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39篇
化学   54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18篇
综合类   6篇
数学   16篇
物理学   1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91.
与铝合金等材料相比,纤维编织材料具有质量轻、可柔性折叠等优点,可应用于柔性充气展开防护结构,进而构建多屏、大间距防护结构,提升防护效率。考虑不同性能纤维编织材料对多屏防护结构防护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材料制成的多屏防护结构对空间碎片的防护性能,防护屏材料包括玄武岩纤维编织材料、芳纶纤维编织材料及铝板。在超高速弹丸撞击载荷作用下,与多屏铝板防护结构相比,多屏纤维编织材料防护结构具有更高的防碎片撞击效果;对多屏纤维编织材料防护结构来说,前两屏采用玄武岩纤维编织材料,后两屏采用芳纶纤维编织材料时,防护效果更好,说明多屏防护结构的前置防护屏采用软化温度较高的无机纤维编织材料时,可能会更好地破碎弹丸,从而提高防护结构的碎片撞击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192.
分别合成了苯硼酸修饰的嵌段聚合物聚乙二醇-b-聚(天冬氨酸-co-天冬酰氨基苯硼酸)[PEG-b-P(Asp-co-AspPBA)]和含有二硫键及多元二醇的小分子3,3'-二硫代二[1,2(S)-丙二醇](DTBPD). 以DTBPD为小分子交联剂, 通过二醇单元与苯硼酸之间的共价酯化作用, 诱导PEG-b-P(Asp-co-AspPBA)自组装形成以苯硼酸环酯为核、 PEG为壳的交联胶束.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激光光散射对胶束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并分别测定了该胶束在葡萄糖和氧化-还原试剂二硫苏糖醇(DTT)刺激下的响应行为. 结果表明, DTBPD可与聚合物链上的苯硼酸形成苯硼酸环酯, 通过交联作用诱导聚合物形成胶束. 交联度不同时, 胶束对于外界刺激(葡萄糖和DTT的响应行为也不同: 随着DTT和葡萄糖浓度的增加, 交联度高的胶束只发生响应性溶胀, 交联度低的胶束则先溶胀, 之后溶胀程度较大的部分胶束则发生解体, 导致胶束的平均粒径减小.  相似文献   
193.
在Ag-Cu-Ti合金中加入一定量的TiC颗粒制成复合钎料,进行细粒度金刚石磨粒与45钢基体的真空钎焊实验.运用三维视频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TiC颗粒、Ag-Cu-Ti合金和金刚石磨粒之间的结合界面.结果表明:TiC颗粒能有效降低试验工艺下Ag-Cu-Ti合金在基体表面的流动性和结晶时产生的隆起,复合钎料在基体表面分布更趋平整,有利于细粒度金刚石钎焊等高性的控制;适量TiC颗粒在结合剂层中的均匀分布,能显著细化结合剂层的显微组织;复合钎料中添加TiC颗粒在实现细粒度金刚石磨粒与钢基体钎焊连接的同时,有效抑制了钎料合金对细粒度金刚石磨粒过度浸润所造成切削刃的包裹,保证了细粒度金刚石磨粒良好的出露.  相似文献   
194.
The ablation debris and raised rim, as well as residual stress and deep crater will be formed during the mitigation of damage site with a CO2 laser irradiation on fused silica surface, which greatly affects the laser damage resistance of optics. In this study, the experimental study combined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utiliz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secondary treatment on a mitigated site by CO_2 laser irradiation.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blation debris and the raised rim can be completely eliminated and the depth of crater can be reduced. Notabl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idual stress of the mitigation site after treatment will reduce two-thirds of the original stress. Finally, the elimination and the controlling mechanism of secondary treatment on the debris and raised rim, as well as the reasons for changing the profile and stres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treatment of mitigation sites by CO_2 laser secondary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95.
酸蚀深度对熔石英三倍频激光损伤阈值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干涉仪和台阶仪测试蚀刻深度随时间的变化,结合材料去除速率测量,研究了HF酸蚀液对熔石英表面蚀刻的影响。测试了蚀刻后损伤阈值和表面粗糙度的变化。研究表明,熔石英表面重沉积层厚度约16 nm,亚表面缺陷层大于106 nm;重沉积层去除后损伤阈值增大,随亚表面缺陷层暴露其阈值先降低后又增加,最后趋于稳定;然而,随蚀刻时间的增加,其表面粗糙度增大。分析表明,蚀刻到200 nm能有效地提高熔石英的低损伤阈值,有利于降低初始损伤点数量和提高熔石英表面的机械强度。  相似文献   
196.
