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49篇
化学   101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27篇
综合类   2篇
数学   53篇
物理学   1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1.
线性扫描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微量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建立了线性扫描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微量银的分析方法。在0.1 mol.L-1HNO3-KNO3和0.04 g.L-1聚乙烯醇的底液中,于+0.33 V处有一灵敏的氧化峰,峰电流与银离子浓度在0.01~0.40 mg.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0μg.L-1,方法应用于电镀废液、铜精矿、废照相胶卷样品中微量银的测定。  相似文献   
42.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法低温制备铟锡氧化物薄膜,主要研究了氧氩流量比、溅射功率、溅射压强、沉积温度和靶基距等工艺参数对ITO薄膜结构和光电性能的影响.在优化的沉积条件即氧氩流量比0.1/25、溅射功率210W、溅射压强0.2 Pa、靶基距2.0 cm和衬底为100℃的低温下制备的ITO薄膜电阻率为7.3×10-4Ω·cm、可见光范围内平均透光率为89.4;.在氩气气氛中200℃低温退火60 min后,ITO薄膜的电阻率降为3.8 ×10-4Ω·cm,透光率不变.  相似文献   
43.
The investigation of nonlinear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thanol solution doped with is presented. A large thermal-induced third-order nonlinear refractive index up to silver nanoparticles 1.941× 10^-7 cm2/W is obtained from the mixed solution under 488-nm continue wave (CW) laser irradiation, which may result from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 enhancement effect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as well as high thermo-optic coefficient and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ethanol. Obvious spatial self-phase modulation and influence of thermal-induced negative lens effect are observed when a beam propagates through this solution, indicating promising applications such as optical limiting, beam flattening, and so on.  相似文献   
44.
高精度激光倾角测量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乐开端  曹建安  周翔  张文定 《光子学报》2004,33(9):1108-1110
本文提出了一种高精度激光电子二维倾角测量技术,该技术利用液体表面多次光反射,将倾角变化转换成激光光斑的位移,并通过多次光学反射实现光学放大,从而实现了倾角和倾角变化的高精度测量.利用本技术实现的倾角测量仪器具有测量精度高、体积小等优点,经过标定试验系统测量精度达到2.5″.高精度激光电子二维倾角测量系统可广泛应用于水坝安全监测工程、各种建筑和检测领域.  相似文献   
45.
砷的代谢机制、毒性和生物监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砷化合物是备受关注的一类污染物,特别是饮用水中的砷污染引发了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人们对砷的代谢机制、毒性和生物监测的研究进展.砷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十分复杂,在氧化还原酶和甲基转移酶的参与下,产生一系列的代谢产物和中间产物.其中,砷的原始摄入形态、代谢产物及中间产物由于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体现了不同的毒性.人类和不同的动物由于不同的砷代谢机理和甲基化能力,也表现了对砷毒性抵抗能力的差异.在生物体内,一些砷化合物与生物蛋白相互作用,影响它们的存在形式、分布和传输,是砷的生物代谢和毒理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生物监测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在尿液、血液、唾液、头发和指甲中砷化合物直接反映了暴露主体的砷暴露程度,这5种生物介质作为砷暴露的生物标志物各有优缺点.在砷的研究中,代谢机制和毒性的研究可以帮助选择合适的生物监测方法,做出合理准确的健康风险评估.生物监测也可促进对砷的代谢机制和毒性的理解,推断可能的代谢途径,定量毒性剂量效应,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46.
怀菊花中微量铁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探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怀菊花中微量元素铁含量的可行性,怀菊花的药理功效、食用营养价值与微量元素含量可能存在的关系,根据铁离子与特定显色剂显色产生可见吸收,采用混合酸y(HNO3):V(HClO4)=4+1对怀菊花样品湿法消化处理,在pH2~9的溶液中试剂与铁生成稳定的橙色络合物,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怀菊花中微量元素铁含量。结果表明,所选的怀菊花中铁含量303.9~337.9μg/g,加标回收率为90.2%~100.6%。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干扰离子少,测量快速、结果准确度和灵敏度高,易推广和 普及使用。  相似文献   
47.
为了克服常规固相反应制备NiS2耗时耗能的缺陷,采用固态杂化微波加热技术,以Ni粉与S粉为起始原料成功合成了单相NiS2,将反应时间从数天缩短为30 min,基本确定了适宜的微波加热反应温度.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拉曼光谱对产物的结构、组份和形貌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8.
建立了一种超高效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水中苦味酸及其降解产物苦氨酸的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HILIC亲水作用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Waters)分离,用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检测。地表水样品经过0.2 μm滤膜过滤之后即可直接进样,加标回收率达89%~107%;废水样品通过固相萃取(SPE)净化后进样分析,加标回收率达72%~101%。方法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9%~14.7%。本方法对苦味酸和苦氨酸的检出限分别为0.1 μg/L和0.3 μg/L。此方法快速、准确,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样品前处理方法简便易行,适用于地表水、废水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49.
套格图桑  那仁满都拉 《中国物理 B》2011,20(11):110203-110203
To construct the infinite sequence new exact solutions of nonlinear evolution equations and study the first kind of elliptic function, new solutions and the corresponding Bäcklu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equation are presented. Based on this, the generalized pentavalent KdV equation and the breaking soliton equation are chosen as applicable examples and infinite sequence smooth soliton solutions, infinite sequence peak solitary wave solutions and infinite sequence compact soliton solutions are obtained with the help of symbolic computation system Mathematica. The method is of significance to search for infinite sequence new exact solutions to other nonlinear evolution equations.  相似文献   
50.
在马鹿茸活性多肽结构与功能研究基础上, 从新鲜梅花鹿茸中分离纯化了活性单体多肽, 确定了其化学结构, 并与马鹿茸多肽进行结构与活性比较. 利用离子交换层析、 凝胶过滤层析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层析等生物化学技术, 从梅花鹿茸中分离得到1个新多肽, SDS-PAGE电泳显示为一条带, HPLC图谱为单一峰, MALDI-TOF MS给出该多肽的精确分子量为3263.4, 其等电点pI=8.15. 一级结构研究表明, 该多肽是由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直链多肽, 不含半胱氨酸, 富含缬氨酸、 赖氨酸、 亮氨酸和甘氨酸, 氨基酸序列为VLSATDKTNVLAAWGKVGGNAPAFGAEALERM. 生物活性检测结果表明, 该多肽可促进原代培养的表皮细胞和软骨细胞增殖, 也能刺激NIH3T3成纤维细胞株的分裂. 梅花鹿茸多肽与马鹿茸多肽在结构上均为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直链多肽, 但第5, 8, 11和30位氨基酸残基不同. 2种多肽结构上的变化并未影响其促细胞增殖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