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0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636篇
化学   1150篇
晶体学   56篇
力学   70篇
综合类   113篇
数学   253篇
物理学   90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A series of PCL/MDI/BDO segmented polyurethan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two-step method in solution.The hard segment content ranges from 10% to 48% by weight,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PCL diols is 1500. Hard segment spherulites have been observed in compression molded specimens of all of the samples except the one of the lowest hard segment content. The difficulty in sphernlite formation was explained as only in a small temperature range,the microphase separation rate may be faster than the crystallization rate and all these processes are very slow due to the hydrogen bonding between hard and soft segments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hard segments themselves. PCL soft segments of molecular weight 1500 is still crystallizable and may form different crystalline superstructures.  相似文献   
52.
对烘烤前后南瓜籽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对比。采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萃取南瓜籽中的挥发性成分,采取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南瓜籽油脂,并将其分为酸、碱、中性三个部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其中化学成分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南瓜籽挥发性成分中含有多种醛类和酯类化合物,烘烤后产生了大量的烷基吡嗪,其在碱性部分中的相对含量比烘烤前提高14倍多,不饱和醛类化合物含量也有明显提高。南瓜籽油脂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油酸、亚油酸及其酯类。还含有生物活性功能成分如植物甾醇、角鲨烯和维生素E等。烘烤后除角鲨烯含量有所降低,维生素E、植物甾醇、亚麻酸等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53.
PEMFC催化剂的研究:自制抗CO中毒Pt-Ru/C电催化剂的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胶体法制备了抗CO中毒PEMFC阳极Pt-Ru/C电催化剂(标记为THYT-2),对 比研究了THYT-2与Johnson Matthey (JM)公司同类品牌Pt-Ru/C催化剂的电化学及 其它物理化学性能。结果表明,THYT-2电催化剂在甲醇燃料电池和CO/H_2(Φ_ (CO) = 1 * 10~(-4))的氢氧燃料电池中的电催化行为与JM催化剂相当,但THYT- 2在低浓度CO氢气燃料中的电池性能更好。两种催化剂的其它物理化学性质具有类 似性:XPS分析结果表明THYT-2和JM催化剂 中都有三种不同价态的Pt存在:即金 属态Pt(0)、氧化态Pt(II)和Pt(IV)。HRTEM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催化剂的粒径处在2 ~3 mn左右,这可能是它们拥有良好电化学性能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还对催化剂 中Pt与Ru组分的分布和相互作用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改进Pt-Ru/C电催化剂的思路 。  相似文献   
54.
Cis-dioxo-metal complex ( NH3CH2CH2NH2 ) 2.5 [ Mo0.5^(V)W0.5^(VI)O2 ( OC6H4O ) 2] 1 was obtained by the reaction of tetra-butyl ammonium hexamolybdotungstate with 1, 2-dihydroxybenzene in the mixed solvent of CH3OH, CH3CN and ethylenediamine,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UV-vis and EPR analysis. Compared with its analogous complexes (NH3CH2CH2NH2)3[Mo^(V)O2(OC6H40)2] 2 and (NH3CH2CH2NH2)2[W^(VI)O2(OC6H4O)2] 3, the results show that tungsten(VI) is less active in redox than molybdenum (VI) and that the change of the valence induced by substitution of W(VI) for Mo(V) in EMO2(OC6H40)2]n- does not influence the coordination geometry of the complex anion in which the metal center exhibits distorted octahedral coordination with cis-dioxo catechol. The responses to EPR of complexes 1 and 2 are active but complex 3 is silent,and the UV-vis spectra exhibited by the three complexes are obvious differen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electronic configura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Mo(V) and W(VI) ions in the complexes.It is noteworthy that complexes 1 and 2 have the similar EPR signal to flavoenzyme, suggesting that the three complexes have the same coordination geometry feature with the co-factor of flavoenzyme.  相似文献   
55.
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 合成了末端含有两个庞大基团的哑铃状偶氮化合物. 其大的末端基团一方面可以增加顺、反两种异构体之间的能垒, 有利于两种异构体的稳定存在, 另一方面由于大的末端基团的存在, 为采用AFM或高分辨STM直接观测两种异构体分子相的相互转变降低了难度.  相似文献   
56.
