
碱性介质中高择优取向(220)镍电极上丙醇的电氧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0mol/LNiSO4和0.5mol/L H3BO3体系,控制电位为一1.25V,沉积60min,制得高择优取向镍电极。该镍电极经X射线衍射测定其织构度TC220为92%。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1mol/L NaOH溶液中高择翁取向镍电极上丙醇的电催化氧化机理有活性,结果表明:高择优取向镍电极对正丙醇的电催化活性高,对异丙醇的电催化活性小;推导出正丙醇的电氧化动力学方程,运用稳态极经曲线测定了  相似文献   
58.
本文对18个Ⅷ族双金属四面体簇和16个ⅥB-Ⅷ异金属四核簇进行了量子化学研究,用DV-X_o方法计论了它们的化学键、电荷转移、能级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Ⅷ族四面体簇需36个金属电子,其中12个形成6个金属簇骼轨道,24个与配体成键;ⅥB-Ⅷ异金属簇核中,因两金属能带、电负性差异,ⅥB原子易向Ⅷ原子转移电荷,环戊二烯基配体促进这一过程;异金属簇能级总价带比单金属簇收缩,而d能带比单金属簇展宽.  相似文献   
59.
黄孢展齿革菌菌丝球同时吸附铅镉离子的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间歇法,利用黄孢展齿革菌菌丝球吸附溶液中的Pb^2 和Cd^2 ,研究Pb^2 和Cd^2 共存体系中吸附初速率随初始浓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少量Cd^2 的存在促进其对Pb^2 的吸附,并提高吸附初速率,但随着Cd^2 初始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并转为抑制作用;Cd^2 的吸附初速率随着Pb^2 初始浓度增大而减小;Pb^2 和Cd^2 的吸附初速率都随自身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60.
本文用新方法合成了Cr(bza)_3,改进了其mer-、fac-异构体的分离方法;增大了Cr(acac)_3的化学拆分量(1.5g)。试制了DBT(二苯甲酰-d-酒石酸)吸附型手性固定相(CSP),并成功地用于色谱拆分标题配合物的对映体,mer-[Cr(bza)_3]的部分拆分是首次发现的,其他配合物的拆分结果均优于文献方法。根据mer-[Cr(bza)_3)拆分流出液前、后组分的CD光谱,指定了其对映体绝对构型。还讨论了DBT吸附型CSP的拆分效能和色谱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