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622篇
化学   983篇
晶体学   19篇
力学   1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3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HPLC-MS/MS)测定人体血浆中阿奇霉素的浓度. 选用Lichrospher CN 柱, 流动相为V(乙腈)∶V(水)=40∶60(水中含体积分数为0.1%的甲酸和质量分数为0.1%的醋酸铵), 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方式检测. 该方法在2.34~6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定量下限为2.34 ng/mL(S/N>10), 回收率94.13%~97.42%, 基质效应92.50%~107.87%, 日内和日间测定药物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0%. 用该方法测定了24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500 mg阿奇霉素试剂和参比制剂于192 h内的血药浓度, 并进行了生物等效性研究.  相似文献   
42.
Cu2+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作用的光谱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监测在磷酸盐缓冲体系中Cu2+对猪肝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力的影响, 认为Cu2+与猪肝CuZnSOD存在直接相互作用. 通过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这种相互作用, 内源荧光的猝灭实验表明Cu2+与CuZnSOD形成1∶1型稳定配合物; 荧光猝灭的动力学分析表明配合物形成过程由两个独立步骤完成: 第一步是双分子快速缔合过程, 形成了结合疏松的配合物, 第二步是单分子慢速过程, 即松散的配合物“异构化”成为结合紧密的配合物. FTIR和CD证实相互作用过程伴随了蛋白分子构象的变化.  相似文献   
43.
圆二色谱(CD谱)测量表明,尖吻蝮蛇抗凝血因子Ⅱ(ACF Ⅱ)与抗凝血因子Ⅰ(ACF Ⅰ)的二级结构十分相似,它们的主要骨架构象都为反平行β-折叠和α-螺旋结构。pH值对天然ACF Ⅱ的构象有一定的影响,pH值从3到10增大时,α-螺旋含量逐渐减少,反平行β-折叠含量逐渐增大。钙和其他二价金属离子对ACF Ⅱ的骨架结构没有明显影响。三价稀土离子使ACF Ⅱ的α-螺旋含量升高,同时降低其β-转角和β-折叠的含量。  相似文献   
44.
采用XAFS方法研究浸渍法制备并于低温焙烧的CuO/γ-Al2O3催化剂的局域结构.对于CuO负载量小于单层分散阈值的CuO/γ-Al2O3(0.4mmol/100m2),结果表明,CuO物种是以层状分散的孤立原子簇存在于γ-Al2O3载体表面,其第一近邻Cu-O配位环境的结构与晶态CuO的相似,键长和配位数分别为0.195nm和4.对于CuO负载量等于单层分散阈值的CuO/γ-Al2O3(0.8mmol/100m2),已有少量的CuO纳米颗粒生成.对于CuO负载量大于单层分散阈值的CuO/γ-Al2O3(1.2mmol/100m2),其结构与多晶CuO的相近.基于CuO在γ-Al2O3载体上的三种不同分散状态的结构特点,我们提出了CuO/γ-Al2O3催化剂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45.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探讨了水溶液中α-环糊精(CD 1),β-CD 2,七(2, 6-二-o-甲基)-β-CD 3和γ-CD 4D-、L-、D,L-苯丙氨酸(Phe)形成超分子包合物的稳定常数(K)。手性或外消旋苯丙氨酸与同一主体结合能力的强弱顺序为:L- >D,L- >D-Phe,各体系的KL/KD值在1.65~3.01之间,给出了较好的异构体分离。但三种形式的苯丙氨酸与这些主体的缔合常数均较小(K< 3×102mol·L-1)。就不同主体而言,K值的次序为:3 >1 >4 >2,并不完全等同于KL/KD的顺序:2 >1 >3 >4。  相似文献   
46.
窗口因子分析(WFA)是渐进过程二维数据解析的有力工具, 但信号中的噪声对解析结果有较强的干扰作用. 误差分析表明抽象因子分析(AFA)保留的噪声对解析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WFA算法, 并对模拟和实验HPLC-DAD数据进行了解析. 结果表明, 改进的算法能够很大程度地克服噪声的影响, 改善由噪声而导致的峰形畸变, 从而提高了WFA处理带噪声数据的能力.  相似文献   
47.
Cu2+与烟草多酚氧化酶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酶活性测定,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研究了外加Cu2+与烟草多酚氧化酶(简称PPO)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微量铜的加入能增加酶的活性,[Cu2+]/[PPO]为0.20左右时酶活性最大,[Cu2+]/[PPO]为0.91时,Cu2+开始表现出对PPO活性的抑制;Cu2+对PPO内源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形成络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猝灭常数Ksv为8.0375×103L·mol-1;Cu2+的加入使PPO蛋白质分子构象发生变化,α-螺旋含量增加,多肽链及Trp和Tyr残基的芳杂环进一步向分子内收缩,疏水基团之间的疏水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48.
邻-甲氧基苯酚和α-,β-环糊精包合现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乐新  王海名  杨燕 《化学学报》2007,65(16):1593-1599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考察了水溶液中邻-甲氧基苯酚(o-Mop)和α-与β-环糊精(CD)的分子间相互作用, 利用Hildebrand-Benesi方程给出了两个包合物的稳定常数(Ks). 采用半经验PM3方法研究了α-,β-CD和o-Mop及其类似物苯酚(Phe)、丁香酚(Eug)之间的包络作用, 阐述了这些主客体包合作用过程中体系能量随主客体相对位置改变而变化的细节, 据此推断出主-客体包合物可能的分子结构, 计算了包合物的稳定化能(ΔEs). 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所选主客体体系而言, 当客体和同一种主体分子作用时, 超分子包合物的ΔEs随着客体分子苯环上取代基团数目的增多而增加. 基于PM3方法优化得到的主-客体包合物在真空中的分子结构和通过实验方法在水溶液中测定的结构一致.  相似文献   
49.
用EXAFS方法研究了油脂加氢用Cu-Cr氧化物催化剂,该催化剂在加氢过程中铜由处于CuO-CuCr_2O_4中的氧化态向金属铜原子簇转化,铬由CuCr_2O_4状态向Cr_2O_3转化,验证并丰富了由EPR和XRD实验结果所提供的信息。  相似文献   
50.
研究了V(Ⅴ)、Co(Ⅱ)和Cr(Ⅲ)的TAR螯合物的柱前衍生条件和反相高压液相色谱分离条件,并提出了同时测定ppb级的此三元素的新方法.于Zorbax ODS柱上,用含0.05mol·dm~(-3)Li_2SO_4和0.01mol·dm~(-3)HOAc-NaOAc(pH 6.0)的46∶54甲醇-水(v/v)溶液作流动相(0.7mL/min),可于15min内将此三螯合物分离并检测(525nm)完毕.此方法快速、经济、灵敏选择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