1.064 μm脉冲激光作用下SiO2薄膜纹波损伤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1.064 μm波长的单脉冲(6 ns)激光对K9玻璃基底上电子束沉积的单层SiO2薄膜进行了辐照损伤实验。以扫描电镜对K9基底的断面进行分析,并采用表面热透镜装置对膜层中的缺陷进行了检测,最后采用Matlab偏微分工具箱对缺陷的散射光光场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实验研究表明:膜层中存在缺陷,基底中也存在大量缺陷。模拟研究表明:缺陷的位置越深,形成的条纹间距也越宽;当缺陷的形状不规则时,在局部出现近似平行的纹波结构;当缺陷的数目增加时,这些缺陷的散射光的叠加就形成相互叠加的条纹。  相似文献   
197.
 采用周期性原子阵列方法建立bcc Fe中的刃型位错,利用分子动力学计算了0 K时bcc Fe的位错芯里氦-空位团的稳定性,并与理想Fe晶体里氦-空位团的稳定性进行比较发现,位错的作用导致氦-空位团不稳定。点缺陷(He、空位与自间隙Fe原子)与氦-空位团的结合能与团中氦-空位比例密切相关,当氦与空位数之比在3~6时,结合能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98.
 采用光电探测器和数字示波器检测散射光脉冲信号,研究了基频和三倍频Nd:YAG激光诱导熔石英损伤过程,给出了泵浦光和探针光的散射光光电信号;比较了基频和三倍频激光作用下熔石英烧蚀斑显微照片,并分析了其损伤机理。结果显示:在ns脉冲激光作用下,熔石英损伤均发生在泵浦激光脉冲峰值附近,且基频光作用下损伤开始时间点比三倍频作用下早;在多脉冲或高能量激光辐照下,检测到了等离子体闪光信号,等离子体闪光发生在时间延迟21 ns附近。基于Keldysh理论计算了基频光和三倍频光作用下,熔石英光致电离速率同激光强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9.
袁媛  张明祖  张虎  倪沛红 《化学学报》2010,68(15):1537-1544
以苄醇(BzOH)与氢化钾(KH)反应形成的氧阴离子作为引发剂, 依次引发甲基丙烯酸-2-(N,N-二甲氨基)乙酯(DMAEMA, 简称DMA)、甲基丙烯酸-2-(N,N-二乙氨基)乙酯(DEAEMA, 简称DEA)和甲基丙烯酸-(2,2,3,3,4,4,5,5-八氟)戊酯(OFPMA)进行氧阴离子聚合, 获得含氟三嵌段共聚物PDMA-b-PDEA-b-POFPMA和PDEA-b-PDMA-b-POFPMA. 共聚物的化学结构可以通过不同单体的加料顺序和各种单体的投料量加以控制. 通过1H NMR, 19F NMR和GPC测试, 研究聚合物的结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利用表面张力、荧光探针法、Zeta电位和透射电镜等测试方法, 研究共聚物在不同pH值的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相似文献   
200.
N离子注入对Ti—Al—Zr合金耐蚀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完全退火处理的Ti-Al-Zr合金表面注入不同剂量的N离子,并在pH值为10的溶液中进行电化学腐蚀试验。结果表明,N离子注入后,试样表面首先形成具有四方结构的ε-Ti2N,随着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四方结构的ε-Ti2N逐渐向立方结构的σ-TiN转变,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分析结果也证实了这一变化过程;N离子的注入能明显改善Ti-Al-Zr合金表面的耐腐蚀性能,且在注入8×10^16 ion/cm^2时得到最佳的耐腐蚀性。根据原子碰撞理论对电化学腐蚀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fully annealed Ti-Al-Zr plates were implanted with different nitrogen fluences.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was examined by the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in a solution with pH value of 10 at room temperature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fluenee that can give good corrosion resistance in a simulated nuclear reactor condition. The results show ε-Ti2N phase formed initially and then transformed into σ-TIN with increasing of nitrogen fluences, which was confirmed by the results of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In addition, it can be found the increase of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depends on the nitrogen fluence employed and the maximum improvement of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was observed with a fluence of 8 × 10^16 N^+ ion/cm^2. The mechanism of the corrosion resistance is attributed to defect accumulation, formatio on of amorphous phase and nanocrystallization in the implanted lay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