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1篇
化学   57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1篇
数学   14篇
物理学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氨水后处理工艺制备了抗真空有机物污染的二氧化硅增透膜。该膜峰值透光率为99.8%,在有机污染的真空系统中(10-3 Pa)保持168 h,透光率曲线变化微小,而同样条件下常规二氧化硅增透膜的峰值透光率下降至95.5%。并采用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扫描探针显微镜、静滴接触角测量仪、椭偏仪等测试手段分析了薄膜的特性。  相似文献   
72.
 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氨水为催化剂,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了二氧化硅增透膜;通过自组装技术,用氟硅烷对膜层进行表面修饰,制得了疏水增透膜,克服了常规增透膜亲水的缺点。采用红外光谱、分光光度计、扫描探针显微镜和静滴接触角测量仪等测试手段分析了薄膜的特性。结果表明:疏水增透膜的峰值透光率为99.7%,疏水角为110°;氟硅烷自组装改性不影响二氧化硅增透膜的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73.
采用葡萄饮品试样的色谱图中出现的特征色谱峰与标准样品或参比样中出现的特征色谱峰相比较的方法实现对试样质量的鉴定。测定试样中OPC含量时,用C18(OD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进行反相色谱分离。用体积比为13比87比0.05的乙腈+水十三氟乙酸的混合物作流动相,在定性及定量分析中采用紫外检测器,对方法的精密度与回收率作了试验,测定结果的RSD值在1.3%~1.7%,回收率在91%~116%之间,同时用传统的比色法对4种试样中的OPC含量作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HPLC法的结果可信度更高。  相似文献   
74.
纳米金标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纳米粒子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标记物,在光分析和电分析中应用广泛.综述了它在核酸、蛋白质和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5.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Carlson type inequalities and discuss their possible improvement. First, we obtain two different types of generalizations of discrete Carlson's inequality by using the Hlder inequality and the method of real analysis, then we combine the obtained results with a summation formula of infinite series and some Mathieu type inequalities to establish some improvements of discrete Carlson's inequality and some Carlson type inequalities which are equivalent to the Mathieu type inequalities. Finally, we prove an integral inequality that enables us to deduce an improvement of the Nagy-Hardy-Carlson inequality.  相似文献   
76.
建立测定珍稀濒危植物桫椤中无机组成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通过闭密微波消解对桫椤样品进行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其中的Na,Mg,Al,P,K,Ca等6个常量元素,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了其中的V,Cr,Mn,Fe,Ni,Cu,Zn,Cd,Hg,Pb等10个微量元素。优化并确定了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通过在样品溶液中添加低浓度盐酸确保了待测元素Hg在样品溶液中的稳定性,采用多谱拟合(MSF)技术消除了ICP-OES测定过程中的光谱干扰,采用动态反应池(DRC)技术校正了ICP-MS测定过程中的质谱干扰。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各元素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检出限在1.87ng·L~(-1)~12.31μg·L~(-1)之间。采用本法对标准物质NIST SRM1457(桃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与标准物质所提供的参考值基本一致。两种桫椤样品的分析结果显示,桫椤叶中元素Na,Mg,K,Ca,Al,P的含量较高,而元素K的含量最高,表明桫椤对元素K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元素V,Cr,Mn,Fe,Cu,Zn含量较低,桫椤叶中重金属元素Ni,Cd,Hg,Pb的含量极低,表明桫椤的野外生态环境良好。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准确性和精密度好等特点,可为珍稀濒危植物桫椤中无机组成元素含量的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为先驱物, 盐酸为催化剂, 用二步水解法制备了Ti3+/SiO2薄膜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修饰的Ti3+/SiO2复合薄膜. 采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椭偏仪、荧光光谱仪等对膜层性质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掺杂Ti3+的SiO2薄膜分别在250 nm附近有一弱的激发峰, 294 nm附近有一强的激发峰, 在393 nm附近出现一强的发射峰. IR光谱发现, MTES修饰的Ti3+/SiO2复合薄膜的Si—OH的吸收峰强度比Ti3+/SiO2薄膜的略减小, Si—O—Si的吸收峰明显增强, 表明复合薄膜硅氧网络结构更规则, 有利于Ti3+的均匀分散. Ti3+/SiO2薄膜与复合薄膜的孔隙率分别为13.64%和6.66%, 表明MTES的加入使薄膜更致密. 在空气中陈放30 d后, Ti3+/SiO2薄膜已经检测不到荧光发射峰, 而MTES修饰的Ti3+/SiO2复合薄膜荧光强度只下降了18%. 在氮气中陈放30 d后, 普通薄膜与复合薄膜的荧光强度均仅下降了10%. 表明Ti3+的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是由于Ti3+被氧化造成的. 溶胶中加入MTES后, 薄膜表面结构得到改善, 有效地防止了Ti3+的氧化, 荧光强度更稳定.  相似文献   
78.
氧化铝薄膜性能优异,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高热导率、抗辐照能力强、抗碱离子渗透能力强以及在很宽的波长范围内透明等性能。因此,氧化铝薄膜广泛地应用于微电子器件、电致发光器件、光波导器件以及抗腐蚀涂层等众多领域[1]。特别是氧化铝光学薄膜具有高的抗激光损伤阈值[2],用  相似文献   
79.
考查了羧甲基羟丙基瓜尔胶溶液的流变特性,发现其水溶液呈典型的假塑性,不同浓度下溶液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可以用Ostwald-Dewaele方程描述;零切粘度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ndrade方程;溶液的粘度在酸性条件下随溶液pH的减小迅速降低,在碱性条件下则变化不大;溶液对NaCl很敏感,表现出典型的聚电解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80.
用质子化的4-乙烯基吡啶-丙烯腈无规共聚物(P4VP+-r-AN)与偶氮苯染料酸性间胺黄(MY)在水溶液中通过静电力作用制备了一种新型的侧链偶氮复合物(P4VP-r-AN/MY). 采用FTIR, UV-Vis, DSC, TEM和HRTEM-EDS研究了溶剂对P4VP-r-AN/MY聚集形态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了P4VP-r-AN/MY聚集体的形成过程及转变机理. 结果表明, P4VP-r-AN/MY在水溶液中聚集形成尺寸为10~250 nm的球形聚集体; 在DMF中, 球形聚集体解聚, 形成较为均匀的薄膜结构; 而向P4VP-r-AN/MY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逐渐增加水的含量, P4VP-r-AN/MY又会重新聚集, 当含水量达到质量分数为62.5%时, P4VP-r-AN/MY聚集形成尺寸为30~200 nm的空心纳米球. 溶剂的组成(水和DMF的质量比)对P4VP-r-AN/MY聚集体形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