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7篇
  免费   1370篇
  国内免费   1696篇
化学   2296篇
晶体学   35篇
力学   390篇
综合类   794篇
数学   554篇
物理学   19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88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413篇
  2006年   427篇
  2005年   482篇
  2004年   463篇
  2003年   440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322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34篇
  1979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11.
用二氧化硅 (SiO2 )存在下的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 (PSt) 纳米SiO2 复合材料 ,研究了苯乙烯(St)乳液聚合过程中团聚纳米SiO2 的解离与再分散过程及分散的机理 .发现商品纳米SiO2 粒子以团聚体形式存在 ,团聚体大小远超出纳米级范围 .随聚合时间的延长 ,St的转化率逐渐增加 ,而PSt SiO2 复合微胶囊的粒径逐渐减小 ,反应 12 0min后 ,转化率和复合微胶囊粒子的粒径趋于稳定 .透射电镜 (TEM)也显示PSt SiO2 复合微胶囊粒子具有海岛结构 ,而SiO2 粒子的粒径在纳米范围内 ,表明在乳液聚合过程中SiO2 团聚体被逐渐解离 ,并重新分散到纳米尺度 .红外光谱研究发现 ,在乳液聚合过程中 ,除生成PSt均聚物外 ,还在纳米SiO2 表面生成了PSt接枝共聚物 ,改善了无机纳米粒子与聚合物之间的界面相容性 .聚合过程中的反应热和剪切搅拌是团聚体被解离和重新分散的主要原因 ,而生成的聚合物起到隔离作用  相似文献   
112.
酰胺是肽的基本结构单元, 而且在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中与酰胺联系的氢键对蛋白质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为蛋白质模型化合物热力学性质研究的一部分, 报道了甲酰胺在乙二醇水溶液中的稀释焓.   相似文献   
113.
用棉花秆、麦秆和玉米秆等富含纤维素类农作物秆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了高倍率的吸水树脂. 研究了不同水质(去离子水、自来水及雨水)对接枝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 采用棉花秆、麦秆、玉米秆与丙烯酸的接枝产物对去离子水的吸水倍率分别为930, 790和630 g/g, 对自来水的吸水倍率分别为670, 350和250 g/g, 用玉米秆/地瓜淀粉混合物制备的接枝产物对雨水的吸水倍率为540 g/g. 为棉花秆、 麦秆及玉米秆等富含纤维素的农作物秆的深加工与应用开辟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14.
应用等温流动微量热法测定298.15 K时甲酰胺与肌醇分子在不同浓度氯化钠水溶液中的混合过程焓变及其稀释焓, 根据McMillan-Mayer理论关联得到各级异系焓相互作用系数(hxy, hxxyhxyy). 结果表明, 甲酰胺与肌醇分子在氯化钠水溶液中的异系焓对相互作用系数hxy均为负值, 并且随着氯化钠浓度的增加, hxy的绝对值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15.
表面分子印迹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拓展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的应用领域,表面分子印迹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MIP传统制备方法存在的问题;然后依据印迹位点所处位置的不同,分类综述了表面分子印迹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建立了一套等温稀释型量热计, 该量热计可用于吸热型体系过量焓的测定,量热计灵敏度为2μV.J^-^1, 恒温精度为±8*10^-^3K。经环己烷-苯体系和环己烷-正己烷体系在298.15K时标定, 精确度在15%以内, 测定了缔合体系在乙醇 -苯体系303.15K时溶液的过量焓。  相似文献   
117.
酞菁氧钛/卟啉氧钒复合体系光导性能的协同增强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酞菁氧钛(TiOPc)/卟啉氧钒(VOTPP)复合光生材料中发现了光敏性的非线性增强现象,对复合体系的电子跃迁光谱和X射线衍射图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基态下两种材料之间没有明显相互作用,光致放电研究说明,该现象来自光激发状态下复合体系中的隙间态跃迁对光导的贡献,XPS测试结果表明酞菁氧钛与卟啉氧钒分子之间存在着定向的部分电荷转移,光致激发状态下的电荷转移是协同增强效应的起因,这种协同增强效应为利用弱的电子给体与弱的受体复合体系设计新型光导材料与器件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8.
设计和合成了一种新型苝酰亚胺电子受体—N,N ′-二嘧啶基苝四羧基二酰亚胺(DMP),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DMP的分子结构. 通过与N,N ′-二苯基-3,4,9,10-苝四羧基二酰亚胺(DPP)的循环伏安实验的对比, 证明了嘧啶基的引入降低了分子的LUMO能级. 研究了DMP与C60层-层蒸镀(layer-by-layer evaporation)薄膜的荧光变化, 确认其界面处发生了由于能级位置差异导致的电荷转移.  相似文献   
119.
吸热碳氢燃料裂解镧改性混合型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了吸热型碳氢燃料NNJ-150和镧离子交换改性的USY、ZSM-5分子重申及混合分子筛,考察了NNJ-150在USHY、HZSM-5和两者混合物以及镧改性单分子筛和混合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裂解反应。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中添加镧,对NNJ-150的单分子裂解反应有明显影响;混合分子两种分子筛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低温(500℃)下,LaUSY LaZSM-5(75:25)混合分子筛对低碳烯烃的选择性较高(41.48%),催化剂寿命较长(35min以上),能有效提高吸热型碳氢燃料NNJ-150的吸热能效。  相似文献   
120.
有机相中α-氰基-3-苯氧基苄醇乙酯的酶促醇解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立荣  罗积杏  吴坚平  唐世平 《有机化学》2003,23(11):1260-1263
研究了有机相中脂肪酶催化α-氰基-3-苯氧基苄醇乙酯的醇解化反应。制备α -氰基-3-苯氧基苄醇。考察了酶、溶剂、醇、醇用量、溶剂水含量以及底物浓度等 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ovozym435脂肪酶催化活性最高,经实验确定的最佳 条件为:脱水甲苯为溶剂,正辛醇为酰基受体,正辛醇、酯的摩尔比为1.5:1,酶 量为8 mg/mL时的最佳底物浓度为108.13 mmol/L,在上述条件下反应30 h酯的转化 率 > 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