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化学   68篇
晶体学   6篇
力学   15篇
综合类   5篇
数学   16篇
物理学   16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探索培养液中稀土元素镧浓度变化所引发的大肠杆菌生长的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是否会对菌体内其他无机元素吸收量产生影响,并从菌体中无机元素浓度再平衡的角度探讨并验证Hormesis效应的可能发生机制,特以大肠杆菌为实验菌种,在改变培养液中镧浓度的同时用分光光度计监测大肠杆菌的OD值,藉此观察细菌生长动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菌体中45种元素含量并借助统计学方法分析上述元素含量与镧浓度以及细菌生长动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培养液中镧元素浓度变化会引发大肠杆菌生长的Hormesis效应,同时导致菌体内无机元素浓度再平衡;菌体内包括锰在内的部分元素含量随着细菌生长速度的加快而升高,由此推测这些元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或许是有益于细菌生长的"益生元素";培养液中添加锰元素后观察到细菌生长进一步加快,从而初步验证了镧-大肠杆菌Hormesis效应的"益生元素上调机制"的假设。  相似文献   
62.
本文采用ICP-AES法,测定了三基包覆药中阻燃剂组分二氧化钛,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条件下,向火药基体的迁移。得到了TiO2的浓度分布函数,导出了迁移量随老化时间和老化温度而变化的函数关系,并就TiO2迁移对包覆火药的贮存寿命的影响作了讨论。进一步得到包覆火药与火药基体具有相同贮存寿命和弹道绵结论。  相似文献   
63.
电荷电压法测量DBD等离子体的放电参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DBD应用研究中,使用电荷电压法能够测量许多重要参量,如放电功率、放电间隙等效电容、电介质层等效电容、着火电压、放电间隙等效电压及放电间隙电场强度等.同时根据电荷电压图形随工作条件及状态变化的情况还可以诊断DBD等离子体的工作稳定性.文章对相关原理、模拟实验结果及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4.
阐述了栅极增强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GEPSII)方法的基本思想.利用GEPSII方法在45号钢 基底上生成了金黄色氮化钛(TiNx)膜.对不同条件下的TiN膜做电化学腐蚀,X PS,AES, XRD等分析.电化学腐蚀实验显示TiN薄膜改善了45号钢的耐腐蚀性能5—10倍,且在高气压下 效果更好.结构分析显示TiN膜含有TiO2,TiN成分,主要沿(111)和(200)晶 向生长,深度分析显示膜的厚度只有二十几纳米,膜质地均匀且在基底有一定的嵌入深度. 关键词: 腐蚀 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 薄膜 氮化钛  相似文献   
65.
提高CO2加氢合成甲醇选择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基涛  区泽棠 《分子催化》1998,12(3):189-192
在CO2加氢合成甲醇的原料气中,掺入适量的CO,能相对提高CO2加氢合成甲醇的选择性和产率,它们分别为132%和35%,TPD和TPSR-MS实验表明,CO能占据催化剂表面部分的活性位,并抑制CO2的逆水汽变换反应,从而促进甲醇的合成。  相似文献   
66.
微舍微乳液聚合和纳米反应器两种技术。在W/O微乳液体系中制备出镝铁氧体/聚丙烯酰胺磁性复合微球。通过IR,XRD,TEM,TG等分析测试手段对产物结构、粒径、形貌等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复合微球的磁响应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得的磁性复合微球具有良好的磁响应性和悬浮稳定性。  相似文献   
67.
刘奉岭  王泽新 《结构化学》1997,16(2):125-128
计算了不同温度下气相反应84/70C70(D5h)=C84(D2)的热力学函数,讨论了C70(D5h)与C84(D2)之间相互转化的热力学条件;结果表明,温度低于2392K时C84(D2)比C70(D5h)稳定,温度高于2392K时气相中C70(D5h)比C84(D2)稳定;同时给出了气相C84(D2)的标准热力学函数。  相似文献   
68.
本文用ESCA法研究了羧酸与清洁及预氧化的Zn(0001)、Bi(0001)和多晶Mn表面的反应.80 K时乙酸分子吸附于清洁的Zn(0001)表面,150K即完全脱附,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乙酸与Zn (0001)-O表面80 K便发生反应,生成乙酸基和水,此表面水于136 K脱附.甲酸分子80 K吸附在清洁Bi(0001)表面,140 K便大部脱附;在Bi(0001)-O表面甲酸80 K便分解为表面甲酸根和水,表面水于170 K脱附,甲酸根则在428 K分解脱附.清洁的多晶Mn表面有强的亲氧性,室温下甲(乙)酸在其表面分解吸附,吸附物种为晶格氧O~(2-)、甲(乙)酸根、CH_x(C_2H_x)和已经形成了碳化锰的表面碳C_(α)~(δ-).650K(550 K)时甲(乙)酸根完全分解,Mn表面仅存O~(2-)和C~(δ-).甲(乙)酸室温下以甲(乙)酸根吸附于Mn-O表面,加热可使表面甲酸根分解.  相似文献   
69.
针对决策者在获取Selectope解集后难以聚焦到最终分配方案上的问题,论文对合作对策的解集进行了研究。首先借助Harsanyi红利在局中人中进行分配的思想,得到Selectope解集作为研究问题的可行域。之后,在局中人完全理性的条件下,充分考虑局中人参与合作的初衷,运用超出值的概念,构建了描述局中人最大满意度的目标函数,进而得到基于Selectope解集与局中人最大满意度的非线性规划模型,用于合作对策收益分配问题的求解。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求解思路的可行性与求解结果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求解思路能够有效缩减Selectope解集的体量,为决策者提供一个精炼的抉择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Selectope解集的应用,同时,构建的局中人最大满意度的非线性函数对局中人满意度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0.
为了帮助线上物理实验课程的开展,同时进一步实现实验操作的上机考试,本文在Unity3D平台上设计开发了“电表改装”的虚拟仿真实验软件,使用软件可以进行电路连线和实际所有可控器件的调节,实现了实验过程的完全仿真,虚拟仪器在外观、操作步骤和精度上与教学使用的实验仪器一致,同时虚拟仪器配有简洁的UI界面,能够帮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的预习和复习.本文详述了虚拟仪器的设计方法和参数的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