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4篇
化学   64篇
晶体学   7篇
物理学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将碳纳米管(CNTs)载体分别经混酸与硝酸蒸气预处理并在不同温度下煅烧, 然后分别采用浸渍法及机械研磨法负载磷钨酸(HPW), 制备出HPW/CNTs催化剂, 对比考察了上述催化剂对NOx的吸附与分解效果. 在空速为10000 h-1、 吸附温度为200℃的条件下, 用0.5 g催化剂对1696 mg/m3的NOx进行吸附实验, 结果表明, 以硝酸蒸气预处理且经300℃煅烧后的CNTs为载体, 采用机械研磨负载法制备的催化剂HPW/CNTs对NOx的吸附率与吸附能力最高, 分别为54%与16.6 mg NOx/(g\5h). 对吸附NOx后的催化剂体系进行了催化分解NOx的程序升温脱附-质谱(TPD-MS)研究, 结果表明, 所吸附的NOx在快速升温过程中发生分解, 在此过程中有氧产生, 分解产物包括N2, O2及N2O. 采用电阻炉快速加热与微波辐射2种方式分别对吸附的NOx进行催化分解, 结果表明, 微波功率为700 W时, NOx分解为N2的收率为33.3%, 高于电阻炉以150℃/min快速升温的N2收率. 使用过的催化剂通水蒸气后可实现再生, 对再生后的催化剂进行循环使用研究, 结果表明, 再生后的催化剂吸附与催化分解NOx的性能未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2.
β-Ga2O3纳米线是一种新型具有强发光特性的宽带隙半导体材料,作为探测器性能稳定巨可靠,近年来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主要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以Ag纳米颗粒为催化剂,在Si(100)衬底上生长了β-Ga2O3纳米线,经EDS、SEM、TEM等技术表征,证明其大部分遵循VLS生长机理,少许遵循VS机制.其中遵循 VLS 生长机制的β-Ga2O3纳米线更细更长,其形貌均匀一致,长度约为230~260 μm,直径约为150~180 nm,巨Ag颗粒皆在纳米线顶部.  相似文献   
23.
CO在纳米CeO2负载的Pd-Cu催化剂上的低温催化氧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了平均晶粒度为15nm的CeO2粉体,并用浸渍法制备了Pd-Cu/纳米CeO2催化剂;通过XRD、SEM和HRT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纳米CeO2粉体和Pd-Cu/纳米CeO2催化剂的性能;考察了催化剂对CO的低温催化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纳米CeO2粉体负载的Pd-Cu催化剂对CO的低温催化氧化活性明显优于一般CeO2颗粒负载的Pd-Cu催化剂,其CO完全氧化的最低温度比Pd-Cu/热分解法CeO2催化剂低约70℃,比Pd-Cu/工业CeO2催化剂低约130℃.因此,纳米CeO2粉体作载体可极大地提高Pd-Cu催化剂的CO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24.
包南  张锋  马志会  魏振涛  孙剑  刘峰 《化学学报》2007,65(23):2786-2792
采用溶胶-凝胶法并结合水蒸气活化制备了Si掺杂TiO2纤维, 通过TG-DSC, XRD, FT-IR, UV-Vis-DRS, N2吸附-脱附, SEM等手段对纤维样品的结构参数及其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 并以活性艳红X-3B模拟废水体系评价了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 与纯TiO2产物相比, 适量Si掺杂制得的产物是具有丰富介孔结构的TiO2长纤维, 不仅热稳定性和晶型稳定性俱佳, 而且光催化活性得以显著提高, 经900 ℃热处理后仍能保持结晶完好的锐钛矿相; 在Si/Ti摩尔比为0.15时, 其比表面积和孔容最大, 光催化活性最佳, 该纤维作为光催化剂反应75 min, 水中X-3B的降解率可达99.6%.  相似文献   
25.
凝胶色谱法分离聚合氯化铝中Al13形态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缓慢滴碱法制备聚合氯化铝(PAC)溶液, 并采用Bio-Gel P-100型凝胶层析法将溶液中铝形态进行了分离. 采用常规的化学方法(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Al27Al-NMR法对分离过程中收集的各级分进行了测定. 在分离过程中通过改变洗脱速度, 洗脱液离子强度和pH值等实验条件来研究影响分离的各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 在层析分离过程中除被分离物的分子尺寸之外, 分子电荷对分离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降低洗脱流速、提高洗脱液离子强度, 以及调节合适的pH值都能提高分离效率. 通过对实验条件的优化, 可以分离得到大量高纯Al13形态(即 AlAlb含量为100%的产品), 可占被分离PAC产品总量50%以上.  相似文献   
26.
