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化学   46篇
数学   6篇
物理学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 毫秒
11.
《化学研究》2021,32(2)
以2-甲氧基-4-氟苯胺(2)为原料,用硝酸铵代替硝酸钾进行硝化反应得2-氟-4-甲氧基-5-硝基苯胺(3),进而与丙烯酰氯进行酰胺化反应得N-(2-氟-4-甲氧基-5-硝基)苯基-2-丙烯酰胺(4)。4与N, N, N-三甲基乙二胺进行亲核取代反应时,加入阻聚剂对羟基苯甲醚,成功地降低了副反应Michael加成反应的发生,得到N-[2-[[2-(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氨基]-4-甲氧基-5-硝基]苯基-2-丙烯酰胺(5)。用锌粉、无水氯化钙代替Pd/C催化对5的还原反应,产物不经纯化直接与3-(2-氯嘧啶-4-基)-1-甲基吲哚进行偶联得目标产品奥希替尼,总收率43.2%(以2计),纯度为99.85%。改进后的工艺路线步骤少、反应条件温和、操作和后处理简便,为奥希替尼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以邻苯二甲酰亚胺、1,3-丙二胺、1,4-丁二胺为原料,合成了5个邻苯二甲酰亚胺-多胺缀合物.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经过^1H NMR、^13C NMR、MS、元素分析确认,并评价了它们对K562(人慢性原白血病细胞)、MB231(乳腺癌细胞)、LnCap(前列腺癌细胞)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5个目标化合物均不具备抗肿瘤活性,提示多胺衍生化不能提高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3.
在三氯氧磷催化下将2-甲基-5-(2′-氯-2′-脱氧-D-半乳糖-1-丁醇基)-3-乙酰基呋喃经脱水反应得到呋喃碳苷衍生物(2-甲基-5-[(4′-α-羟基-3′-β-氯)-2′-四氢呋喃基]-3-乙酰基呋喃),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通过2D NMR图谱确认了主产物的构型为α构型.  相似文献   
14.
郭秀春  周文辉 《化学研究》2012,23(5):103-110
分子印迹技术是制备对特定目标分子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高分子材料的技术,所制备的高分子材料被称为分子印迹聚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因具有预定性、识别性和实用性三大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分离、模拟抗体与受体、催化剂以及仿生传感器等方面和领域,显示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作者对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分类、应用现状以及一些新的研究热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以5-三苯甲基-5,6,7,7a-四氢噻吩[3,2-c]吡啶-2(4H) 酮为起始原料,依次经酯化、脱保护和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17个新型的N-(2-氧代-2-苯基乙基)-4,5,6,7-四氢噻吩并[3,2-c]吡啶酯(1a~1q);并以2-溴-1-环丙基-2-(2-氟苯基)乙酮合成了新的普拉格雷衍生物(6),其结构均经1H NMR和MS(ESI)表征。并通过“ADP对大鼠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的药效学模型初步评价了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结果表明:1f, 1p, 1q和6对血小板聚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6在低剂量(3 mg·kg-1)下的活性优于阳性对照药氯吡格雷。  相似文献   
16.
香草醛(1)和3-取代-4-氨基-5-巯基-1,2,4-均三唑(4)分别与对二氯苄(2)缩合得相应的0,0′-取代二(香草醛)(3)和S,S′-取代双(氨基均三唑)(5).3与5用聚乙二醇-600催化缩环合方便制得含三唑大环醚化合物6.  相似文献   
17.
半自动催化光度滴定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的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报道了以催化光度返滴定法来测定锰含量的新方法 .以EDTA作络合剂 ,Mn(II)为返滴定剂 ,滴定终点由锰 (II)催化高碘酸钾氧化结晶紫的褪色反应来指示 .在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 (TritonX - 10 0 )可改善反应条件 ,使测定可在室温下进行 ,用半自动化装置使操作连续、快速、简便 .用该方法测定鸡肝、人发、啤酒中的锰含量 ,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所得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卡托普利缓释片释放过程的灰色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灰色理论研究卡托普利缓释片的体外释放过程.方法: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骨架材料制备缓释片,通过体外释放试验,根据灰色数学模型,预测卡托普利缓释片的体外释放过程.结果: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E为0.532,平均相对误差为1.059%.结论:为卡托普利缓释片的临床合理化用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将灰色理论用于人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 ,建立了一种新的灰色模型 GM 1 ,1 ,t ,适合于那些单峰形态的原始数据列 .并根据抗高血压药复方卡托普利片的血药浓度给出了灰色药物动力模型 .结果表明 ,精度优于传统的一室模型 ,而且所用参数少 ,便于计算 .灰色理论可用于药物动力学中单峰序列的研究 .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降血脂药物中L-肉毒碱含量的简便方法.采用Kromasil NH2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KH2PO4溶液(6.81g/L,用NaOH调至pH=4.7)=65∶3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05nm.结果显示,在用高效液相色谱测试L-肉毒碱(0.4g/L)时,其注射体积在0.5~10L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9,回收率为99.53%,RSD为0.31%.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有良好的准确度,可作为降血脂药物中L-肉毒碱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