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86篇
化学   322篇
晶体学   4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12篇
数学   45篇
物理学   1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21.
NiO阳极薄膜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iO阳极薄膜制备与电化学性能;NiO薄膜;真空蒸发;热氧化  相似文献   
522.
恶性肿瘤常用的内科治疗方法为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这两种治疗方法均会造成严重的恶心和呕吐等胃肠道副反应.早期的抗呕吐药物不仅其止吐效果差,还伴有严重的锥体外系副反应.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发现5-HT3受体与呕吐机制有关以来引,5-HT3受体及其拮抗剂的研究极为活跃,目前上市的药物有Ondansetron,Granisetron,Tropisetron和Azasertron等,还有许多药物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523.
合成了一种未见报道的铜(Ⅱ)-苏氨酸-邻菲咯啉配合物。根据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对其进行表征;并以电子吸收光谱法及溴化乙锭(EB)荧光分析法研究了此种配合物与DNA的作用。结果表明:此种配合物与DNA作用时,其电子吸收光谱的最大吸收峰明显红移,并产生明显的减色效应,同时,配合物也能较大程度地猝灭EB-DNA体系的荧光,表明此种配合物与DNA存在很明显的插入结合作用。  相似文献   
524.
由金刚烷胺缩水杨醛Sch iff碱配体(C17H21NO,以HL1表示)和金刚烷胺缩邻香兰素Sch iff碱配体(C18H23NO2,以HL2表示)分别与UO2(Ac)2.2H2O和Th(NO3)4.4H2O作用,合成了四种新的配合物(1)[UO2(Ac)2(HL1)4].1.5H2O,(2)[UO2(Ac)2(HL2)].1.5H2O,(3)[Th(NO3)4(HL1)2].H2O,(4)[Th(NO3)4(HL2)2].H2O.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进行表征;并对所合成的配合物在DMF中进行了抗菌活性的初步测定,研究表明铀(Ⅵ)配合物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而钍(Ⅳ)配合物则无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525.
基于水稻扫描叶片图像特征的氮素营养诊断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选用扫描仪获取水稻叶片的数字图像,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不同氮素水平水稻的叶色、纹理和形态特征,尝试建立基于叶色、纹理和形态特征的综合水稻氮素营养诊断模型。研究表明:(1)通过水稻叶绿素a含量和叶片颜色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到有效颜色特征参量B,b,b/(r+g),b/r,b/g,同时分析叶绿素a含量随叶位的空间分布特征,选择较为稳定的第三完全展开叶作为指示叶或诊断叶;(2)通过与高光谱遥感数据的相关性分析,从机理上说明基于机器视觉的水稻氮素营养诊断是有理论依据的,是可行的;(3)提取水稻叶片颜色、形态综合特征信息,与YIQ电视信号彩色坐标系统的CB值建立水稻氮营养水平的识别模型,得到4个氮素水平的正确识别率为:N0:74.9%;N1:52%;N2:84.7%;N3:75%。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扫描图像特征的田间水稻氮素水平诊断方法是有优势和前景的,有可能建立一种新的实时、快速、准确的田间水稻氮素营养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526.
丁爽  葛庆峰  祝新利 《化学学报》2017,75(5):439-447
从可再生的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制备液体燃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机羧酸是生物质解聚生物油的重要成分,使得生物油具有酸性、腐蚀性和不稳定性.因而,羧酸的去除十分关键.酮基化反应将两分子羧酸转化为酮、二氧化碳和水,不使用氢气的情况下高效脱氧且增加碳链长度.此外,生成的酮为重要化学品.目前酮基化反应的机理和活性位的研究还存在争论.因酮基化反应过程生成的中间产物不同(如β-酮酸、酮烯、羧化物、酰基碳正离子等),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反应机理,如β-酮酸机理和酮烯机理.酮基化反应属于结构敏感性反应,因此金属氧化物表面结构的不同会导致酮基化反应活性不同.酸碱位协同作用在酮基化反应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同时氧空位可以提高酮基化反应的活性.本综述重点从酮基化反应机理、金属氧化物的表面结构、酸碱性及氧化还原性方面对酮基化反应进行了评述,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27.
为实现燃煤电厂烟气脱硫、硝和汞一体化工艺中吸收液副产物亚硝酸铵的废物利用,采用电化学氧化处理技术将吸收液中亚硝酸铵转化为硝酸铵. 采用极化曲线、循环伏安曲线和恒电流法等多种电化学测试方法评价和选取电极材料,探讨电解液组成的影响,得到优化的电化学氧化工艺参数,并用化学分析法验证了电化学氧化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528.
氢键型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氢键型超分子聚合物是重复单元经氢键相互作用连接在一起的阵列,可生成液晶态,多样化的几何形状和高有序的凝聚态结构。氢键的温度敏感性和可逆性导致氢键型超分子聚合物具有和传统共价键结合的聚合物不同的性能。氢键型超分子聚合物是一类动态的智能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可在光化学、光电转换、非线性光学、弹性体、水凝胶和生物医用工程等领域广泛应用。本文从氢键型超分子聚合物化学(合成与机理)、物理(结构与性能)和工程(加工与应用)三个方面介绍氢键型超分子聚合物的进展。  相似文献   
529.
Deep level transient spectroscopy(DLTS) as a method to investigate deep traps in AlGaN/GaN heterostructure or high electron mobility transistors(HEMTs) has been widely utilized.The DLTS measurements under different bias conditions are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Two hole-like traps with active energies of E_v + 0.47 eV,and E_v + 0.10 eV are observed,which are related to surface states.The electron traps with active energies of E_c-0.56 eV are located in the channel,those with E_c-0.33 eV and E_c-0.88 eV are located in the AlGaN layer.The presence of surface states has a strong influence on the detection of electron traps,especially when the electron traps are low in density.The DLTS signal peak height of the electron trap is reduced and even disappear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plentiful surface state.  相似文献   
530.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等温量热滴定法、氢核磁共振技术等研究了八元瓜环(Q[8])与富电子客体吲哚乙酸(IAA)及缺电子客体甲基紫精(MV2+)在水溶液中的超分子相互作用,探讨了主客体作用体系的作用机制,作用位点,作用模式及热力学等性质。紫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发射光谱研究结果表明Q[8]与IAA及Q[8]与MV2+在水溶液中均形成了包结计量比为1∶1的主客体配合物,等温量热滴定法研究结果显示Q[8]/IAA及Q[8]/MV2+体系的ΔH<0,ΔG<0,表明上述超分子体系是发进行且是放热反应。当在Q[8]/IAA二元体系中加入MV2+时,MV2+能与Q[8]/IAA体系在水溶液中形成1∶1∶1型三元主客体配合物,IAA的吲哚环及亚甲基部位受到了瓜环的屏蔽作用进入了Q[8]的空腔,MV2+吡啶环部位也进入Q[8]的空腔,也即IAA及MV2+均相互协同进入Q[8]空腔而与Q[8]形成了主客体配合物,原因可能是由于富电子客体IAA与缺电子客体MV2+之间的电荷相互转移诱导作用引起的。上述研究结果为瓜环在富电子客体及缺电子客体超分子自组装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