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8篇
化学   79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40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53篇
物理学   14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金刚石薄膜的结构特征对薄膜附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在硬质合金(WC+6%Co)衬底上沉积了 具有不同结构特征的金刚石薄膜.用Raman谱表征薄膜的品质和应力,用压痕实验表征薄膜的 附着性能,考察了薄膜中sp2杂化碳含量、形核密度、薄膜厚度对薄膜附着性能 的影响.结 果表明:sp2杂化碳的缓冲作用使薄膜中sp2杂化碳的含量对薄膜中 残余应力有较大的影 响,从而使薄膜压痕开裂直径统计性地随sp2杂化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仅仅依 靠超声遗 留的金刚石晶籽提高形核密度并不能有效改变薄膜与硬质合金基体之间的化学结合状况,从 而不能有效提高薄膜在衬底上的附着性能;在薄膜较薄时,晶粒之间没有压应力的存在,开 裂直径并不明显随厚度增加而增加,只有当薄膜厚度增加到一定值,晶粒之间才有较强压应 力存在,开裂直径随厚度的增加而较为迅速地增加. 关键词: 金刚石薄膜 附着性能 2杂化碳')" href="#">sp2杂化碳 成核密度 薄膜厚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了有关周期环结构的一些结果,而使文献[1]中的所有定理都可以做为本文结果的直接结论。  相似文献   
13.
套管磨损三维表面形貌恢复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DCWT-1000型套管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套管摩擦磨损试验,研究深井、超深井中"冲击-滑动"复合磨损对套管磨损行为的影响,采用三维表面形貌测试仪、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在不同载荷条件下套管磨损表面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在此基础上对套管磨损表面进行了三维恢复并计算套管磨损表面的主要形貌参数,探讨了套管磨损表面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套管的磨损性能与载荷有关;在不同载荷条件下,套管磨损表面的三维形貌具有不同特点,且主要的表面形貌参数与载荷呈现出较好的相关性,证明了三维形貌分析方法能够真实反映套管磨损表面的情况;当冲击载荷和频率不大时,套管的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兼有粘着磨损,随着冲击载荷和频率增加,套管磨损表面出现明显粘着剥落和疲劳剥落迹象,并出现疲劳裂纹扩展和连通,套管的磨损机制向粘着磨损和疲劳磨损转化,磨损趋向严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双调和算子特征值问题设计了基于混合变分形式的三角谱元逼近格式,其基函数采用指标为(-1,-1,-1)的广义Koornwinder多项式.在H~1-及H_0~1-正交谱元投影的逼近理论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双调和算子特征值与特征函数的收敛性估计;它关于网格尺寸h是最优的,关于多项式次数M是次优的.然而,在H_0~2-正交谱元投影的最优估计假设前提下,关于M的次优收敛阶估计则提升为最优.此外,Koornwinder分片多项式逼近的结果还表明,在带权Besov空间范数的度量下,对于存在着区域角点奇性的双调和算子特征值问题,谱元方法的收敛阶能达到h-型有限元方法的2倍.最后,本文的数值实验结果展示了谱元逼近格式的高效性,同时也验证了相关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感应耦合等离子刻蚀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的刻蚀机理,对影响刻蚀的两个重要参数及先进的硅刻蚀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对影响刻蚀效果的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刻蚀出了20μm深,2μm宽的谐振器结构,得到了最佳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6.
损伤弹性材料的有效模量及本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了微裂纹之间的相互作用,利用随机熔断丝网络(Randomfusenetwork)作为模型,模拟了脆性材料在外载荷作用下,其有效模量随损伤的演变行为,并考察了系统含损伤的本构关系。发现在损伤初期,有效模量和损伤具有线性下降关系;而在后期,由于损伤局部化,有效模量迅速下降,提出了一个有效模量随损伤变化的非线性关系。讨论了利用网络模型来研究材料含损伤本构关系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以感应熔炼和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制备了La4MgNi19合金, 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化学测试系统研究了该合金的相结构和电化学性能. 结构分析表明: 当热处理工艺为900 °C+水淬时, 合金主要由CaCu5结构的LaNi5相和少量未知相组成; 当热处理工艺为900 °C退火时, 合金主要由Pr5Co19、Ce5Co9结构的(La, Mg)5Ni19相及少量CaCu5结构的LaNi5相组成. 淬火和退火后合金的电化学循环稳定性(S100)分别为49.7%及76.0%, 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相结构密切相关. 退火热处理有利于生成Pr5Co19、Ce5Co9型相. 在La-Mg-Ni 系储氢合金中, La4MgNi19合金电化学循环稳定性不及La3MgNi14合金.  相似文献   
18.
证明了紧承下方图度量不是平移不变的.对紧承下方图度量的代数运算的连续性进行了讨论.证明了关于紧承下方图度量,模糊数空间只能是嵌入到拓扑向量空间当中,但不嵌入赋范线性空间当中.并与关于上确界度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给出了一个紧承下方图度量的下界.  相似文献   
19.
高分辨率空间相机的工程分析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以大型结构设计软件SolidEdge建立了高分辨率空间相机的精确的几何模型, 在此基础上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MSC.Patran建立了相机的有限元模型, 并利用MSC/Nastran对该相机整机进行了工程分析. 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差10%以内.  相似文献   
20.
首先考察模糊数空间中Skorokhod度量与紧承下方图度量之间的关系,然后说明了文献[4]中的关于Skorokhod拓扑紧致性的例子是错误的并给出了正确的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