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49篇
化学   48篇
力学   5篇
数学   57篇
物理学   107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考虑双方向满足周期性边界条件,另一方向满足其它边值条件的三维涡度方程的数值解法。在前二个方向上采用Fourier谱逼近,在另一个方向上采用差分方法,从而得到一类谱——差分混合格式,其解满足半离散能量守恒律。数值结果表明此类格式既节省工作量,又具有较高的精度。本文还应用能量法及广义稳定性分析严格估计了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圆形区域内芽虫分布模型,特别研究了芽虫与天敌接触时产生与避免outbreak状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王子华  陈勤 《光学学报》1994,14(5):54-557
本文得到了沿一线性介质与非线性介质界面传输的TM波精确的色散关系和传播常数的解析计算公式,导出了计算非线性介质中传输功率流的积分公式。本文方法计算传播常数及功率流的优点是可不必先知道电场分布。  相似文献   
4.
姚寿铨  黄勇  谢国平 《光学学报》1991,11(5):460-464
本文以线性耦合波方程为基础,采用散射矩阵的方法讨论了具有正方分布的4×4单模光纤熔锥形耦合器的耦合特性,并与实验作了比较,得到了比较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再论Broyden方法的收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 Smale 提出的点估计理论,建立了在点估计条件下的求解非线性方程组 F(x)=0的著名的 Broyden 方法的收敛性及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从而在 R~n 空间的解析映射类上,解除了由于 F′的区域性 Lipschitz 条件带来的 Broyden 方法收敛判据之间的相互制约性.它为一大类修正算法点估计理论的建立,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作者等曾报道甲氧羰基亚甲基三苯基膦与2-全氟炔腈的反应,本文报道苯甲酰基亚甲基三苯基膦、胂(1)与2-全氟炔腈(2)的反应。1与2在常温(25℃)或低温(-78℃)下于无水二氯甲烷中都能迅速发生反应。常温下M=P时生成产物3,M=As时生成3和4的混合物,而以3为主要产物,两者可通过层析分离,总产率在95%左右。低温下M=P、As都只生成产物4,产率中平。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7.
以78个带吸电子取代基的膦、胂叶立德的红外光谱的解析为根据,讨论了它们的结构及其与光谱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影响苯胺电化学计量聚合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尹斌  肖跃武 《分析化学》1995,23(12):1414-1417
本文对影响苯胺电化学计量聚合的因素进行了探讨,这些因素包括:电化学聚合方法、电极电位(E)、电流密度(I),以及苯胺单体和酸溶液的浓度等,实验结果表明,最合适的聚合方法为恒电流法,其条件为:电极电位不大于0.70V(vs.SCE)聚合电流密度(I)约为0.05mA/cm^2,苯胺单体浓度为1.1mol/L,酸(HCl)的浓度则为2.2mol/L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金属(镍、铅)与Langmuir-Blodgett膜对n-Si电极光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观察到镍与铅能增强该电极的能量转换效率与稳定性。测定和讨论了八种有机物得的LB膜对n-Si/Ni电极的修饰作用, 最佳的长链香豆素LB膜使其效率倍增。还研究了具有MIS器件结构的Si/LB/Al电极的光电化学行为, 发现它具有良好的光电效应。  相似文献   
10.
在27keV Ar+离子轰击时,用收集膜技术结合俄歇谱仪(AES),研究了三元合金Cu76Ni15Sn9系统的择优溅射行为。同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与电子探针微分析(EPMA).观察了靶点表面形貌变化并测定了形貌特征微区的合金组份原子的相对百分浓度。结果表明,Cu原子较Ni原子、Ni原子较Sn原子,在所测定范围(0─60°)内择优发射。最后讨论了靶点表面形貌特征和“元素局域富集”现象对择优溅射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