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20篇
化学   296篇
晶体学   5篇
力学   30篇
综合类   34篇
数学   65篇
物理学   1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液晶高分子MMA/PNAA的热致相变与分子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2.
汤峨  林向进黄宪 《中国化学》2004,22(10):1192-1195
The organoselenium-induced ring-closure reaction of O-allyl oximes gave cyclic iminium salts, which reacted with Grignard reagents to produce N-alkyl-4-phenylselenoisoxazolidines. 2,5-Dihydroisoxazoles could be obtained in good yields by subsequent selenoxide syn-elimination.  相似文献   
113.
114.
许峰  汤福隆 《色谱》1994,12(3):208-209,211
研究了新合成的显色剂5,10,15,20-四(3-溴-4-磺酸苯基)卟啉与Co(Ⅱ)、Zn(Ⅱ)、Cu(Ⅱ)形成配合物离子的反应,在ZORBAX ODS柱上,用含20mmol/L乙酸-乙酸钠(pH6.0)和10mmol/L四乙基碘化铵的乙腈-水(27:73,V/V)流动相洗脱,在420nm波长下检测。Co(Ⅱ)、Zn(Ⅱ)、Cu(Ⅱ)螯合物在9min内获得完全分离,检测限分别为0.2ng,0.05  相似文献   
115.
Solid—state Synthesis at Low—heating Temperature and Crystal Structur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卡罗  倪海洪 《结构化学》1994,13(4):300-303
  相似文献   
116.
117.
以大空阻的3.三甲基硅-吡啶-2-硫酚为配体,合成了2个单核镉、锌配合物,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18.
本文报道了Ag—phen─TPPS4光度法间接测定硫离子的新方法。疏离子的测定范围为0~0.14μg/mL,摩尔吸光系数ε438=5.2×105L·mol-l·cm-1。用吹气法分离环境样品中的硫离子,以三乙醇胺的氢氧化钠溶液作吸收液,测定结果与亚甲基蓝标准法一致。  相似文献   
119.
2,4,6-三特丁基硫酚铜[Cu(SC6H2Bu3^t-2,4,6-)]n与CS2的反应产物, 用CS2-乙醇重结晶得黄色晶体, 经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 其结构为[Cu(S2CSC6H2Bu3^t-2,4,6-)].晶体属四方晶系, 空间群142d.a=b=1.7079(3)nm,c=3.5228(10)nm, V=10.275(6)nm3, Dc=1.19gcm^-3, Z=4.1863个衍射点参与修正,R=0.0559.四个铜原子形成变形四面体, CS2在全部四个Cu-S键中插入, 形成硫代黄原酸配体(RSCS2^-).配体中两个硫原子参与配位, 其中一个S桥连两个Cu原子, 另一个S端位于第三个Cu原子。每个Cu原子都采取平面三配位方式。CS2插入形成的CS2基团基本平面, C-S平均键长为0.1712nm。本文还对CS2, 在Cu-S和Ag-S键中插入反应产物的结构特点及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0.
纳米金末端修饰的时间分辨荧光组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纳米金末端修饰一种具有时间分辨荧光特性的化学组装层,其中时间分辨荧光的调控通过在纳米金上配体选择性配合与解离铕离子来实现。首先合成了配体化合物BSPDA(4,7-二(巯苯基)-1,10-菲罗啉-2,9-二羧酸,4,7-bis(sulfhydrylphenyl)-1,10-phenanthroline-2,9-dicarboxylic acid的英文简写),发现它能与铕(Ⅲ)离子盐形成配合物,经紫外光激发可发射出铕的特征谱线,并研究了铕配合物的荧光特性与寿命。同时,在玻璃片基底上组装巯基硅烷,然后沉积纳米金,再将BSPDA组装键合在纳米金上固定。根据配合与解离作用从而将铕离子捕获与释放,获得选择性沉积的时间分辨荧光调控层。研究了在纳米金末端铕配合物组装层的荧光特性,发现纳米金上对铕(Ⅲ)的非特异性吸附与BSPDA对铕(Ⅲ)的选择性配位吸附的荧光强度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