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5篇
  免费   847篇
  国内免费   514篇
化学   3346篇
晶体学   40篇
力学   218篇
综合类   44篇
数学   495篇
物理学   162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204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364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85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7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51.
斑图是在空间或时间上具有某种规律性的非均匀宏观结构,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事实上大多数电化学体系在适当参数范围内也可以形成各种电化学斑图。本文介绍了电化学斑图中空间耦合的三种方式,重点总结了在不同机理作用下可能出现的斑图种类,并简述了电化学斑图模拟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52.
本文使用以Cu(Ⅱ)为顺磁探针的ESR以及宽谱线~1H-NMR等磁共振方法,研究了12-钨磷酸水合物中水分子的运动状态,结果表明水合水的活动性不仅取决于温度,而且还与12-钨磷酸水合物中的含水量有关。  相似文献   
53.
滂胺天蓝-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显色反应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 pH2.0~7.0的条件下 ,滂胺天蓝(PSB)与硫酸卡那霉素(KANA)、硫酸庆大霉素(GEN)和硫酸新霉素(NEO)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反应生成蓝色离子缔合物 ,最大显色波长位于686~690nm ,线性范围分别为0~14.0、0~12.5、0~14.0mg/L ,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1.53×104、1.12×104、1.47×104L/(mol·cm) ;最大褪色波长位于620~622nm ,线性范围分别为0~14.0、0~12.0、0~14.0mg/L ,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1.41×104、1.43×104、2.42×104L/(mol·cm) ;当用双波长叠加法测定时 ,ε值分别为2.94×104、2.55×104、3.89×104L/(mol·cm) ;探讨了适宜的反应条件 ;该法用于市售药物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含量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4.
维多利亚蓝B双波长叠加吸光光度法测定微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稀盐酸介质中 ,维多利亚蓝B(VBB)的最大吸收峰位于 6 13nm ,当与NO- 2 反应后发生颜色变化 ,最大吸收峰红移 ,以试剂空白为参比 ,可观察到在 6 39nm处出现一新的最大吸收峰 ,同时在 5 6 0nm处发生褪色反应 ,最大褪色波长和最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均与溶液中NO- 2 的浓度成正比 ,其线性范围在 0~ 2 0 μg/ 2 5mlNO- 2 ,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ε56 0 =2 .96× 10 4 L·mol- 1·cm- 1,ε6 39=3.2 3× 10 4 L·mol- 1·cm- 1,用双波长叠加法ε56 0 +6 39=6 .19× 10 4 L·mol- 1·cm- 1,相关系数为 0 .9999。由于显色反应在较强的酸性介质中进行 ,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用于环境水中微量NO- 2 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5.
Reaction of arylidenemalononitriles, 1,3-indanedione, and mercaptoacetic acid or 4-methylbenzenethiol is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using microwave heating. It is an efficient and promising synthetic strategy to build the indenopyridine skeleton.  相似文献   
56.
以XRD法确定制得的标题晶体属空间群D_(3A)~3,a=13.111,c=11.130。结构由帕特逊-极小函数法结合差值法解出,经精修得一致性因子R_w=0.0344。晶胞中坐落在6m2特殊位置上的是包合1个Cl~-的聚十五钒酸根[V_(15)O_(36)Cl]~(10-),配合键价法确认这是四价钒占主导地位的一类特种混合价同多酸根。  相似文献   
57.
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人们几乎已经可以任意替换蛋白质序列中的特定残基。由于理论上对蛋白质性能的预测工作还远远跟不上实验的发展,只能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利用实验方法筛选突变体。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能够正确预测蛋白质性质的方法。静电作用在酶促反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表面带电残基对酶活性部位残基pK_α的影响,可利用替换表面残基的方法改变酶促反应随pH的变化趋势,是蛋白质工程研究中的一种有效方法。由于表面极性残基处于高介电常数的溶剂(水)与低介电常数的蛋白质的界面上,对此问题尚未有圆满的理论方法进行解决。我们利用Kirkwood理论定量地表述了表面荷电残基的替换对酶活性部位残基pK_α的影响,为研究酶突变体的性质,如突变体的电化学性质、酶催化反应随pH变化趋势的改变,酶专一性的改变等提供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8.
59.
邵丙铣  陈祥君 《分析化学》1993,21(7):861-864
本文论述了WO_3薄膜氢离子敏器件的结构、原理、制备技术和测试分析。利用WO_3薄膜在H+溶液中由绝缘转化为导电特性,成功地研制成氢离子敏器件。这是一种简易而经济的微型pH敏器件技术。  相似文献   
60.
计算了900 K、698 K、498 K和298 K温度下共4800个Voronoi多面体并对它们进行了统计分析. 计算表明: 在玻璃态转变温度区间, Voronoi多面体的统计分布有明显的变化。在以阳离子为中心的Voronoi多面体中, 在298 K时,四面体、五面体和六面体占总数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