盐酸多西环素为重要的人兽两用药,其生产过程中的脱氯和不对称氢化反应对产品的收率和质量有重要影响。以11α-氯代甲烯土霉素为起始原料,自制钯炭为催化剂,经脱氯、氢化和转盐3步反应合成了盐酸多西环素,总收率达58.4%,其结构经1H NMR确证。  相似文献   
57.
C60-吡咯烷衍生物的合成及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富勒烯C60与肌氨酸和有机醛化合物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 获得了九种含不同有机功能基团的C60吡咯烷衍生物19, 用1H NMR, 13C NMR, FTIR, UV-vis和FAB-MS进行了结构表征; 利用皮秒激光光源, 采用z扫描技术测定了分子的三阶非线性超极化率γ(3), 结果显示: 化合物3 (γ(3)=4.14×10-33 esu)具有最大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系数, 说明增加噻吩共轭链的长度, 使三阶非线性活性增加; 对具有相同共轭链的C60-噻吩吡咯烷衍生物(2, 5, 14), 吸电子取代基减小了三阶光学非线性活性, 给电子基增大了三阶光学非线性活性; 同时发现喹啉环2-位键联(7)比4-位(8)有更好的三阶光学非线性活性.  相似文献   
58.
毛双  蒲雪梅  李来才  舒远杰  田安民 《化学学报》2006,64(14):1429-1436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上对15种分子式为N6H6的氮氢化合物进行了理论计算, 并且应用了自然键轨道理论(Nature Bond Orbital, NBO)和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toms In Molecules, AIM)分析了这些化合物的成键特征和相对稳定性. NBO分析表明N原子孤对电子到相邻的氮氮键的超共轭作用是影响氮氮键长变化的主要因素, AIM计算的氮氮键的键临界点电荷密度与键长呈反比关系. 而且, NBO的立体和超共轭分析表明立体交换排斥能和超共轭作用对这些分子的相对稳定性起了重要作用. G3MP2计算结果表明氮氢化合物的生成热均为正, 并且环状分子的能量和生成热都高于链状分子.  相似文献   
59.
首先采用溶液法在碳布上生长Co-MOF二维纳米片,通过高温退火和刻蚀后得到MOF衍生多孔碳纳米片。以Co-MOF衍生的多孔碳纳米片/碳布(CNS/CC)作为碳基骨架,采用电化学沉积法负载高活性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GQDs),制备得到分级多孔结构的N-GQD/CNS/CC复合材料。组装成自支撑且无粘结剂的N-GQD/CNS/CC电极,当电流密度为1 A·g~(-1)时,其比电容高达423 F·g~(-1)。通过储能机制和电容贡献机制的研究表明,在碳纤维上原位生长的具有高双电层电容的CNS和表面负载具有高赝电容的N-GQDs之间相互协同作用,使得N-GQD/CNS/CC电极具有高电容性能,是一种理想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电极材料的高导电、分级多孔结构有利于电子的传输和电解质离子的扩散,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能快速充放电和具有优异的倍率特性。将电极组装成对称型超级电容器,功率密度为250 W·kg~(-1)时对应的能量密度达到7.9 Wh·kg~(-1),且经过10 0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为91.2%,说明氮掺杂石墨烯量子点/MOF衍生多孔碳纳米片复合材料是一种电化学性能稳定的具有高电容性能的全碳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60.
分别以草酸(OA)和碘(I)两种催化剂合成聚糠醇(PFA)前驱体制备气体分离碳膜. 采用TG, FTIR和XRD对其微结构进行研究, 并通过纯组分气体的渗透实验对碳膜的分离性能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 在热解过程中, 两种结构的聚糠醇都是通过脱氧、重排、环化、芳构化等热分解和热缩聚反应逐渐转化为无定形的乱层碳结构, 但热分解反应过程明显不同, 所形成碳膜微结构的差异也很大. 草酸催化剂制备的聚糠醇碳膜的微晶Lc值比碘催化剂制备碳膜的大, 而d(002)和La值则比后者的小, 表明草酸催化剂制备的聚糠醇碳膜碳微晶片层数多、排列规则、结构缺陷和孔隙均小于碘催化剂制备的聚糠醇碳膜, 而且其气体分离选择性较高、渗透通量较小, 表明聚糠醇的分子结构对所制备碳膜的微结构及气体分离性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