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162篇
化学   268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33篇
综合类   116篇
数学   63篇
物理学   42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运用离子印迹技术,以3-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锚定剂,将功能单体直链聚乙烯亚胺(PEI)接枝在MCM-41分子筛表面,选择镱离子作为模板离子,以环氧氯丙烷交联制备出基于MCM-41表面的镱离子印迹聚合物Yb(Ⅲ)-IIP-PEI/MCM-41,并以同样的方法制备非离子印迹聚合物(NIP-PEI/MCM-41)。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对Yb3+印迹聚合物进行表征,采用静态吸附法确定了Yb(Ⅲ)-IIP-PEI/MCM-41对Yb3+的最佳吸附条件及选择性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Yb(Ⅲ)-IIP-PEI/MCM-41和NIP-PEI/MCM-41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29.93和99.27 mg/g;印迹材料对Yb3+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平衡在40 min的时候基本可以达到,可以利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来描述其吸附过程;Yb(Ⅲ)-IIP-PEI/MCM-41对Yb3+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同时也具有很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成功地将MCM-41和离子印迹聚合物的优点结合起来,制备出一种对稀土Yb离子既有高吸附量又有高选择性的吸附材料,为进一步将其应用在处理实际废水,分离回收低浓度稀土废水中的稀土元素等方面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均匀沉淀法制备Co(OH)2及其超电容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氯化钴为原料、氨水(28wt%)为沉淀剂采用均匀沉淀法成功地合成了Co(OH)2。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测试表明,表面活性剂Tween-80的加入使所制备的α-Co(OH)2呈现出类似花朵的形貌;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交流阻抗和循环寿命等电化学测试表明,该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也得到一定的提高,其单电极比电容可达到370 F·g-1。  相似文献   
13.
分析2021年福建中考数学卷发现,该试卷设计层次分明,选拔功能较强,数学核心素养导向明显.在此导向下,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回归课本,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不断夯实学生的“四基”,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应重点开展好章末数学活动,发挥其主渠道作用,让数学核心素养不断孕育;应科学地开展生长型专题复习,让数学核心素养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3-乙酰基-4-肼基-5,5-二取代特窗酸和(E/Z)-3-(1-肼基亚乙基)-5,5-二取代2,4-呋喃二酮衍生物,意外得到4个5-甲基吡唑-4-羧酸甲酯,它们的结构经过HR-ESI-MS, 1H NMR, 13C NMR和X射线衍射的表征.这些肼基与氨基衍生物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显示出对测试植物病原菌中等至优异的杀菌活性.如在400μg/m L浓度时化合物5G,5H,5I和5i对炭疽病菌有100%的活体抑制活性,化合物5G对霜霉病菌、白粉病菌和锈病病菌的活体抑制活性均为100%.在600μg/m L浓度时化合物5b, 5E和6F对小菜蛾,化合物6A, 6g和6H对桃蚜以及化合物6b对朱砂叶螨的死亡率均为100%. 5,5-螺环己基可以显著提高特窗酸衍生物的杀菌活性,取代肼基的引入可以获得更高的杀虫杀螨活性.化合物5G和5i是最有潜力作为研发新型杀菌剂进行结构修饰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利用溴酸盐法零电流示波电位滴定法直接和间接滴定3,5-二羟基苯甲酸的含量。操作简便,终点指示明显,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利用二维和三维的大环及笼状主体分子与金属离子直接进行自组装反应合成新型有机无机杂化分子是当前超分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这类分子不仅具有新奇的光、电、磁等特性,而且还可作为新型的主体分子在客体识别、催化、吸附与分离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杯芳烃是有机超分子领域广受  相似文献   
17.
磊付 《物理化学学报》2016,32(3):800-801
正氢同位素对于现代分析方法和示踪技术非常重要,其重要化合物——重水更是作为减速剂被广泛用于铀核裂变中。然而,现有的氢同位素分离技术,如水-硫化氢交换和低温蒸馏法,能耗极大,且分离效率很低(分离因子2.5)~1。因此,发展低能耗、高效的氢同位素分离技术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近期,单原子层厚度的石墨烯和氮化硼为氢同位素的分离带来了突破,它们作为仅能通过热质子和电子的单层原子晶体,在分离氢  相似文献   
18.
设计并搭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磁场测量和补偿系统,并结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IHEP)的2K超导腔垂直测试平台对1.3 GHz单加速间隙超导腔的磁通排出效应开展了实验研究:利用研制的磁场测量和补偿系统能够精密地测量超导腔赤道位置磁场,并能够将磁场补偿至小于5.0×10-8 T;并对超导腔不同表面温度梯度下的磁通排出效应进行了测量分析;对钉扎了磁场的超导腔进行了射频性能测试,研究了超导腔电阻对磁通钉扎的敏感度,以及在不同电场梯度下超导腔的表面电阻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研制的高精度磁场测量和补偿系统能够满足超导腔磁通排出研究的需求;高的超导腔表面温度梯度有利于磁通的排出;磁通钉扎电阻的敏感度随着加速电场梯度的增加而增大,导致超导腔的性能下降。此实验研究也为后续超导腔的研制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Ming-En Tian 《中国物理 B》2021,30(5):58503-058503
A single-stage ring resonator capable of introducing six modes within the ultra-wideband (UWB) passband is presented. The sextuple-mode resonator consists of three rings and three sets of stepped-impedance open stubs. Based on this sextuple-mode resonator, a UWB filter fed by the interdigital-coupling line (ICL) is designed. And we propose a two-round interpolation method to obtain the filter's initial dimensions. The designed filter is fabricated on a double-sided YBCO/MgO/YBCO 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ng (HTS) thin film for demonstrati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UWB filter produces eight resonances in the passband eventually, which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in-band reflection and the band-edge steepness. Moreover, the upper stopband performance is enhanced due to the transmission zeros (TZs) generated by the stepped-impedance open stubs and the ICL structure. The measured good performance verifies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two-round interpolation approach, which can also be extended to other odd-even-mode filter designs.  相似文献   
20.
高速激光通信中接收机与光斑中心很难处于精对准状态,导致水下光通信链路难以稳定建立.首先采用蒙特卡洛仿真统计法分析激光光子在海水中传输的接收光强分布规律,再通过实验对接收端的光斑图像进行采样分析,利用曲线拟合得到接收器位置与接收光强的关系.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光束经过25 m的水下传输,接收光强分布仍近似为高斯分布.采用非线性估计算法(扩展卡尔曼滤波)与基本状态控制反馈理论,根据接收光强度估计接收器当前位置与最大光强处的距离,通过反馈算法实现接收端与光斑中心的主动跟踪对准.算法仿真结果显示,接收端对准误差在2 mm以下,稳定后接收效率超过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