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90篇
化学   430篇
晶体学   8篇
力学   88篇
综合类   18篇
数学   241篇
物理学   2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9篇
  196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矩形板耦合热冲击问题的摄动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薄板耦合热弯曲问题的完备方程的无量纲化,引出了关于薄板的无量纲热弹性耦合系数,并以此系数为摄动参数,运用奇异摄动方法,导出了其摄动方程,得到了关于矩形薄板耦合热冲击问题的一致有效的渐近解。然后,在对该解讨论及计算的基础上,获得了一些关于该类问题的规律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62.
高温扫描隧道显微镜(HT-STM)可以实时原位地捕捉到表面原子的熔化相变过程.在这一原位变温实验中,快速可靠地识别出每帧STM图像中的熔融相十分关键.传统的手工统计方法存在效率低下、随意性大等问题.我们发展出一套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算法,来自动快速地识别.与人工方法相比,该算法消除了人为主观误差,使确定的边界更加准确、光滑,处理效率提高了266倍.  相似文献   
63.
以高钠煤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傅里叶分析手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煤中钠的赋存形态及其含量分布。结果表明,大多数煤中钠主要是以水溶性钠为主,有机钠次之,不溶性钠含量较低。水溶性钠主要是以钠硝石(NaNO_3)、岩盐(NaCl)和水合离子(Na·xH_2O)形式存在;有机钠主要是以羧基钠(-COONa)形式存在;不溶性钠主要是以钠长石(Na AlSi_3O_8)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64.
ZnCl_2溶液中微波辅助SnCl_4催化纤维素制备5-HMF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纤维素溶解在ZnCl_2溶液中,以SnCl_4为催化剂,微波下使纤维素降解成5-羟甲基糠醛(5-HMF)。实验考察了微波功率、纤维素的质量、ZnCl_2溶液浓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与纤维素物质的量比等对5-HMF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SnCl_4为催化剂,在优化条件:1.0 g纤维素溶解在100 m L 70%ZnCl_2溶液中,微波功率为420 W,降解反应9 min,SnCl_4与纤维素物质的量比2∶1下,5-HMF的产率达到39.4%。  相似文献   
65.
针对燃煤电厂湿法脱硫浆液中Hg2+易被还原的特性,研究Hg2+在模拟湿法脱硫系统中的迁移机制,考察了浆液温度、pH值以及SO32-、Cl-、Ca2+、Mg2+浓度等因素对Hg2+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g2+还原率随着浆液中SO32-浓度的增大而降低;pH值对Hg2+的还原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pH值为5.5时还原率最高;温度的升高不利于浆液中稳定的二价汞盐络合物存在,导致Hg2+还原率增加;Ca2+、Mg2+以及Cl-浓度的增加有利于形成稳定化合物,从而抑制Hg2+的还原。  相似文献   
66.
SO和HO 《燃料化学学报》2017,45(10):1178-1184
在水平管式炉上进行了400-1 100℃新疆高钠煤恒温燃烧实验,并利用逐级提取的方法分析煤及煤灰中钠的赋存形态,研究煤中钠的释放和形态迁移特性。重点考察700和1100℃下H_2O(g)和SO_2(g)单因素及双因素对煤中无机钠挥发和形态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煤中钠的释放比例逐渐增大,其中,有机态钠最先析出,其次是水溶态无机钠,硅铝酸盐形式的无机钠则由于高热稳定性不易分解或挥发。低温下(700℃)H_2O(g)的存在降低了钠的挥发,而较高温度下(1 100℃)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局部还原性气氛促进煤中钠的挥发,但当入口气氛中H_2O(g)浓度高于20%时,促进作用减小。SO_2的存在抑制了煤中钠的挥发,随着燃烧温度升高,SO_2对钠的抑制作用减弱。H_2O和SO_2双因素作用下,低温下(700℃)抑制了煤中钠的挥发,而较高温度下(1 100℃)钠的挥发特性取决于两者在入口气氛中的浓度。对于选取的高钠煤,20%H2O和2.0×10-3SO_2入口气氛下,1 100℃煤燃烧钠的挥发比例由86%提高到了87.1%。  相似文献   
67.
利用高频炉反应器在800-1 200℃对添加质量分数10%CaO的云南镇雄煤(YNZX)进行了快速热解实验,采用连续化学提取、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X)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手段,考察了CaO添加对煤快速热解过程中砷和硫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aO能显著抑制砷与硫的释放。CaO对砷释放的抑制率在800℃时最高达41.19%,对硫释放的抑制率在1 000℃时最高,为39.89%;两者的抑制率呈负相关。As-Ca复合物和CaS的形成是砷与硫释放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添加CaO后,As-Ca复合物的生成使残渣态砷含量增加,CaS的形成使硫化物结合态砷含量减少。热解后硫元素在CaO表面富集,占据更多的吸附活性位,对砷的固定产生抑制作用;添加CaO后焦中硫仍主要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亚硫酸盐的含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8.
周显初  梅强中 《力学学报》1992,24(3):283-291
我们推广了Longuet-Higgins关于各向同性气泡的非各向同性模式激发的二阶理论。着重注意“呼吸”模式和“变形”模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两个模式之间的能量交换足够强,以致于两个模式有同量级的振幅。文中指出:模式耦合的方程组类似于其他物理领域(如非线性光学、水波)所研究的方程组,并讨论了二种特解,考虑了平衡点及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69.
为了进一步研究3-羟亚甲基吡咯烷-2,4-二酮类化合物构效关系,以期发现高活性化合物,利用生物等排原理引入具有芳香性的吲哚环,合成了2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3-羟亚甲基吡咯烷-2,4-二酮衍生物,其结构均经过1HNMR和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初步的构效关系研究表明,该类吡咯烷-2,4-二酮类化合物的除草活性与平面A和B的相对构型有关.  相似文献   
70.
黄琼伟  唐驾时 《中国物理 B》2011,20(9):94701-094701
Under the periodic boundary condition, dynamic bifurcation and stability in the modified Kuramoto—Sivashinsky equation with a higher-order nonlinearity μ(ux)puxx a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centre manifold reduction procedure. The result shows that as the control parameter crosses a critical value, the system undergoes a bifurcation from the trivial solution to produce a cycle consisting of locally asymptotically stable equilibrium points. Furthermore, for cases in which the distances to the bifurcation points are small enough, one-order approximations to the bifurcation solutions a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