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7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273篇
化学   1126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70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74篇
物理学   24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6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5篇
  1971年   3篇
  1970年   3篇
  1967年   4篇
  1959年   3篇
  192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of Sepiolite by Inverse Gas Chromatograph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verse gas chromatography (IGC) was applied to characterize the surface of sepiolite. The adsorption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the standard enthalpy (ΔH 0), entropy (ΔS 0) and free energy of adsorption (ΔG 0)), the dispersive component of the surface energy (γ S d ), and the acid/base character of sepiolite surface were estimated by using the retention time of different non-polar and polar probes at infinite dilution region. The specific free energy of adsorption (ΔG sp ), the specific enthalpy of adsorption (ΔH sp ), and the specific entropy of adsorption (ΔS sp ) of polar probes on sepiolite were determined. ΔH sp were correlated with the donor and modified acceptor numbers of the probes to quantify the acidic K A and the basic K D parameters of the sepiolite surface. The values obtained for the parameters K A and K D indicated an acidic character for sepiolite surface.  相似文献   
22.
用密度泛函(DFT)方法(BLYP/3-21G~*)研究了C_(74)的稳定几何构型。用 ZINDO及ab initio GIS两种方法对C_(74)的电子光谱进行了计算,预测C_(74)在红 外区域有光谱吸收。计算了C_(74)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γ>为1.483 * 10~(-32) esu,它比C_(60)的<γ>(8.84 * 10~(-34) esu)要大得多。预测C_(74)亦将是 一种有很好应用前景的磁性材料。  相似文献   
23.
综述了近年来三价铟化合物促进的多种有机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其中重点讨论了三价铟化合物促进下的碳-碳键和碳-杂原子键的形成反应.  相似文献   
24.
树枝状大分子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功能树枝状大分子在催化作用领域的研究成就,重点就活性中心在核附 近的树枝状大分子和表面含催化官能团的树枝状大分子的结构与催化作用进行了讨 论,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5.
This review presents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achievement of organized proteo-lipidic nanostructures based on Langmuir-Blodgett technology a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nanobioscience area. By using the self-assembled properties of amphiphilic biomolecules at the air-water interface, the Langmuir-Blodgett (LB) technique offers the possibility to prepare ultrathin layers suitable for biomolecule immobilization at the molecular level. This review will provide a general overview of the enzyme association with preformed Langmuir-Blodgett films in connection with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biosensing device developments, and then introduce the design of a new functionalised biomimetic nanostructure with oriented recognition site.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such an organized proteo-lipidic nanostructure for biocatalysis investigations of an immobilised enzyme in a biomimetic situation a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ioelectronic devices are final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快速测定复方布洛芬片中布洛芬和伪麻黄碱含量的方法。在0.025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8.1)中,上述两组分可在3min内得以完全分离,用紫外检测器在210nm处检测,并以外标法定量。11次测定含有9.5mg/L盐酸伪麻黄碱和66.7mg/L布洛芬的试样溶液,相对标准偏差为2.9%(伪麻黄碱)和1.9%(布洛芬),回收率为103.1%(伪麻黄碱)和97.6%(布洛芬)。应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复方布洛芬片剂的含量,所得结果与HPLC法一致。  相似文献   
27.
新型树状大分子核醚-四硅烷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季戊四醇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树状大分子核--醚-四硅烷,可用于树状大分子构筑.通过季戊四醇(1)与溴丙烯的醚化反应得到四烯丙基醚2,然后在Pt催化作用下,2与硅氯仿通过硅氢化反应生成醚-四(三氯硅烷) 3(可直接与多种官能团反应生成树状大分子),3经过LiAlH4还原后得到目标产物醚-四硅烷4.通过IR, 1H NMR, 13C NMR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讨论和确认.  相似文献   
28.
采用流变学法系统地考察了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Cr(III)交联体系的 反应动力学。HPAM溶液的粘性模量G”大于弹性模量G’,且其数值随时间不发生变 化,体系为粘性溶液。而HPAM/Cr(III)体系的G’和G”的数值都随时间变化,G” 在反应开始阶段大于G’,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G’超过G”占据主要地位,体 系成为弹性体系。交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上升阶段,平缓上升阶段和第二 上升阶段。利用G’~ t曲线可以推测反应机理。实验发现成胶速率随反应物HPAM 和Cr(III)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成胶时间缩短。在羧基浓度过量的情况下,交 联反应对Cr(III)浓度的反应级数是1。凝胶的有效弹性交联密度随聚合物浓度的增 加而增,且随凝胶反应的进行而增加。凝胶的交联点间的平均分子量随Cr(III)浓 度的增加和交联反应的进行而下降。  相似文献   
29.
L-α-氨基酸和D-α-氨基酸可与五氯化磷直接发生磷酰化反应,随后自组装成多肽,但β-氨基酸不能成肽,DL-α-氨基酸成肽困难;在SOCl2存在下,α-氨基酸也不能成肽,用电喷雾质谱研究了氨基酸的自组装反应,反应过程中有五元环状的氨基酸五配位磷中间体生成,使用硅烷基保护的氨基酸,在^31PNMR中可观察到五配位磷中间体。  相似文献   
30.
合成了三齿配体N,N-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甲胺(MN3)的高氯酸盐.对该化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紫外和红外表征;采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依据晶体结构数据使用G98程序对配体(MN3)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