含硝基二代光致变色液晶树枝状大分子的光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  张其震 《化学学报》2006,64(15):1593-1600
研究了树外围含36个硝基偶氮苯端基新型二代碳硅烷光致变色液晶树枝状大分子(G2)在溶液中的最大吸收波长, 摩尔消光系数, 反-顺光异构化反应速率常数, 热回复异构化反应速率常数, 光化学回复异构化反应平衡常数及速率常数. G2的光致变色反应速率常数的数量级为10-1 s-1, 而含偶氮端基侧链聚硅氧烷的光致变色反应速率常数的数量级为10-8 s-1, 因此, 液晶树枝状大分子的光响应速率比后者快107倍. G2的光化学回复异构化反应平衡常数kt/kc为1.77~1.97, 有作为光控开关材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张其震  殷晓颖  王艳 《化学学报》2005,63(10):941-946
报道了新化合物含108个丁氧基偶氮基元端基的三代(D3)碳硅烷光致变色液晶树状物在各溶液中的反-顺光异构化(光致变色)反应速率常数kp, 光化学回复异构化正/逆反应速率常数ktkc, 热回复异构化反应速率常数kH, 光化学回复异构化反应平衡常数kt/kc, 活化能E, 异构化转换率及热回复异构化反应中的反-顺异构体组分比. D3的光致变色反应速率常数为10-1 s-1, 而含偶氮基元的光致变色液晶聚硅氧烷的光致变色反应速率常数为10-8 s-1, 因此, D3的光响应速度比后者快107倍.  相似文献   
28.
非水毛细管电泳对9种手性药物的拆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初永宝  蒋文强  崔凤霞  李关宾 《色谱》2003,21(2):138-142
用非水毛细管电泳成功地分离了洛贝林、托吡卡胺、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环扁桃酯、沙丁胺醇、苯海索、芬氟拉明和异丙嗪等9种手性化合物。以甲酰胺为介质、柠檬酸-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为电解质、在254 nm波长下紫外检测。对手性选择剂的类型及浓度、背景电解质的pH值以及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做了系统的研究,最后确立了9种手性药物的最佳分离条件。实验发现,不同的手性选择剂对手性药物具有不同的分离选择性;每一种选择剂都存在一个相对水相体系较高的最佳浓度值而使分离效果最佳;在非水体系中,最佳pH值要比在水相体  相似文献   
29.
采用原位合成的方法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制备了样品NH4PW-NaY,并通过FTIR、XRD、低温氮吸附-脱附等手段确认了该样品为磷钨酸铵(NH4PW)存在于NaY沸石超笼中的"瓶中船"型催化剂。通过NH4PW与NOx反应生成磷钨酸(HPW)的方式将NH4PW-NaY转化为HPW-NaY,并通过红外及红外吡啶吸附等表征手段证实了NaY沸石超笼中只含有磷钨酸的"瓶中船"型催化剂HPW-NaY被首次制备。随后研究了该催化剂对NOx的吸附-脱附性能,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为170℃时,HPW-NaY对浓度为1 696 mg.m-3的NOx吸附容量为2.38 mgNOx.gcat-1,在通水蒸汽条件下,催化剂温度降至100℃时所吸附的NOx发生脱附,脱附后的催化剂可重复使用。最后通过程序升温脱附-质谱(TPD-MS)研究了HPW-NaY对NOx的催化分解性能,结果发现NOx在以NaY沸石为载体的HPW上的分解过程中有O2产生,且氧的产生滞后于N2O及N2,HPW-NaY催化分解NOx的转化率及N2选择性分别为61%与75%,均高于单纯HPW催化剂。  相似文献   
30.
本文用熔融退火法生长了热电材料掺镧方钴矿 (LaxFe3CoSb12 )晶体。用背散射方法测定了不同掺镧量晶体的拉曼光谱。我们认为稀土镧原子占据了方钴矿结构中的空位 ,这些填充空位的离子参与结构中的晶格振动 ,使拉曼谱线位移并加宽。随着含镧量的增加 ,镧原子振颤自由度降低 ,谱线的加宽程度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