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337篇
  国内免费   269篇
化学   357篇
晶体学   11篇
力学   96篇
综合类   21篇
数学   238篇
物理学   6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4篇
  193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李玉同  徐妙华  张杰 《物理》2007,36(1):39-45
近几年来,由于高功率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超强激光脉冲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高能离子束的研究得到了极大推动.实验和理论模拟均发现,在超强激光脉冲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可以产生高亮度、小尺寸、方向性好的高能质子束和高能重离子束.这种基于超强激光的高能离子源在先进离子束成像技术、惯性约束聚变混合“快点火”、新型台面离子加速器以及医疗等方面都有很诱人的应用前景.文章主要介绍了超强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中高能离子束(尤其是质子束)的加速机制、高能离子束特性、常用测量方法及其潜在应用,并对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2.
激光等离子体推进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志远  张翼  吴秀文  鲁欣  李玉同  张杰 《物理》2007,36(3):236-240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等离子体推进技术越来越来呈现出其独特的优势,现在已成为当前科学研究和推进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文章对激光等离子体推进技术的应用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3.
变形双重介质分形油藏非达西流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考虑与实际生产相符的介质的双重特性和分形特征,并考虑介质的变形,引入双重分形介质渗透率模数,建立应力敏感地层双重分形介质系统的流动方程.采用Douglas-Jones预估-校正法获得无限大地层定产量生产时变形双重分形介质模型的数值解和无限大地层定压生产时分形介质双孔模型的数值解,作出了典型的压力曲线图版.  相似文献   
64.
HL-2A装置激光吹气系统采用了全新自动控制的设计方法,实现了杂质注入量、靶片位移以及激光器被触发的时刻的精确自动控制.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把杂质的注入量控制在适当的水平,既不对等离子体约束产生影响,又便于光谱测量和杂质粒子输运研究.给出了激光吹气系统的设计,以及初步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5.
用自洽场理论 (HF)和密度泛函理论 (DFT)的B3LYP方法 ,在 6 31G 的水平上对化合物(HAlNH) 2 和 (HAlNH) 3 的几何结构进行优化 ,并分别与环丁二烯C4 H4 和苯分子C6H6的结构和成键方式进行比较。以B3LYP STO 3G方法讨论其分子轨道波函数 (Ψ)。结果表明 :C4 H4 和 (HAlNH) 2 均为D2h对称 ,前者为长方形结构 ,形成两个孤立的π键 ;而后者为菱形结构 ,形成一个π44键。C6H6和 (HAlNH) 3分子点群分别为D6h和D3h,并均形成一个π66键。成键原子对分子轨道的贡献不同 ,其中C原子是完全等价的 ,而Al和N原子各不相同 ,N原子比Al的贡献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66.
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原理,在测量光路里增加一特殊的转动装置,将盛有透明液体的比色皿的微小转动转化为螺旋测微头的进动,精准地控制和记录比色皿的起始和终止位置。通过测量螺旋测微头移动的距离以及双曲线形衍射条纹的吞吐数量,计算获得待测溶液的折射率,进而建立折射率与溶液浓度的线性关系曲线,实现了对液体浓度的精准测量,不仅拓展了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应用范围,也对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创新。  相似文献   
67.
沈主同  径福谦 《物理》1989,18(9):525-528
我国高压物理学科是在五十年代末着手筹建的.三十年来我国高压物理在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方面取得了不少重要进展.本文简介了三十年来我国高压物理在静压部分,包括高压购理实验技术、高压下物质的相变和性质、高压下人造金刚石等超硬材料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8.
69.
由于射频超导腔具有高品质因数Q0,大束流孔径等诸多优势,已被加速器行业广泛应用。目前纯铌腔的性能已经接近理论极限,使用Nb3Sn薄膜腔代替纯铌腔是突破这一限制的有效手段。铌三锡具有较高的超导转变温度和过热磁场,理论预期可以大幅度提高SRF腔体工作温度和加速梯度。目前,Nb3Sn薄膜制备技术蓬勃发展,其中锡蒸汽扩散法已经比较成熟,已制备出初步满足工程需求的铌基铌三锡薄膜射频超导腔。但是由于反应温度在1100℃以上,锡蒸汽扩散法无法摆脱纯铌基底,因此不可避免地在机械稳定性、导热性等方面有缺陷,难以满足未来高可靠性加速器的应用。青铜法广泛应用于铌三锡线缆的制备,热处理温度不高于700℃,具有制备铜基铌三锡镀膜腔的潜力。此外,电化学镀膜与其他方式相比,具有成本低、反应过程容易控制、常温常压等明显优势。本工作将上述两种工艺结合起来,研究了电化学方式在1.3 GHz铌基超导腔上镀青铜前驱体,之后热处理合成铌三锡薄膜腔。垂测结果表明,4.2 K下的薄膜腔本征Q0为6×108左右且仍具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70.
主要讨论作用在复Hilbert空间弱闭 AlgN-模上的线性保秩映射,并给出在各种情况下保秩一性线性映射的刻画.作为应用,最后讨论了弱闭 AlgN-模上的模同构,并得出这样的同构是平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