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3篇
  免费   547篇
  国内免费   955篇
化学   1932篇
晶体学   86篇
力学   217篇
综合类   90篇
数学   454篇
物理学   134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27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229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39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155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43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6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4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谭建华  钟顺和 《分子催化》2006,20(3):245-248
采用表面改性法制备了负载型光催化材料CeO2-TiO2/SiO2,并用X射线衍射,比表面积测定,红外光谱,程序升温还原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技术对固体材料的结构和光响应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eO2与TiO2在材料表面存在相互修饰作用,CeO2能拓展TiO2的光响应范围,使TiO2吸光区域由紫外拓宽至可见光区,从而提高材料的光能利用率;Ti4 可以进入CeO2晶格,形成Ce-O-Ti键合,使得Ti4 平均配位数增加,同时提高了CeO2体相晶格氧的活性;TiO2有助于提高CeO2在载体表面的分散程度,减小CeO2的微晶尺寸,提高固体材料的能隙值和氧化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62.
Low-temperature heat capacities of the solid compound NaCuAsO4 · 1.5H2O(s) were measured using a precision automated adiabatic calorimeter over a temperature range of T = 78 K to T = 390 K. A dehydration process occurr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T = 368-374 K. The peak temperature of the dehydration was observed to be TD = (371.828±0.146) K by means of the heat-capacity measurement. The molar enthalpy and entropy of the dehyperimental values of heat capacities for the solid(Ⅰ) and the solid-liquid mixture(Ⅱ) were respectively fitted to two polynomial equations by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The smoothed values of the molar heat capacities and the fundamental thermodynamic functions of the sample relative to the standard reference temperature 298.15 K were tabulated at an interval of 5 K.  相似文献   
63.
牛血清白蛋白在NVP/HEMA无规共聚物水凝胶上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不同含水量的N-乙烯吡咯烷酮(NVP)/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共聚物水凝胶.研究了温度、pH值,蛋白质初浓度及离子强度等因素对牛血清白蛋白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BSA的吸附量.结果表明,蛋白质初浓度越高.温度越高,离子强度越大;蛋白质内部更多的疏水性氧基酸残基暴露于外部.吸附量增加:在等电点pH=4.7附近蛋白质沉积量最大.  相似文献   
64.
综述了仑伐替尼及其相关主要中间体的合成方法。首先对仑伐替尼逆合成分析,并着重讨论了喹啉环(原料1)以及终产物仑伐替尼的合成。原料1有四种合成方法,对这四种合成方法进行了详细对比与分析,指出第二种合成方法为最佳合成方法。总结了仑伐替尼最常用的两条合成路线并分析优缺点,第一条路线是汇聚式路线,反应时间短、能耗少、成本低、收率高,相比第二条路线更加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65.
Solid complex of terbium nitrate with a novel tetrapodal ligand, 1,1,1′,1′-tetra(2-pyridinecarboxylester)-di(trimethylpropane) was prepared. This new complex with the formula of [TbL(NO3)](NO3)2·2H2O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molar conductivity, IR spectroscopy and thermal analysis. At the same time, the luminescent property of the complex was also studied.  相似文献   
66.
α-乙酰基二硫缩烯酮α碳原子的酰化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α-乙酰基二硫缩烯酮与酰氯的酰化反应. 以干燥的二氯甲烷为溶剂, 在四氯化钛催化下, α-乙酰基环二硫缩烯酮(1)可与脂肪及芳酰氯(2)反应, 在化合物1的α-碳原子上发生酰化反应, 以较高的产率生成各种α-乙酰基-α-酰基二硫缩烯酮(3).  相似文献   
67.
生物质三组分热裂解行为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3,自引:9,他引:33  
在热天平上对比研究了生物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种主要组分的热失重规律。结果表明,作为半纤维素模型化合物的木聚糖热稳定性差,在217℃~390℃发生明显分解;纤维素热裂解起始温度最高,且主要失重发生在较窄温度区域,固体残留物仅为6.5%;木质素表现出较宽的失重温度区域,最终固体残留物高达42%。在红外辐射机理试验台上对比研究了三组分热裂解产物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三组分热裂解生物油产量随温度变化先升后降。纤维素生物油产量在峰值上最高,但纤维素生物油热稳定性差,高温时挥发分的二次分解最明显;木聚糖和木质素生物油产量较低,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三组分热裂解焦炭产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最终纤维素热裂解焦炭产量为1.5%,而木聚糖和木质素分别为22%和26%。三组分热裂解气体产物随温度升高而增长,但在气体组成分布上因三组分的结构上的差异而不同。  相似文献   
68.
合成了稀土苦味酸盐(pic)与配体2,6-二(2-苯并咪唑基)吡啶(L)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电子光谱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CeL2(pic)2](pic)?(CH3OH)3的晶体结构.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a=1.3795(3)nm,b=2.1292(5)nm,c=2.5651(6)nm,α=105.847(3)°,β=100.150(3)°,γ=107.893(3)°,Z=2,R=0.0519,wR=0.1255.晶体中一个不对称单元内有两个结晶学上独立的分子,这两个分子的构型基本相同,中心Ce3 均与两个三齿配位的配体及两个双齿配位的苦味酸根配位,配位数为10.中心Ce3 的配位多面体为变形双帽四方反棱柱,两个分子之间以π-π堆积连接,生成一个非中心对称的二聚体.整个晶体则是由这些二聚体以分子间氢键作用连接成三维网状超分子结构.室温下,在紫外光激发下Eu(III)配合物固体和溶液均表现出中心离子的特征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69.
利用药物奥沙拉秦钠,邻菲罗啉与Cd(ClO4)2·6H2O或Co(NO3)2·6H2O水热反应分别得到其配合物的晶体[Cd(OSA)(Phen)(H2O)]n(1)(OSA=3,3′-偶氮-二(6-羟基苯甲酸))和[Co(OSA)(Phen)(H2O)]n(2)。单晶结构分析表明两化合物均为一维链状聚合结构,两者的晶体的空间群皆为C2/c。两化合物中,中心金属的配位几何构型均为五配位的五角双锥。3,3′-偶氮-二(6-羟基苯甲酸)通过羧基桥连金属离子形成一维链状聚合物结构。  相似文献   
70.
CompoundsformedfromCu ,AgandAuwithdithio lateligands ,suchasthedialkyldithiocarbamate (DTC) ,mercaptothiazoline (HMT)anddialkyldithiophosphates(DDP) ,haveplayedanimportantroleintechnology .1Cu(I) Sclustersalsohavebeenimplicatedinbiologyasan ti oxidants .2Thecub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