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9篇
  免费   679篇
  国内免费   1143篇
化学   2079篇
晶体学   131篇
力学   139篇
综合类   94篇
数学   478篇
物理学   164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5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In the previous papers"', we have reported som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Clerodendrum serratum var. amplerghlium Moldenke. A continuation of our studies onthe same plant led to the isolation of a new phenylpropanoid, serratumoside A (l), whichis reported in this paper.Serratumoside A (l) with three known 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s identified asacteoside', mwtinoside' and myricoside', respectively, were isolated from the Cserratum. Compound I was isolated as a brown amorphous powder, laly …  相似文献   
972.
以柠檬酸、乙二胺和乙酸锌为前体,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一种稳定的、高荧光量子产率的水溶性锌掺杂碳量子点(Zn-CQD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对Zn-CQDs的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表明,Cu~(2+)对Zn-CQDs的荧光产生猝灭,体系的荧光信号处于"关闭"状态,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存在,使Zn-CQDs-Cu~(2+)体系的荧光得以恢复,体系的荧光信号处于"打开"状态。由此构建了"关-开"型荧光探针用于谷胱甘肽(GSH)的选择性、高灵敏检测。探究了反应p H值和反应时间对荧光恢复体系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果蔬中常见的有机小分子和离子对Zn-CQDs-Cu~(2+)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GSH浓度在0. 05~80μmol/L内与Zn-CQDs荧光恢复率呈线性关系,检出限达63 nmol/L。将该探针用于果蔬中GSH的检测,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8. 6%~101%,相对标准偏差为1. 8%~3. 1%,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73.
氨基酸改性聚乳酸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改善聚乳酸降解速度慢、细胞亲和性差等方面的不足,氨基酸对聚乳酸的改性工作正在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氨基酸对聚乳酸改性的各种方法,以及各种氨基酸改性聚乳酸材料的性能与应用.其中,较为常见的改性方法是合成聚(乳酸-氨基酸).展望氨基酸改性聚乳酸类生物降解材料的未来,降低合成成本是广泛应用的关键.因此,虽然目前广泛应用的聚(乳酸-氨基酸)合成途径是氨基酸环状衍生物(尤其是吗啉-2,5-二酮)开环聚合法,但经济有效地以氨基酸、乳酸等为原料的直接聚合法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74.
Aqueous gels formed by the crosslinkage of Cr(III) with partially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 (HPAM), have been commonly applied in the field of petroleum production1. Polymer and surfactants are used in enhancement of oil recovery2. Some studies3 indicate that a strong interaction is existent between polyeletrolytes and oppositely charged surfactants.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ationic surfactants on the gelation process of crosslinkage of Cr(III) with HPAM. To o…  相似文献   
975.
以鹅去氧胆酸(CDCA)为印迹分子, 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 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酯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 在氯仿中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得平均粒径为200~300 nm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MIPMS). 用红外光谱研究了印迹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的作用类型, 用透射电镜对聚合物的形貌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聚合物微球在合成过程中形成了两类结合位点, 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对CDCA具有良好的特异吸附性能, 可用于胆汁酸的分离、纯化, 交联剂的种类可以影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形貌和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976.
剪切速率对Fe-Al-Mg-MMH/钠质蒙脱土悬浮体触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测定条件对Fe-Al-Mg型混合金属氢氧化物(简称MMH)/钠质蒙脱土(简 称MT)混合悬浮体及纯MT体系触变性的影响,主要考察了高速剪切分散后,剪切速 率(D_L)对粘度(η)~时间(t)变化趋势的影响。发现纯的MT体系和MMH/MT质 量比(R)为0.013的Fe-Al-Mg-MMH/MT体系在所研究的D_L下(10,170,511和1 022 s~(-1))都呈现为正触变性,D_L不影响触变性类型。R = 0.051的体系,低 D_L时(10和170 s~(-1))呈现复合触变性,高D_L时(511和1 022 s~(-1))呈现 正触变性;R = 0.091的体系在低D_L时(10和170 s~(-1))呈现负触变性,在高 D_L时(511和1 022 s~(-1))呈现复合触变性。D_L增加,各体系η逐渐降低。对 D_L影响触变性的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77.
<正> 将高分子膜用于气体分离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特定条件下,用等离子体聚合可形成高分子超薄膜,它有高度交联结构,表面平整、致密、无针孔.因此,将它用于气体分离是有希望的.本工作用八甲基环四硅氧烷(简称D_4)作单体,进行等离子体聚合,沉积在聚丙烯多孔底膜上,得到D_4等离子体聚合物复合膜.研究表明,该膜有较好的气体透过性能,其氧气透过速率Jo_2为0.5—2×10~(-5)cm~3(STP)/cm~2·sec·cmHg,氧氮分离系数。αo/N为3.3—3.8,远远高于用经典方法制得的聚有机硅氧烷膜的αo/N2.0.  相似文献   
978.
超声辅助萃取-钨丝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镉对人体和动植物而言是一种非必需的元素,当其含量超过一定浓度就会产生毒性.由于镉在生物体内的半衰期长达1年之久,一旦进入生物体就不易排出.因此,测定食物样品中的镉对保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有重要的意义[1].  相似文献   
979.
卡那霉素作为手性选择剂的毛细管电泳手性药物分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一种以天然易得的卡那霉素为手性添加剂,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快速分离市售对乙肝有良好治疗效果的药物联苯双脂衍生物的方法,拓宽了毛细管电泳中手性选择剂的范围,通过实验研究了卡那霉素、甲醇 含量PH值,磷酸盐缓冲体系和硼硝缓冲体系对手性分离的影响,以及三种有机溶剂(甲醇、乙晴、异丙醇)添加剂对手性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有3%卡那霉素,30mol/L,硼砂缓冲体系(PH=8.0)添加30%异丙醇是最佳的分离条件。  相似文献   
980.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酰胺/蒙脱土(PAM/MMT)纳米复合材料, 通过透射电镜研究了蒙脱土在聚丙烯酰胺基体中的形貌和分布. 结果表明, 蒙脱土以片层结构分布在聚合物基体中. 用超声波分散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酰胺-蒙脱土共混铸膜液制得共混膜, 用红外吸收光谱和扫描电镜研究了两者的相互作用和形貌. 考察了共混膜在异丙醇-水混合溶液中的溶胀吸附性能及共混比和蒙脱土含量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 聚乙烯醇膜中添加适量的蒙脱土纳米粒子可以大大改善膜的分离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