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1篇
  免费   1170篇
  国内免费   2299篇
化学   4326篇
晶体学   238篇
力学   445篇
综合类   274篇
数学   833篇
物理学   302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199篇
  2021年   196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255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330篇
  2013年   459篇
  2012年   417篇
  2011年   475篇
  2010年   488篇
  2009年   531篇
  2008年   627篇
  2007年   529篇
  2006年   487篇
  2005年   479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264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281篇
  1999年   190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研究引入纳米氧化镱对熔融石英析晶机制及动力学过程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测试结果分析了纳米氧化镱的引入对熔融石英陶瓷析晶率的影响,采用动力学方法分析了纳米氧化镱的引入对熔融石英陶瓷析晶机制的影响,同时探讨了其等温析晶动力学过程。研究表明,熔融石英陶瓷的晶粒向二维兼有一维及三维的方式生长,引入纳米氧化镱的熔融石英陶瓷的晶粒则向二维兼有三维的方式生长;试样B和试样Y的析晶活化能E分别为874 kJ/mol和1 188 kJ/mol。在熔融石英陶瓷中引入纳米氧化镱能够大幅度减少SiO2玻璃脱玻为方石英的“活性成核点”,增加玻璃表面结构稳定性,提高析晶活化能,大大降低熔融石英的析晶率。  相似文献   
992.
Fe3O4纳米晶的粒径控制合成、表征及其吸波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和聚乙二醇作为保护剂, 成功地制备出Fe3O4纳米晶. 通过改变实验条件, 可在10~200 nm范围内有效调控Fe3O4纳米晶的粒径. 采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样品的微观结构、粒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所得尖晶石型Fe3O4纳米晶粒径均匀, 形貌均为球形. 利用振动样品磁场计测量了不同粒径样品的磁性能. 结果显示, 粒径小时, 随着粒径的增加, Fe3O4的饱和磁化强度Ms逐渐增加, 但当粒径增加到80 nm时, Ms达到最大值; 随着粒径的减小, 矫顽力也随之减小. 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不同粒径样品的电磁性能和吸波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当Fe3O4纳米晶的粒径小于100 nm时, 吸波性能良好, 其中, 粒径为20 nm的样品吸收峰的峰值在8 GHz附近达到了-32 dB.  相似文献   
993.
含吡啶(噻唑)甲基的哌嗪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刚月  阎圣刚  蒋山  钱旭红  黄青春  张蓉 《有机化学》2008,28(11):2001-2006
采用活性基团拼接原理, 分别以2-氯-5-氯甲基吡啶和2-氯-5-氯甲基噻唑为原料, 经过氮烷基化和加成反应, 得到系列含吡啶甲基或噻唑甲基的哌嗪类化合物. 初步测试结果表明: 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较弱的除草活性和杀豆蚜活性, 但对孑孓显示出较高的的杀灭活性, 其中4f在50 mg/L的浓度下对孑孓的杀死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994.
孙晶  张丽丽  柳冬梅  高卉  颜朝国 《有机化学》2008,28(9):1616-1619
以乙酰二茂铁、芳香醛、丙二腈为原料, 在乙酸铵存在下以乙醇为溶剂, 采用一锅煮的方法合成了8个2-氨基-3-氰基-4-芳基-6-二茂铁基吡啶化合物, 产率中等. 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确证产物4e的结构.  相似文献   
995.
L1 β-Lactamase催化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混合量子力学和分子力学(QM/MM)方法和密度泛函理论讨论了L1 β-Lactamase催化Nitrocefin水解的过程, 研究结果表明, 反应为多步反应: 第一步亲核进攻反应为反应的决速步骤, 并且伴随着酰胺键的断裂, 第二步反应为质子迁移反应. 同时讨论了金属锌在反应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在水热体系中利用双模板剂合成了纯相ZSM 11分子筛,并考察了合成条件的影响。同时利用多种表征手段对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97.
添加硼砂助熔剂煤灰熔融性的量子化学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硼砂按不同比例分别掺入四种高灰熔点煤灰中,对混合灰样熔融特性进行实验研究。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熔融过程中作为反应物的莫来石反应活性进行计算。莫来石属于正交晶系Pbam空间群。计算结果表明,莫来石很容易与电子接受体结合,不容易与电子给予体结合。当莫来石与电子给予体结合时,Si原子的活性高于Al。因此,向莫来石中加入助熔剂硼砂时,硼砂中的Na+作为电子接受体,非常容易进入莫来石的晶格中,促使莫来石转变为霞石,降低了灰熔融温度。在还原性气氛下,煤灰熔融特性实验证实了理论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98.
浆态床合成二甲醚复合催化剂失活原因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反应温度260℃、压力5.0MPa的条件下,对浆态床反应器中二甲醚合成复合催化剂的失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Cu基催化剂失活较快是导致浆态床二甲醚合成催化剂不稳定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Cu基催化剂在浆态床反应器和固定床反应器中的活性变化规律,发现在浆态床反应器中不能及时导出反应体系的H2O对催化剂的毒副作用导致了浆态床Cu基催化剂快速失活。对失活催化剂进行的TPR、XRD和SEM EDS表征结果可以看出,Cu粒子的长大和积炭是Cu基催化剂失活的重要原因,与已有文献报道不同的是并未发现明显的Cu元素流失。  相似文献   
999.
单氯代苯酐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怡春  刘迎春  严庆  房强 《有机化学》2008,28(3):367-371
讨论了3(4)-氯代苯酐的主要合成方法以及它们的主要衍生物联苯二酐和二苯醚二酐等的合成方法和主要用途. 综合比较了各种合成方法的利弊, 并分析了这些化合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垃圾焚烧飞灰熔融污染物排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40℃-1400℃,升温速率为10℃/min,N2气氛下,利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飞灰熔融过程中污染物排放特点。实验发现,飞灰熔融过程中有分布在800℃-1000℃和1000℃-1200℃的两个主要失重峰;进一步在小试实验装置上收集并测定了熔融失重挥发物及气体污染物,讨论熔融过程中的质量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飞灰熔融过程中在上述两个温度段的重金属和气体污染物均超标,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